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案 《莫高窟》教案【优秀4篇】

2023-08-04 08:12:56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带来了《莫高窟》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莫高窟》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五)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解题。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课文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

2、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学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

(2)讨论:

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

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

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

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段课文,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

(2)说说这段课文两句话的主要意思。(第1句用比喻“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总说“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第2句就壁画的内容的丰富来具体说明第1句所说的“艳丽多姿”。)

(3)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别用“……像……”的比喻句式和“有的…”有的……”的句式各说一句话o

7、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讨论:这三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8、作业:课后作业本第5题,(作业本)第1题。

《莫高窟》教案设计 篇二

《莫高窟》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修订本)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第11课。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与景有关。以散文、游记、诗歌三种不同的形式展现了家乡美、自然美、文化美。

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过程方法:1、用口头、书面、视觉语言、信息发布、公共论坛、电子邮件等进行有效交流。

2、应用各种技术和信息资源,搜索、浏览、分析信息,运用个人的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创造传播知识。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欣赏、评价敦煌艺术瑰宝。

4、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

1、《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历史经典文化艺术,但远离现代学生的生活。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文所讴歌的敦煌艺术和世界文化遗产,和课文产生共鸣,降低教学难度。在预习阶段,布置并组织学生按小组,广泛地进行网上调查、浏览、收集与敦煌艺术有关的各种资料和图片,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2、请亲眼目睹过《莫高窟》的学生介绍感受,读他们的日记文章。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欣赏教学光盘上的课文朗颂录音,以《反弹琵琶》、《飞天仙子》古乐为背景,在加上动态文字以及教师在网上收集的能表现《莫高窟》特征的图片。教学伊始,听课文录音,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强烈的听觉、视觉享受,提供丰富的外部刺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根据学生需求,变序地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在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按课文内容教学的常规顺序

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决定介绍彩塑、壁画、藏经洞的讲课顺序,而彻底打破传统的按课本顺序教学的常规。(多媒体课件中做好了各种链接准备)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课文第二自然段部分内容输入到幻灯片中: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2、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3、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理解,用调色板把中心句“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用其他颜色、粗体、斜体标出。(因为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用自定义动画命令把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用不同的效果和声音表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点击彩塑)再用动画效果重点表现描写卧佛的一段文字:“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点击“彩塑”中的“卧佛”)在“16米”下加上着重号,并改变字体颜色,然后让学生进行简单计算,(我们的教室6米长,这尊卧佛相当几个教室的长度?)接着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你还知道那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熟练地在word文档里输入“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细眉长目、眉清目秀、楚楚动人……”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用超链接再看第二自然段文字幻灯片,把“有……有……有……还有……”的文字用其他颜色标出,进行句式练习。

同学们,读了这段话、又看了课件,你是不是感到莫高窟的壁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美妙异常,令游人浮想联翩呢?请围绕中心句“观赏莫高窟的人真多啊!并用上有……有……有……还有……”练习说一段话。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最后让学生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最后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并用红色突出表示:

读课文——找中心句——质疑讨论——朗读体会

用以上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最后全班交流补充,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的目的。

(四)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以背诵第三自然段为例,教师只把表现文章线索的连接词出现在幻灯片上。如“莫高窟不仅,还有。璧画的内容,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空下很多关键性的词语,学生每背完一个空白后,教师将空白中的词语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和声音效果显示出来,以检验背诵是否正确。

(五)利用信息技术延伸课外阅读,拓展知识

1、学生交流下载的图片和资料。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点击、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六)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

1、通过教学光盘“在线练习”和“学与玩”巩固所学知识

2、有兴趣的同学利用电子邮件和教师进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或完成练习作业,或者在bbs上,与大家进行学习交流或讨论,发表信息等。

3、在“写字板”上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

对作业形式彻底更新,用赋予时代特征的信息技术代替纸和笔的传统方法;对作业内容彻底更新,或浏览、或阅读、或交流、或打字;对作业批改彻底更新,由自己评评、互相评价代替教师评价。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评价

1、评价信息搜集速度、信息搜集的广度和数量。

2、评价资料保存质量,交流速度。

3、评价网上交流讨论、信息传输

4、评价打字输入速度

5、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包括组长的组织能力、组员的参与率、小组讨论情况等。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篇三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回忆一下,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处文物景点?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我们先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句话可以概括这小节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

(生读)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萨。

生:我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天王和强壮勇猛的力士。

师: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

生: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很和蔼。

生:给人很慈祥的感觉。

师:看上去就是一个好人。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是什么样子?

生:看上去很高贵,很威风。

生:应该有力气很大的样子。

师: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在莫高窟的彩塑中是怎么刻画的。(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选取其中能表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细看)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

生: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

师:16米,是多长?

生:有我们4个黑板这么长。

生:有我们16张课桌这么长。

师:这么大的卧佛,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一起读一读描写卧佛的这句话。

(出示卧佛图片欣赏)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彩塑?

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生:惟妙惟肖。

师: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

生: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板书:两千多)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对第二小节的总结,又是壁画的概括,默读第三小节,画出这句话。

……………………

生:我认为是这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师:重点的词语是?

生: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板书: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师:精妙绝伦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彩塑怎么样?

生:很好看,非常漂亮。

师:从字面上理解,精妙就是什么?绝伦就是什么?

