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长沟通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精彩5篇】

2023-06-20 02:07:41

沟通是需要技巧的,孩子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如何做有效的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与探讨的。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了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精彩5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小伙伴们。

怎样和家长沟通交流 篇一

1.肢体语言的表达。如眼神注视、上身向前倾、拥抱、点头等。

2.重述孩子的话。如:“同学都不喜欢你?”(重述通常以问号收尾)或者“不喜欢你?”(只重述几个关键词)

3.用自己了解的意思,猜测和修改孩子的话。如:“你的意思是有人不理你?”或者“你觉得你在学校没有朋友?”

4.请孩子说明经过。如:“发生什么事了?”或“你是怎么知道同学不喜欢你的?”

5.引导孩子继续说。如:“然后呢?”“你可不可以说得更清楚一点儿?”同时,在孩子叙述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反应,如“嗯”或“我了解”等。

6.帮助孩子整理所说的。如在孩子说一大堆话后,抓住重点说:“你是说和其他两个同学一起做实验,他们都不听你的意见,而且还笑你。然后呢?”(再继续引导)

在运用反映式倾听的技巧时,有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同理心。所谓“同理心”是父母假设自己如果是孩子的话,试着“感同身受”他的想法及感受。以下以孩子放学回家,向父母报告说“今天在学校被老师处罚”的情形为例,来说明运用同理心的三个步骤:

1.反映孩子的想法或感受。如说:“你被老师处罚了,看起来很难过的样子?”或“你感到很丢脸?”此时最忌讳追问“为什么”或下判断“你一定做错了什么”。

2.接纳孩子的想法或感受。如说:“我了解你的难过……”“我知道你感到丢脸……”接纳并不表示赞同,父母可以不认同孩子的行为,但无须批评孩子个人。如“你真活该!”或“你该被处罚!”

3.与孩子讨论改进之道,这个步骤要放在最后,尤其要让孩子倾诉完毕或情绪平稳之后。如说:“你想一想有什么方法不再被处罚?”或“让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进步?”此时是与孩子讨论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可能的结果的最佳时机。

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篇二

有效的沟通技巧。

在给足领导面子的同时不要丢失了自我个性,千万不要失了智慧。领导手上掌握着你急需的大量资源,不要抱怨领导对你的不重视或是偏见,首先去反省自己!与领导的沟通是否出现了障碍?沟通的方式是否正确?与领导沟通不等同于虚溜拍马,沟通中首先要学会倾听,对领导的指导要加以领悟与揣摩,

在表达自己意见时要让上级感到这是他自己的意见,巧妙借领导的口陈述自己的观点,赢得领导的认同与好感,让沟通成为工作有效的润滑剂而不是误会的开端。日常工作中有时侯由于沟通方式或时机等不当,造成与领导沟通出现危机,让领导产生误会与不信任时,要及时寻找合适的时机积极主动的给予解释清楚,从而化解领导的“心结”。

如何跟家长沟通 篇三

孩子成绩下滑(共情原理)

这时家长一定很着急,我们要理解家长此刻的心情。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绪(是的,家长,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着急,我也没有想到孩子这次考的这么不理想),然后再慢慢的了解情况(孩子这次的考卷有发下来吗?都是哪些方面扣分了呢?)家长这时会告诉你具体哪里丢了分。(让孩子本周过来上课的时候把试卷带过来吧,我来帮她分析一下,看看究竟是哪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住)。等到看到了孩子的试卷以后,总结出问题所在,以及今后的解决方案,再给家长打个电话,并告诉家长解决方案。

2. 打架

如果班上有孩子打架,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打架的原因,并进行调解,课后再跟家长回访,告诉家长事情的前因后果。

3. 不交作业

如果孩子偶尔一次不交作业,要了解原因,做出警告,然后令其利用下课时间补好作业。如果接连两次不交作业,就要跟家长沟通了,请家长帮忙提醒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记得带过来。(##家长你好,今天孩子的作业没有做,所以我在评讲试卷的时候只能给他一份空白试卷,这样我就不知道孩子哪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住,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所以,为了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还请您帮忙提醒孩子完成作业哦,谢谢您的配合!)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相信孩子,静等花开。关注孩子、和家长密切沟通才能更好的服务家长和学生,提高他们对培训机构的信任和依赖。

如何跟家长沟通 篇四

多信赖、理解,少指责

一方面有少数家长或忙于工作,或忙于赚钱,家教意识淡薄,家长只管孩子吃穿不管孩子学习成长,家长与孩子、与教师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 也有的家长缺乏学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孩子的需要施教,认为孩子读不读书并不重要,故而放任自流。另外还有少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教师存有戒心,只要老师稍加严格,便认为老师跟自己的孩子过不去,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做法导致家长不能和老师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此,沟通教师和家长的关系,需要双方心理上架起信赖、理解的桥梁,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教师同样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双方多一点信赖和理解,什么心理障碍都容易克服。教师多考虑家长的难处,不要一味的指责家长;家长要多想想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一个班级50多个孩子,学生情况千变万化,教学事情千头万绪┅┅这样去想去做,互相配合, 同步教育,其效果将事半功倍。

多交流、合作,少指令。

教师要主动向家长讲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和教育孩子成长的方式方法;家长介绍孩子在家情况,交流家教经验。方法可采取家长座谈会、联络本等形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教育,不然教师只能指令性的要求家长好好教育孩子,甚至对学生家长不礼貌、批评训诫等,导致家长认为教师素质差、水平低,把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的原因归咎到教师身上,这种相互抱怨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成长。

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要善于发现闪光点,予以充分肯定、给予及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潜在的积极因素就容易激发。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接触过程中,要首先肯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绩以及学生自身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容易接受,便于教育。不应只把眼睛盯在家长、孩子的缺点上,一味批评。而要想方设法去发现家长、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在消极的现象中积极的因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 www.paomian.net 果。

多家访沟通,少抱怨家长。

教师要主动家访、主动介绍情况,增进教师和家长的了解和友谊,给家长可亲可信之感。不应恨铁不成钢,便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明的暗的“训斥”一顿,抱怨家长“怎么生了这么个孩子,还不管不问” 等。家长被老师搞得面红耳赤,其结果不是回家痛打孩子一顿,就是和老师产生敌对情绪。因此,教师要多走访家长,设身处地的为家长、为学生想想,在尊重学生、尊重家长的前提下,转换角度,变换角色,与家长探讨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真诚相待、共同教育的结果。

如何跟家长沟通 篇五

一、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与学生家长交流与沟通时,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怎样,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家长来访时,应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

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

1、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部分年青的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遇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特别是作为对于我们这种私立学校来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家长都有强烈的维权意识。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最新范文

关于热爱家乡的演讲稿【优秀9篇】06-20

中华美德颂演讲稿8篇06-20

最新七一演讲稿(优秀6篇)06-20

绿色环保的演讲资料(优秀4篇)06-20

国庆节演讲稿2000字【优秀3篇】06-20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演讲稿(3篇)06-20

竞聘中层干部的演讲稿【优秀9篇】06-20

护士演讲稿优秀范文(优秀10篇)06-20

怎样环境保护演讲范文(精彩6篇)06-20

60大庆演讲稿(优秀4篇)06-20

123 15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