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计划(优秀6篇)

2024-04-13 13:36:20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6篇研究性学习计划,仅供参考。

研究性学习计划 篇一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语法教学;行动研究

作者简介:梅兰(1982-),女,四川蓬安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助教。(重庆 40152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34-03

一、行动研究法的原理及过程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教学行动研究具有系统性特征,它是一个把系统性的研究公开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反思等一系列循环往复的过程,是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和把教学大纲与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更是教师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发展过程。

行动研究的步骤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四个环节。计划即形成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然后综合有关理论和方法,做出研究计划;行动即按照目的和计划行动;观察是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考察;反思即对观察到的与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研究过程和结果,然后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调整下一步行动计划和工作构想。

二、交际教学法及其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Chomsky的“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学说是其理论基础。其优点是: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生对象的不同需要来安排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强调语言的流畅性,不苛求语言错误;重视语篇教学,在语篇中培养交际能力;不排斥讲解语法、母语和翻译,主张采取多种教学手段。[2]

对交际法的理解因人而异。并没有一个总的代表交际法的权威人士,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权威的交际法教学模式。[1]总的来说,语言运用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的精髓。语法教学和交际法的统一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语法意识提升,二是用交际的方式来教语法。语法是语言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法的过程即掌握语言形式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而交际的过程是弄清意义的过程。因此,用交际的方式来教语法就能达到形式与意义、语法与交际的统一。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教师先设置某个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交际;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交际中所用语法点的规则,从而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使之与新知识相结合;再次,教师对学生自己归纳出的语法规则进行巩固确认;最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这些规则。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教学可达到语法教学和交际教学法的有机统一。本研究中所要重点介绍的就是第二条途径,即“用交际的方式来教语法”。[3]

三、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的行动研究

1.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研究对象是温州第八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班,学生人数为95人,使用新目标教材。研究时间为4个月。

经过课堂观察和与教师的访谈得知,为了应付高考,教师针对语法点反复多次讲解,学生做大量的语法练习题。但在语法测试与运用中,效果与学生花在语法上的时间不成比例。针对这一情况运用行动研究法,找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以此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通过前期的课堂观察与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了以下四个假设:一是学生以前学习语法的方式与高中学习语法的方式不同。二是师生之间没有形成默契。三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四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2.重新确定研究问题

(1)进一步调查。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教师在新的语法知识点的引入时,能够运用有趣的情景来导入这个语法知识点。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中会存在问题,不是因为教师对交际教学法的具体步骤与做法缺乏认识,也不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更不是因为师生之间还没有形成默契,而是因为:

1)高中一堂课的语法知识点太多。如果全部都用交际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的话,根本无法在短短的45分钟内呈现、运用、总结、巩固所要教的语法知识点,完不成教学任务。2)资源的问题。缺少具有情景的、有趣的语言材料供课堂上的语法教学使用。3)语法点自身是否具有交际性的问题。拿ED分词作状语来说,在平常的口语中,根本不会使用这一语法点,如果硬要将其使用在口语中,就会显得不自然,使用效果会适得其反。4)从语法练习上来看,学生的语法练习有连词成句、多项选择与课本上的一个短文填空,都属于机械操练。通过课堂上的观察,笔者认为这些机械性的操练确实非常有必要,但缺少有意义的具有情景性的练习。由于高中英语语法知识多而杂,因此不能舍去这些机械性的操练,笔者考虑能否用一些具有情景的、有趣的练习来补充完善一些机械性的操练,使练习变得有意思。5)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法学习,已经熟悉了教师的这种语法呈现与练习方式。

(2)确定问题的原因。根据以上分析发现,阻碍目前语法教学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变语法呈现的方式。语法的呈现方式为简单的例句+总结,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二是语法练习方面。通过问卷得知,在现有的语法练习中,学生喜欢的练习方式依次排列:改错、多项选择、选词填空及翻译。而在这四种练习中,真正涉及到真实情景的语法练习不多。三是语法练习讲解的方法。传统的语法练习讲解方法为教师提供答案、讲解。这种讲解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另一方面也不能形成师生、生生互动。

