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精选6篇

2023-12-26 12:31:06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

引言

中职学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与实用型人才的基地,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定制性”,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中职学校应依据社会实际需求,来科学合理的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而开设中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初衷也正是基于此点。中职学校应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快速高效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1.模块化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第一、在模块教学中,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模块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就业针对性。因此,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二、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过程当中会感到困难较大,而应用模块化教学,其重点即为可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划分为许多的模块,并进行分步学习,有利于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第三、由于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存在个性与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不同,而应用以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程,难以较好的满足此种差异性。但是应用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的应用教师、教学设备、网络等多种教学资源,而这样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出“可选择、多元化”的设计特点,能够让学生较好的展现自我的个性,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

2.1设计出具有实用性教学大纲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中应用课程模块化教学,必须按照模块化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的教学内容、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标准来设计出具有实用性教学大纲,再编制出相关的教案。理论知识教学大纲,应重点围绕知识的实用性以及等级考试涵盖的考试内容来展开,强调学习的实用性原则;实际操作知识教学大纲,则要按照职业岗位与学生专业水平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实际操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2.2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模块化之后,在公共必修的模块当中,能够让所有教师来进行统一授课,一起来对此模块的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如此一来,即可在教学当中进行开放式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而在选修模块当中,教师在教授此模块所有的教学内容的过程当中,能够让教师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技能,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另外,中职学校应安排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当中进行工作岗位的学习与培训,也可邀请企业当中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讲座与实训指导,让教师在与外界的交流学习当中,获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效提升。

2.3构建任务指引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应用实际案例来进行学习指引,在教学的实际案例当中合理的导入模块知识点,并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出相关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高效的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依据此模块的目标任务来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相关任务的指引下,来自主学习此模块知识;并在教师适时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紧密结合实际案例与任务指引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高效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2.4应用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

在教学当中,应尽量选择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如此一来,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在应用案例时,必须围绕该模块的知识点来展开,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例如excel2010模块,应用案例时可建立与编辑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表,在这个现实生活的案例当中涵盖了以下的知识点:文本的输入、合并和拆分单元格、数据排序等方面,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可由学校安排所有的教师统一编制教案与课件,并尽量达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应用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率。

2.5应用模拟岗位的教学方法

应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必须有效的接近技能岗位,可应用现场案例教学方法,来为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模块,可安排学生以拆装计算机的现场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学方式,既可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也可让学生学习与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性技能。

2.6构建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开展教学实践时,对于模块化教学当中所有的知识模块,可应用分模块的课堂考试的方法:教师在教完一个模块之后,围绕相关的知识点来设计整体性案例,安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来完成,围绕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来进行课堂考试,学校采用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形式;在进行等级考试时,必须将教学与考试分开,通过考试来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公正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能够持续关注实际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客观全面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立足于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合理的应用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当中来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考核学生职业化办公技能水平时,可应用例如参加计算机操作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来进行考核,通过计算机类的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论与实作的两类考核,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在计算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技能。

3.结语

总之,将模块化教学导入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所具有的部分问题、并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有效的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欧跃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04:82-84+88.

[2]洪晓青。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3.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 篇二

一、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极强的学科。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光靠老师上课图文并茂的讲解,即时老师讲解的再详细也不可能培养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并加强记忆,提高应用能力。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已经发现了要通过实践的方法来教授知识,但是以往的教学实践内容还是存在不足。以前老师只是先把理论知识都讲完,之后把具体操作的实践步骤都详细的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做一遍老师告诉好的步骤。这样的实践方式导致教学内容的实践课时比较少,对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和融会贯通的使用所有知识帮助不大。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很少的实践课上操作一次就忘记了。为此,电大老师要探索创新改革计算机实践课程。

