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亮船》含反思优秀7篇

2023-09-22 09:22:1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编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月亮船》含反思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大班故事《月亮船》 篇一

活动目标:

1、对月亮船转动的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观察发现不同大小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度不一样。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水,箩筐一个,抹布一块,垫板每人一块,大小月亮船人手各一份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亮船”,引题激趣。

师:看看我手里拿着什么?它像什么?(月亮、香蕉、小船等)为它取个名字——月亮船。

提问:你能想个方法让它动起来吗?

二、出示垫板,学玩游戏。

1、师:如果我把月亮船放在垫板上会怎么样呢?请你用科学家一样的小眼睛仔细看哦!

教师演示月亮船的操作方法,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第一步:用月亮船的底部去盆里沾一下水,不要太多

第二步:把月亮船放在垫板上

第三步:摇晃垫板,让月亮船动起来

2、请幼儿复述操作步骤,以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

并提出要求:

1、正确操作的方法

2、注意沾水不要太多,不要浪费水。

3、师: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现在请你去试一试,把你的发现藏在心里,待会告诉我。

三、幼儿分组第一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第一次分享实验成果

1、师:你们发现在玩的时候,月亮船是怎么转的?你是怎么让它转起来的?月亮船朝哪个方向转?

(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月亮船转动的简笔画)

2、出示大月亮船,请幼儿猜测提问:把2个月亮船放在同一高度,一起往下划,哪个会划得快?为什么?

提出要求:

1、每人一个大月亮船,一个小月亮船,各沾一点水放在垫板上,放的时候注意请你放在同一高度往下划。

2、注意桌子上的水,不要撒出来。

五、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把月亮船放在同一高度一起往下划

六、再次分享成果

1、师: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解决大船动的时候小船不动的问题?

2、教师验证,得出结论:大船划得快提问:为什么大船比小船划得快?

你知道为什么要再垫板上放点水吗?

3、教师小结:因为大船大,身子重,水拉不住它,它的速度就很快。

小船小,身子轻,水一下子拉住了它,它的速度就慢了。

(教师可用简笔画再次表现发现的成果,帮助幼儿更具体地认识和掌握)

七、经验拓展

师:月亮船还有很多不同的玩法,我们一起去教室再玩一玩吧!

教学反思: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月亮船 篇二

教学目标:

·继续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中国“世界之最”的名称。

·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对故事表演感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月亮船第二教时,对故事有兴趣。

(材料准备) 《月亮船》挂图;长城、天安门、喜马拉雅山若干

重点与难点: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名称,能讲出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看蒲公英画面,回忆故事

1、观察画面,提问:前几天,我们听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2、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概。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边听边思考:蒲公英妈妈说的这些世界之最到底是哪里?

2、帮助幼儿小结: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最宽阔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长城

三、再次听教师讲故事,感受故事中的对话。

1、鼓励幼儿学说:好心的蟋蟀说了什么?善良的螳螂说了什么?

2、仙女和蒲公英又说了什么?

3、师生对话,感受对话游戏的快乐。

师扮演仙女,讲仙女的问话;幼儿扮演蒲公英,回答仙女的问题。

4、对话游戏若干次。

四、幼儿结伴,扮演故事游戏。

1、知道故事中的人物数量,讨论分角色扮演故事的方法。

2、幼儿自由结伴分配角色,分别扮演故事中不同的人物。

3、教师做旁白,带领分组讲故事,观察幼儿对话的情况。

重点和难点: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名称,能讲出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五:看图片或挂图,更换角色,结伴讲故事。

月亮船 篇三

蒲公英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小而轻,很容易被风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仙女,故事中的仙女帮助蒲公英找到了家。故事使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告诉幼儿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中,我没有利用教学材料图谱,而只是在黑板上贴了一张大大的铅画纸,我想将本次课堂与班级特色绘本故事相结合。活动中,我一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一边根据故事的内容将故事的主要人物画在铅画纸上。这样的效果很好,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对我画画间隙提出的问题,都能很顺利、流畅的做出回答。故事讲完的时候,我的画也画完了,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图片”很感兴趣,他们能按照我画的图片讲故事大致的情节讲述出来。