3.行动研究方案

在设计行动方案时充分考虑到了以上各方面因素,根据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英语语法知识呈现、语法巩固练习及练习讲解三个方面来制定研究计划。一是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情景活动对语法知识点进行导入;二是增加形式多样的交际性的语法练习:改错、顺口溜、短文找茬、Grammar communication、作文等;三是每周设计1个小组活动;四是改变语法讲解形式,设计活动的学生自己讲解答案,并说出选择此答案的原因,与同学和教师讨论。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学生关于语法课的日志写作、教师日志、课堂观察来搜集数据,每一语法知识点结束之后学生要进行语法练习、测试。具体安排见表1。

4.方案的实施

在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原计划中的安排有所变动,主要表现在数据的搜集上。问卷调查中的后一次调查、第18周的测验由于会考而不得不取消,学生第8和第11周的日志也未实施,同时教师的日志也由其课后反思来代替,定于17周的研究活动与教学活动皆调整到了第18周。由于研究者所在的班级是理科班,且课业负担较重,为了获得研究者想了解的问题答案,节省被试的时间,因而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理科班的特性设计了一些相关的问题。

5.结论与讨论

(1)改变了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在学生的语法课日志中,学生认为,该语法呈现的方式“很好,生动形象”、“方式不错,很生动,很形象,只是讲的内容不多,感觉一节课太短”。同时,他们认为,教师的练习“很好,有趣,对这节课的印象较深刻”、“很到位,有趣,能记住,可以适量地增加练习的内容”。他们认为教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教语法“很好,效果好”、“这种学习方式比单独看书要好,讨论过印象较深刻”、“有助于对这些语法点的记忆”、“方法不错,小组活动的效果还可以,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小组活动”,而这种讨论和教师讲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都有意思,小组讨论更好”。

观察者2(该校高二英语教师)在听课笔记中写道,这样的语法教学形象生动,练习包括的比较全面。他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练习—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对教学会更加有帮助。

观察者1(研究合作者)也认为,按照方案执行的英语语法课较之以前的课堂教学,极具真实性。如第18周情态动词这一语法点的讲解,整节课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这四个问题皆是与周杰伦的成长相关,整堂课的教学就像是在讲一个有关周杰伦的故事,故事介绍完、讨论完,那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介绍完、讨论完、练结完且巩固完。该活动在具有交际性的同时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将学生融入到活动中来。

(2)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课堂的关键在于改变师生关系。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还是非常依赖教师,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琢磨研究出来的结论持不信任态度,认为教师说的才是可信的。于是当课堂上教师设置学生互助环节时,有的学生敷衍了事,等着教师作最后陈词。这与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有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课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并将这一观念体现在自己的课堂设计中,使学生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在做中学,在做中成长。

(3)研究存在的不足。一是计划不够周密。在计划制定时没有考虑到一些因素。如研究者所在的班组属于高二年级,他们的新的英语语法教学在12周左右就结束了,随后他们投入了紧张而繁忙的复习与考试当中,导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取消了许多步骤。二是数据搜集还存在不足。行动方案同时在两个班进行,测出来的数据对于研究来说没有意义,不能对比。如果方案在一个班实施,而在另一个班不实施,就可以同时对两个班进行后测,然后将数据进行对比,故而后测这一搜集数据的方法就被取消了。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使方案更加系统有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6.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交际对语法知识点进行导入,增加了形式多样的交际性的语法练习,设计了小组活动、讨论活动,赋予语法讲解以交际性,使枯燥的语法学习生动有趣。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认为语法呈现的方式虽然与现实生活贴近,具有交际性,但方式单一,认为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语法的呈现方式;虽然学生认为教师的练习比较有意思,具有交际性,可是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交际性语法的练习活动虽然有效,但很费时。因此,可从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入手,对高中英语语法交际教学的效率性进行研究。