首先,要增加计算机的实践课时,把计算机应用的讲解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转移到实践课的课堂。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同学们在课下预习好,有不懂的问题在实践课上提出来,老师用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同学讲解问题。其次,计算机的实践课程也不能只是让同学按部就班的做老师告诉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在实践课的实验设计上注意要有针对性,设计出符合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型实验。让学生先根据理论知识点自己动手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为主。老师要合理的分配实验类型,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型实验的比例,锻炼他们把所以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掌握。而对于接受能力差,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增加验证型实验的比例,让他们以掌握知识点为主。这样分层的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防止有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步伐。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直到现在为止,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多是采用理论课堂讲解的方式,老师讲解的理论知识也是按照课程教材进行讲解,没有吸引力让很多同学听的枯燥乏味。为此,电大计算机老师应该改革授课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案例+任务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教学,激发同学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讲练更加完美的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方式是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用这些案例向同学详细讲解知识点。任务实践的教学方式是说老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同学们布置好要完成的实验任务,让同学带着要完成的任务听讲。之后独立做实验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同学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老师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网站,把上课用到的课件、视频、操作软件、实验案例等等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站上方便学生学习。而且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老师可以建立学习群,让同学在群里提出问题,老师及时进行综合整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找时间视频在线解答。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三、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基本都是采用与其他学习相同的笔试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师生更加注意理论知识的备考,忽略了对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同学对计算机应用操作完全不熟练,但是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最后也通过了考试。因此,计算机应用的考核方式应该进行改革创新,重点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实践的操作能力,应用网上考试系统进行随机抽题的考核方式方式。还可以组织同学参加考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职业资格考试,以此来提高师生对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重视。

四、总结

总之,计算机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加强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老师一定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措施帮助同学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 篇三

关键词:教学改革;CDIO;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173-02

0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大高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它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同时也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及在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奠定基础。

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下:

(1)由于本门课程并不是高考的必考课程,加上城乡差别、地域不同,造成新生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的严重参差不齐。

(2)虽然现在大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讲课过程的机械化、程序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大大降低,基本仍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依旧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

(3)实验教学与就业需求有差异。实验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要求学生完成的课堂内容,即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部分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如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内容相对较少,将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处理复杂文档排版、数据统计分析、图像处理等方面能力不足。

(4)学生和教学之间缺乏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时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很少,教师对教学效果很难跟踪和评估。

1CDIO简介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是英文单词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的缩写。其中,“构思”包括顾客需求分析,技术、企业战略和规章制度设计,发展理念、技术程序和商业计划制订;“设计”主要包括工程计划、图纸设计以及实施方案设计等;“实施”特指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包括制造、解码、测试以及设计方案的确认;“运行”则主要是通过投入实施的产品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的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修订、改进和淘汰等。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能力培养、实施过程、实施指导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CDIO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很好地改善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之间的关系。此外,CDIO综合考虑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沟通的人际技能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以专业应用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分方向分层次来学习。“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指的是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时,教学内容要与其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专业班级,分方向来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知识点讲述,这部分是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如Office软件的基本运用、网络的了解等。在高级操作这个部分,则根据其专业特色来补充相应的高级操作知识。最后,在综合CDIO项目应用中,则根据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案例项目。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数据库程序设计等。

表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12总学时12其中知识点讲述12高级操作12备注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

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12212212012老师讲解、互动问答文档处理软件Word128124124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电子表格软件Excel1210126124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24122122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综合CDIO项目应用121212612612案例分析、学生

分组操作练习(2)以实践项目案例来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和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效率,最后展示学生完成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下面以其中的一次课堂项目为例简单介绍。

课题名称:奖状制作。如图1所示,该项目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①文档的页面设置、艺术型页面边框的设置以及页面背景的设置;②插入艺术字及格式设置;③运用“绘图”工具栏绘制“公章”效果;④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及Word域的灵活运用完成多张奖状的制作。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生动且实用的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可以将此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创建出更加优秀的“奖状”效果用于作品展示。

图1制作的奖状

(3)网络辅助教学。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为36学时,如果仅依靠这些学时来学习并巩固计算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特别投入使用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提供灵活的、开放的、适合于多层面、多对象及多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支持课程的长期滚动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支持教学过程跟踪统计,教学过程与评价展示相结合。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材料资源共享、学习交互、作业上传和批改、答疑讨论、在线问卷测试、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等功能。

(4)设计全新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主要是以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70%)来综合评定。但是,基于CDIO的改革理念中,我们对这门课程设计采用了全新的考核体系。分配为平时小组作业完成效果(40%)+学生作品(50%)+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10%),这样,不仅能更加实际地考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小组之间的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为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9(4).