活动后段,我让孩子们欣赏了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这时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照片都忍不住惊叹,为自己祖国的伟大富强而感到自豪。同时在这个环节中,对于中国的这些“之最”,我和孩子们例举了很多,增加了孩子们的知识。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还是很顺利的,活动中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孩子们也很积极,也愿意开动脑经,勇于大胆发言。活动后段的延伸,让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更加浓重,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对祖国的认识。

绘本故事这样的展现,在课后,孩子们也很乐于去尝试,这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孩子们的绘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班级的特色也进一步得到了展现。

月亮船 篇四

设计意图:    月亮船这个故事,采用童话形式,讲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国大地的故事,语言亲切、自然,想像生动形象,孩子们听来,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仙女的月亮船去遨游了在故事中,作者借仙女之口,简单介绍了祖国领土之内有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最高大的山脉、最雄伟的城墙、最宽阔的广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想象中,了解到了祖国是多么伟大,并为此产生无比骄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

活动重难点: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听“划船”的音乐做律动。

2.师:小朋友们,你们坐过船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艘小

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一艘什么船?

3.出示月亮船的图,导入故事的名称。

师:嗯,这是一艘月亮船,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倾听完整故事。提问: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她睁眼看到了什么?

3.讨论:故事中的“陌生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4.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5.蒲公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对她说的?

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并演示教具。听完后让幼儿来抢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

7.再次完整倾听故事,幼儿可以跟着一起讲。

三、我们的家叫中国

1.蒲公英住在长城下,它的家叫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会想蒲公英一样介绍自己的家吗?

2.你会想蒲公英一样介绍自己的家吗?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说说祖国的秀丽河山。

月亮船 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学前》、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的海洋是哪一个?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大班故事《月亮船》 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特有的地貌和文明建筑,知道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最大的广场。

2、学讲故事,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挂图8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提问:蒲公英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来听听蒲公英是怎么迷路的,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出示挂图并完整讲述故事《月亮船》。

提问:小朋友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地听一听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3、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

提问: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提问:好心的蟋蟀、善良的螳螂是怎么安慰蒲公英的?

提问:蒲公英是怎么对仙女说的?

提问:仙女又告诉蒲公英什么?

4、完整欣赏故事录音一遍,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活动延伸:

故事听完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仙女和蒲公英,说说故事里它们的对话。

提问:你家住在哪里?你可以做一些介绍吗?

活动反思:

一、环节设置方面

教师开门见山地引出《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能够清晰明了的回答问题。但在故事的后半部分,由于有些名词幼儿平时很少接触,如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加强对故事的熟悉程度。

二、教师组织方面

在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园时,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在此环节之前,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另外的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感受自己祖国的富强,铺垫自豪感,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家乡时的亲切、热爱的情感。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大班故事《月亮船》 篇七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体验故事中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2.领略蒲公英所见到的祖国山河,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3.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活动准备:

1.挂图第7号,故事磁带,录音机,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等

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

活动过程:

1.划小船。

(1)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划小船”的动作。

(2)(出示月亮船的小图):刚才,你们是划着自己的小船,老师这儿也有一条小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2.倾听故事。

(1)老师有感情地完整讲一遍故事后提问: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

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2)幼儿边看挂图边听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师:蒲公英被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它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师:讨论:故事中说到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师: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师: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么对她说的?

(3)幼儿边看挂图边听第二段故事后讨论:

师: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师: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在哪里?(中国的万里长城)

师: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师: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

师: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3.尝试分角色故事。

(1)幼儿人手一本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2)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

最新范文

幼儿园大班的识字游戏教案8篇09-22

幼儿园大班教案滑滑梯 大班滑滑梯活动09-21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舞龙》(优秀6篇)09-21

大班音乐教案设计【优秀10篇】09-20

大班生活活动教案【优秀4篇】09-20

大班教案8篇09-20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优秀3篇)09-19

《我的老师》教案【优秀4篇】09-19

大班儿歌教案优秀4篇09-18

大班语言最新3篇09-18

61 6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