参与文献:

[1]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研究性学习过程 篇二

一、研究背景

1、高中语文学科之现状与困境

进入新世纪,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就普遍而言,仍然是没有大的改观。仅以我们学校及接触的周边学校为例——新安中学地处深圳市南头关外,是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就生源水平而言,属区内二类学校。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潜力和写作水平,多处于中等甚至中下水平。如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写作资料空洞、幼稚,字里行间充斥的或“风花雪月”般的柔弱无物,或“新新人类”样的无病_……此种现象,在我们这类学校以至往下的三、四类学校比比皆是,往上的一类的学校也绝不少见。笔者曾多次参与过各种级别的语文统考改卷工作,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一线教师,看到学生“阅读理解”答卷,答案似是而非、不得要领;作文表达资料肤浅、空洞无物,内心极为焦虑。一句话,阅读和表达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含金量”,教育家于漪比之为“缺钙”乃至“失语”。

2、语文“新课程”教育理念之要求

本次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理解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其“基本理念”第二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潜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就明确提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必须的阅读表达潜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潜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决定潜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用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势的迅猛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必须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具有重要好处。

二、理论依据

1、依据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的理论

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构架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利用建构主义能够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好处如何建构、概念如何构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认知结构。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

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科知识的实质性资料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组织。它是由有组织的、稳定的概念组成。认知结构的构成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使其构成一个按层次高低和纵横联系组织起来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处于结构顶端的是最抽象和概括性的知识或概念,下面是逐级向下分化的从属概念、命题或具体信息。(张奇,《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85页)

专题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帮忙学生建构个人的认知结构。这是整个阅读和表达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好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忙学生建构好处就是要帮忙学生对当前学习资料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到达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资料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好处潜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潜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好处的潜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资料的潜力。专题研究性学习就是期望能集中给学生语文素养所务必的资料,以构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2、依据教育心理学中的同化理论

要想有效的获得就务必加大刺激,单篇课文的力度显得苍白,只有把同话题或同主题的文章,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示,才会触发学生个体经验、发散学生思维潜力、扩大言语表述的可能。并有效地构成言语潜力。这种类属似的学习是教育心理学中同化论的一个理论。所谓类属,是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与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同化论认为,如果二者是上位与下位、下位与上位等关系,那么所学的概念就容易被同化,那么学习者对所学概念的记忆与持续也容易完成。类属学习是借助于有待学习的概念与学习者自身已有概念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来完成的一种学习。

人类的认识总是依循着从“个”到“类”的过程。那里的“个”,是具体的事物,具有具象性;而“类”是具有相同属性的具体事物的概括,具有抽象性。这种不同水平的“个”与“类”,不仅仅证明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且预示着教育空间所在。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作为新生一代第二次归属的中介,应当在促使其认知的类属性获得较高水平的发展上有所作为。这种“作为”,具体说就是学会深刻认识“个”、学会从“个”到“类”的概括,学会从已知“个”的“类”的特点推测未知的“个”、学会创造新的“个”等等。有专家指出:

类属化阅读是将阅读活动中获得的案例文本信息归入到必须的“类属”之中,使案例文本信息的“个”在这个“类”的层面上构成联系,或者将若干“个”的案例文本信息进行归并,构成新的“类”及类属关系。(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62页)

有识之士强烈呼吁“现代语文教育更需要,也更有条件编排更重视类属化系统化的教材。”(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29页)也充分认识到专题学习的重大好处。“从信息论、方_、认识论好处上看,类属化学习是信息处理、策略运用、认识深化与升华发展的统一,是一种高水平的活动。”