[2]刘志刚。CDIO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 篇四

关键词:模块化 教学案例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68-02

《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集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目前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两部分来完成教学,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将学习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成为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现状

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遇到许多问题,比如:一个教学班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过程中无法兼顾,导致基础好的学生降低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还有常规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等。根据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2 模块化教学研究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1]。这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文章研究的模块化教学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最基础部分,是以教学内容模块化为基础,把该学科的教学内容编辑成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根据各个知识点的相近性组合成知识教学模块,然后再通过各个教学模块的组合来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尽可能达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2]。这种模块化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先确定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再调整教学知识模块的组合,从而满足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需求。

2.1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时间都基本由学生自己掌握,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制定解题计划,能够很好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找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2 模块化教学的内容

《计算机基础》按照模块化教学设计,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应用(Office)和计算机网络三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再细化成一些小的教学模块比如文件的操作、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文档使用、毕业论文排版、Excel公式应用和网络基础等基本教学模块,再根据专业不同可以选用一些邮件合并、Excel公式及统计应用、多媒体技术和图文排版等知识模块。

《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方式设计为:(1)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和资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查看相关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合作,当然也可以寻求教师帮助,最终解决问题,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答疑的作用。(3)学结,最后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模块的理解和应用,最后教师做补充点评和汇总点评。

在模块化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亩使学生能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协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3 模块化教学的案例

在模块化教学中,每个知识模块都提前准备好一个或几个功能齐备的教学案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领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完成该案例,最后要求学生再动手完成案例中实现知识点的学习。比如邮件合并教学模块,上课时先展现出平顶山学院6 000份新生录取通知书,让学生思考自己怎么完成该录取通知书的制作,从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建立空白文档,插入“录取通知书”艺术字效果,写入录取等文字信息,排版字体、字号效果,排版段落中的行间距、首行缩进、对齐方式等,然后页角插入校徽,再加上“20**年新生录取通知书”的水印效果,最后使用录取信息Excel文档(只有姓名,院系,专业信息,其它信息已删除),用邮件合并功能完成录取通知书的制作。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不仅完成预计知识点的学习,还会在互相比较谁做的更漂亮中自己摸索着加入一些其他知识元素,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课程最后留20 min带领学生对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加深学生知识点的使用和学习。

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动手实践,提高了学习兴趣,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通过自主摸索、协作学习,实现了对教学任务的自主完成。

2.4 模块化教学的效果

模块化教学能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运用教材知识编制教学案例的能力,带动学生深入探索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块化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能力。模块化教学符合教学改革大方向,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

3 结语

模块化教学在课程开始是展示教学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然后告知学生本次课的教学和学习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达到预计的学习效果;课堂最后带领学生自评、总结,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模块化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是讲授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欧跃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4):82-84.

[2] 魏英。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32(3):105-106.

[3] 张兰芳。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43-45.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 篇五

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等。这个部分教师使用教学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场所为教室或者是多媒体教室。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人手一机,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实训法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场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学”

此课程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做”一体。

三、具体教学案例

我曾经给几个专业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并尝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并不直接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使用)的教学,而是进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教学。考虑到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本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在当前的第二步(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的教学)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其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更多地教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运用。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要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熟练操作,自主学习。这是对之前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二)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是办公软件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笔者增加了“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等等教学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powerpoint制作市场推广计划等练习项目。

(三)对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

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各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等相关工作,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而是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花大量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四、教学小结

前面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情景教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围绕教学对象的专业不同进行案例情景的教学。在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后,进行了大量的反馈调查,运用对比法分析表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情景教学,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兴趣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让很多拥有电脑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到计算机的用处之广、之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案例制作、探索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范文 篇六

Abstract: Basic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s a public fundamental course open to the whole schoo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bil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ncludes not only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but also solid and skilled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does some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Case importing, task-driven and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practice are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and certificate getting is discussed, to replace exam with certificate and promote learning with exam. Through the reform, good teaching effects are achieved.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Key words: basic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48-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目前,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计算机课程涉及高职院校所有的专业范围。是学生今后专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它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为了各大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点。

1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强、企业认知度高、紧跟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明确等特点。但是,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存在入学分数较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自制力较弱的特点。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按照常规的教学理念,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势必不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就更加让学生产生厌学态度。