生:很精彩,巧妙。

师:绝伦就是……

生:其它地方没有。

生:独一无二的。

师:彩塑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是宏伟瑰丽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宏伟”?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板书:四万五千多)

师:这时我们已经站在莫高窟的壁画前,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默读课文,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

(生默读)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生:我看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生:我看到了许多神佛的形象。

师:课文中用的哪句话来概括壁画内容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对,这句话里用了“有……有……有……还有……”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是哪句话?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我们练习读一读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生练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真好,那飞天的仙女就好象在我们眼前一样。同桌互相读,看你的朗读能不能打动你的同桌。

(生练习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展示飞天图片)

(看到飞天的图片,学生“哇”生不绝,被美妙的画面深深吸引。)

师:看到这些精彩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生:太美了!

生:这些壁画真精彩!

生:莫高窟的壁画真丰富了!祖国文化遗产真是灿烂辉煌啊!

师:我们回头再看这两句排比句。看一看,怎么样把描写飞天的这一句改成用“有……有……有……还有……”这种样子来描述的?先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有点怎么样?

生:听上去有点不顺溜。

师:你能说一说吗?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的;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

师:很好。在说的时候,后面的“的”不能少。

师:壁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只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飞天的壁画。我们能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选取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间生活或者自然风光中的一种,也用“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子说出来?能说几个“有”就说几个“有”。先想象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象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生:壁画上的神佛,有闭目养神的,有神态安详的,还有打坐念经的。

师:说的不错,说的是神佛形象的。还有谁愿意说?(这时没有人举手)看来大家还没有想好,我们就把这作为课堂作业,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师: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一起读课文。

(生读)

师:藏经洞的特点是什么?

生:藏经洞的特点是面积不大。(板书:面积不大)

师:但是……(这时学生举手)呵呵,我还没有讲,就有人知道我但是后面要讲什么了?

生:但是里面却藏有六万多件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

师: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字?什么字?(圈出“曾”),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就是过去。

生:就是曾经。

生:就是过去有这么多文物,现在没有了。

师:到哪里去了?

生: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是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了。说到藏经洞文物的流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叫王圆箓。是他最先发现了藏经洞,文物的流失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写了一本书《文化苦旅》,其中有两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前一篇就是写的文物怎么样在道士手里流失的,我们选其中的片段看一下: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生:真让人心痛!

生: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了,再也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师:是啊,现在我们国家每年都有专门的经费用来收回流失在国外的文物。课后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下余秋雨的这两篇文章。看看,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莫高窟的。

师:参观了神奇瑰丽的莫高窟,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让我们再次回味一下莫高窟的灿烂辉煌。(听课文录音)

下课。

《莫高窟》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1.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五)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解题。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课文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

2.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学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

(2)讨论:

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

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

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

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

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段课文,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

(2)说说这段课文两句话的主要意思。(第1句用比喻“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总说“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第2句就壁画的内容的丰富来具体说明第1句所说的“艳丽多姿”。)

(3)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别用“……像……”的比喻句式和“有的…”有的……”的句式各说一句话o

7.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讨论:这三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8.作业:课后作业本第5题,(作业本)第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用“不仅……还……”造句。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能按照课文内容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加深对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理解,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二)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说说这三段的主要意思。

2.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①这一段课文写了什么?

②划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轻提、舒展、高高地举到、拨动)。

(2)指导学生说说这段课文4句话的意思。(前一句描述这幅巨大壁画的背景:清清的池水,池水中朵朵鲜花,被池水环绕的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渲染了环境的“艳丽多姿”。后3句是壁画的主体,着重勾画了画中人物的“艳丽多姿”,即:第2句,完整地介绍了在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演奏的乐师和起舞的少女;第3句,概括地描写了起舞的少女;第4句,具体细腻地描述了“其中一个梳着发髻的女子”的“动人舞姿”。)

(3)理解“艳丽多姿”“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翩翩起舞”“优雅”“华丽”“端庄”“舒展”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边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观察第2幅图。

①注意抓观察点的转移——由四周的自然景观,到中央的亭台楼阁;由中央的亭台楼阁到在亭台楼阁表演的全场人物;由演出的全场人物到翩翩起舞的少女;由翩翩起舞的少女群体,最后集中在“其中一个”。使学生知道作者是由四周到中央,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有条不紊地把这幅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②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不但要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要注意这些动作词语的排列次序是不能更动的。

3.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这一段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写作者站在这幅壁画前的内心感受)。

(3)作者的感受是分几步来表达的?(先总说“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再用“不仅……还……”把对壁画栩栩如生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

(4)指导用“不仅……还……”造句。

4.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找出重点词语,试着背诵:巨大的壁画池水鲜花亭台楼阁乐队少女翩翩起舞优雅端庄女子轻提舒展举到拨动好像都是活的不仅……还……

(4)指名背诵。

5.作业:《作业本》第2、3、5、6、7、8题。

最新范文

《画杨桃》教案优秀9篇08-04

《天上的街市》阅读题答案优秀3篇08-04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0篇】08-04

《登泰山记》教案【优秀3篇】08-04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优秀10篇】08-04

开学安全教案小班第一课【精选7篇】08-04

《悯农》教案【优秀6篇】08-04

《杨氏之子》教案(优秀10篇)08-04

微课的教案(优秀9篇)08-04

安全月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篇)08-04

77 6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