3、依据自身长期的教学实践的反思

记得有人说过: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基本是文字型教育。及至上世纪初,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而近十多年来,又出现了→www.shubaoc.com←第二次重大转变,即语言——思维型教育。但这次转变,并未改变我国语文教育沉疴日重的现状。进入本世纪,笔者想,该不该出现第三次重大的转变呢?转变为“思想——精神型教育”,即构成一条以“思想”铸就为核心,“专题研究”为手段,让精神和言语共生的学习主线,循序渐进,逐步攀升。我们总觉得,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之所以突破不了“少慢差费”的瓶颈,原因就在于我们“文字——语言型教育”的痕迹太重,要明白,这是小学至初中阶段就应完成的任务,即“蒙学阶段”的教育资料;而十多年来我们进行的“语言——思维型教育”因为没有“思想”的支撑又显得无序和乏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什么学段做什么事。高中阶段,我们就应多去研究精神和思想注入学生灵魂骨髓的方法和过程。

什么是思想呢?刘再复说:“精神生命流动着的血液就是思想。没有思想,生命只是一片沼泽。”所谓“精神生命流动着的血液”就是对现实有真见,对人生有_,对历史有深知,对宇宙有参悟。如果说小学至初中是以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培育其用心健康的情感态度,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这一学习过程的话,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则务必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务必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即由“形而上”至“形而下”。试想一下,没有了思想,你能说或者写出些什么呢?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主张“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以意役法”不正是此理吗?而要在短时间内使没有或者缺乏直接人生体验的中学生渐进为一个会思考、有思想、有见地、有创意的人,就务必选取“专题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目标

(一)语文学科层面

1、“专题研究”

“专题”为的是集中,“研究”为的是深入。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个“专题”(或一个人物,或一部著作,或一段历史,或某个话题),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步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就会凝结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就会去陈言、留真意,除粗秽、存精气,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2、“读写一体”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其实,你“读”什么就决定了你写什么。我们努力探究读与写、输入与输出这一现象的过程和机制。

3、“言意互转”

语文修养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言语技能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心智活动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语文学习如果不顾及心智的开发,个性是思维训练、文化教养和精神世界的培育,孤立地就“工具”抓运用,那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能够这样说,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两个,一是语言,二是思想。一个人言语世界的拓展,同时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我们努力实现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

(二)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层面

1、整合后的课堂形态

2、整合后的课型形式

四、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案例研究法

3、调查法

4、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

1、课题申报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 篇三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是一种方法,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己选题,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课题范围内自由选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几个人自由组合;为完成课题,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收集资料并加以实验论证。 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析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特点

1.广延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在阈限上的主要特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具有开放性,与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具有广延性,即在纵向和横向上,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都具有广泛延伸的特性。在本学科内,面对一个课题,学生可以了解它的历时性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它的共时性发展动态。在学科之间,学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用综合知识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顺藤摸瓜,广泛延伸,发散思维,触类旁通,达左见右,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表现形态。广延性还表现在研究性课程可以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再从实践返回到理论。

2.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重要特点

区别于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更多的不是预定性的,而是根据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组织的。 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提供素材,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的整个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围绕问题生发开来的。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过程的特点

1.在课程运行的性质上具有亲历性

在传统的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的执行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只是课程运行过程的对象。 虽然课程是为了影响学生,但由于学生主要是课程影响的客体,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处在课程运行过程“观众”的位置,而不能主动地参与其中以获得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也就是说,这种课程缺乏学生的亲历性。 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课程执行主体的位置,没有他们的主体参与,课程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学生的亲历,那么研究性学习课程将是不存在的。

2.在课程运行的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智力因素品质与非智力因素品质两个方面。虽然这种差异性早就被人们认识,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班级授课制却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是由学生自己做主的,在进度的把握上也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的。在研究性学习影响的结果上,不同的学生也有所不同。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主体的特点

1.教师影响的指导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我们现实的教学,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包办性,即教师代替学生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的讲解、演示代替了学生的表达与练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内容(主要指难点问题)的点拨与研究结果的评价上。 如在这种课程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可以分离的,学生可以离开教师去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篇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 篇五

关键词: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特点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15-03