2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仍有许多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注重的是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课程的内容面面俱到,讲授理论知识,完全按照课本罗列的章节进行灌输式的讲授,每个章节都是蜻蜓点水式的讲些表面和肤浅的内容,导致每个环节都涉及,但是都涉及不深,学生每个知识点都学了,可是哪个知识点都没有学好。课程结束了,甚至有绝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2.2 理论与实践安排不合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给学生安排大量的上机练习时间。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比例不合适,安排了大量的理论讲授时间,而实践练习时间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学生的练习时间都被放在了学生业余时间自己操作,这样,一是老师讲过的知识,学生没有及时的练习,对老师讲授过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消化;二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很少有学生会对老师讲过的知识自己课下深入的钻研练习。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不强。

3 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新方法。

3.1 根据学生基础安排分层教学 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系统,高职院校生源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来自于普通高中,有的学生来自于中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中职院校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训练,他们的计算机实践水平普遍相对要高些。这样就导致了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照吃大锅饭的方式教学,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因材施教,安排分层教学。在新生上课之前,先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学生考试情况,分层分班上课,对于计算机已经掌握比较好的班级,老师在讲课时就可以讲些深层次的内容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那些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差的班级,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先从基础讲起,慢慢再深入。通过分层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根据学生实际安排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合理的进行安排。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目标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更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更注重的是学生实践操作要求。基于此,在安排课时上,就要偏重于实践,64总学时,安排42实践课时,22理论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练习时间,让学生更有时间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应用。

3.3 根据学生特点安排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实施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做”三合一的方式。比如在讲到PPT的时候,不是一贯的老师先讲解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方法照做,而是以案例作为知识讲解的切入点,将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经过深入的备课,准备好上课用的案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案例从之前上过这门课的学生作品中,抽出最好的一个或几个作品,让学生观赏案例,并且告诉学生,只要好好用心的学习,他们也可以做出精美的PPT作品,可以超越以前的学哥学姐,经过这样的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了,然后让他们对刚才看过的PPT作品进行分析,再经过课堂分组讨论,总结此案例应该用到哪些知识点,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综合的讲解知识。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思考,能够很明确的知道要讲哪些知识点,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哪些是自己还没有掌握了的,学生经过了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课学习,老师把知识点讲解了以后,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学生实践练习,让学生把这个案例用自己的方式做出来,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的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对于学生集中不懂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再统一的进行讲解,经过了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做”三合一的方式,学生基本都可以很好的完成课堂作业。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巩固学过的知识,要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作业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以此来更好的激励学生完成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PPT,老师不要给出固定的模式和主题,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告诉学生作品的要求、最后要达到的效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想去创作就可以了,对那些优秀的作品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学生基本都能根据要求做出自己的PPT作品,总体质量比较高。

4 施行教学与考证相结合、“以证代考、以考促学”的考核新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将教学与考证相结合,以证代考,以考促学,经过实践检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考试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方式基本都采取单纯的笔试或机试,试题质量不是很高,批阅试卷的过程往往太过主观,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试卷,期末考试成绩很高的学生不一定能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有些学生笔试成绩很高,但是实践操作能力很差,连最起码的word-excel都掌握不好,这样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目前,我校组织的计算机一级B考试,紧扣用人市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要求,考试大纲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理论涉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知识;实践涉及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pt、photoshop等。考试大纲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等级考试考点进行知识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习课程结束了,可以考取计算机一级B证书,还可以考取后续的相关计算机证书。认证考试可以为就业添加砝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使自身能力供给与社会需求接轨。

5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法规则固定,逻辑思维较强,因此比较枯燥。要完成好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丰富讲授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教学方法等途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涛。浅谈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2):226.

[2]薛银燕。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4-15.

[3]黄耀。浅谈考证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促进作

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3).

[4]吴香兰。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考证促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03).

[5]林燕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7(09).

[6]陈永梅。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科研),2008(02).

最新范文

名著导读(优秀3篇)12-26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阅读题答案【精12-26

《圆明园祭》阅读理解答案(最新3篇)12-26

早恋主题的班会教案【优秀8篇】12-26

《文明礼仪伴我行》教案(3篇)12-26

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优秀4篇】12-26

全神贯注教案(优秀5篇)12-26

《孔子游春》教案【最新5篇】12-26

《雨霖铃》教案(优秀9篇)12-26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优秀6篇)12-26

77 8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