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内的基本课题,国际上对此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许多国际教育组织以及西方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例如,美国专门成立了“女数学家协会”,每年举办活动,出版刊物,调查性别差异的证据。国际妇女与数学教育组织(IOWME)和数学妇女协会(AWM),作为非常活跃的妇女组织,也经常开展活动或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数学及数学教育中的妇女地位、性别差异问题。

而我国学者对此一问题的关注度则相对较少。1994年,张奠宙教授就在《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中感叹“中国数学教育基本资料的缺乏,像男女学生数学学习差异这样的课题,应该当作基本国情进行调查和去做。这一研究工作可以从全国范围内调查,也可以在一个县或一个乡做调查,看究竟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的话,其原因是什么?何时产生明显差异?”[1]

本文选用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以“数学”、“性别差异”为关键词对截至2013年底的文献进行检索,共筛选到密切相关的文章126篇,并结合叶一舵主编的《男女生的学习心理差异》和林崇德主编的《中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两本书进行研究。本文首次将我国学者关于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形式等方面指出各个时期研究的特点及不足,进而展望未来研究的趋势,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我国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的发展过程及阶段特征

检索发现我国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表明了国内对此问题关注度的逐渐提高。根据截至2013年底检索文献的数量及其主要内容的变化,笔者认为可以将国内的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以1993年和2004年为界分为三大阶段:初探时期、发展时期和繁荣时期。

1.初探时期:1993年以前。在国内,这一时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献数量屈指可数,最早可查的是1982年唐盛昌的《男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差异情况的调查》[2]。该研究从1979年到1982年,按年级(初一到高二)对比各年份男、女生的数学期末成绩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情况,并通过代数、三角和几何三方面的测试和关于思维方式、记忆方式的问卷探索产生差异的原因。

从研究形式上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作为大型的科研项目调查结果的一部分,而非针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专项研究。例如,1990年林崇德主持的科研项目“中小学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等。二是研究团队针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所做的专门研究。例如,唐盛昌等人对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中差异情况的调查等。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小学生和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也有一小部分研究是关注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一般认为,在小学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学习、掌握和运用数概念、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能力;而在中学阶段,数学能力则主要是指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者们首先收集男女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来了解他们数学学习成绩差异的整体情况。其次,根据对数学能力的分类,针对各项数学能力进行测验以此来了解男、女生不同数学能力差异的具体情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产生男、女生差异的原因,侧重于调查男、女生在记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前文介绍的唐盛昌的研究就是典型代表。

总的而言,这一时期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比较单薄,但也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例如,性别差异与学生所在的学段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小学阶段女生数学成绩整体上比男生好,初中阶段男、女生数学成绩的差异不显著,高中阶段男生的平均水平高于女生。对此,林崇德等人认为是因为男、女生不同能力的发展在快速期的到来时间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在快速期内的发展速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3]。唐盛昌等人认为这与男、女生在记忆方式、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有关,男生倾向理解记忆,数学分析,而女生倾向机械记忆,注重模仿[2]。

总览这一时期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在归因上侧重于认知因素,而较少考虑非认知因素,例如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待数学的态度以及自我评价等;二是研究较少和教育联系[4],例如,研究者们并未探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师等因素是否会导致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以及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缩小差异。

2.发展时期:1993―2004年。1993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MCI)在瑞典召开了“性别与数学教育”的国际研讨会。而这一课题就作为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设立的系列研究课题之一。探讨产生性别差异的三大因素:(1)女生的数学兴趣;(2)社会文化影响;(3)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研讨会召开后,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的文献数量大幅上升,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可见,研讨会的召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者对相关研究的关注,国内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从研究形式上看,这一时期国内的研究大多为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专门针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个问题真正地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问题。

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关注的问题仍然是男、女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占到总数的64.7%。但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从上一阶段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始转移到高中生,这与上一阶段研究显示小学、初中男女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的这一结论不无关系。此外,研究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扩展和细化。例如,将数学思维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形象思维、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进行研究;将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细化为心理折叠能力、心理旋转能力以及心理展开能力等进行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看,一方面部分研究者仍采取的是对各学段男、女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者根据对所研究内容基本要素的界定,设计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试图得到更为精细的结果。同时,研究者们配合使用问卷和访谈,以佐证研究结果和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了,对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研究者们根据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小学阶段,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女生比男生强;初中阶段,男、女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相对优于男生,男生成绩的离散性大于女生,但从初二起男生逐渐赶上来了;到了高中阶段,男生则优于女生,且出现差异的显著性,女生成绩的离散性大于男生。此外,男生的空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于女生,但空间能力的差异并没有对数学成绩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研究者们关于高中阶段男、女生运算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分歧,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女生显著优于男生,有些研究则表明男、女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归因上看,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到教师教学方式、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学生数学兴趣等因素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影响,但存在的不足是他们仍然更加偏重生理(即男、女生大脑2半球偏侧专门化在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不同)和智力因素(即思维方式、记忆方式的不同)的影响。

3.繁荣时期:2004年以后。2004年3月“中学数学学习性别差异”被国际数学大会列为研讨主题之一,使得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的学术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内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献数量更大幅地上升,开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研究热度不断上升,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与细化。

研究热度的不断上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一时期有大量关于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硕博研究生的论文,占到这一时期相关研究总文献数的26.7%。研究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一个研究主题在当前具有较高的热度。此外,从这一时期文章的数量上也足见研究的热度。另一方面,开始有发表对该研究的述评文章,说明研究在当前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受到了较大的关注。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针对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研究问题可以分为四大类: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关于数学学习能力的、关于数学学习情感的和关于特定数学学习内容的。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主要包括情境性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表征、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关于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包括数学创造力、常用统计图理解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认知能力、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关于数学学习情感的,主要包括数学自我概念、数学学习效能动机、数学学习心理、数学学习焦虑和家庭、老师、社会对数学学习情感的影响[1]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关于特定数学学习内容的,则主要为几何学习,其他的内容则少有涉及。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开始对研究对象进行分层处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学生,优秀学生、中层学生和后进生,探索不同层次中男、女生数学学习存在的差异是否不同。

从研究方法上看,以问卷和测验为主,配合访谈和个案研究。测验主要针对数学学习能力和特定学习内容,测验的题目一般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自行设计,也有小部分是直接选取学校已有的试卷。问卷则主要针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和学习过程。这一时期相关量表已有一定的发展,因而与之前采取自编量表有所不同的是研究者多为直接使用已有量表或在已有量表上进行改编。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Fennema-Sherman数学态度量表》,但也有根据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心理学的相关量表的。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研究结论大体一致。在归因上,减弱了对生理因素的强调,更加肯定教育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父母、教师和社会文化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态度的影响。

二、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到现在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在研究方法上,当前研究者们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或者进行测验、问卷,大体上偏重于定量的研究,而定性的分析不足。如果能够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才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归因分析尚不完善。事实上,产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原因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研究,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归因分析,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是从生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但一般都是“蜻蜓点水”式的,并没有进行一个深入的、全面的研究。如张新颜所说,后天因素是如何影响数学学习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哪个是存在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等问题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解决[5]。

缺乏解决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大多数学术文章都是调查研究性别差异存在以及归因问题,而如何缩小差异,尤其是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因材施教、因“性”施教的研究很少,而这恰是研究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的初衷和目的所在[6]。解决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迫切地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

三、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的展望

1.研究形式上注重多方面的结合。一是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一方面从理论到现实,通过分析性别差异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和认识差异的现状,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二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是通过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型的学业测评等方式,了解男、女生数学学习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微观研究则范围较小,往往是某所学校或某个班级,研究问题更细化,侧重于调查男、女生是在数学学习中哪些具体的方面存在差异。

2.研究方法上更加多样化。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既要通过精确的数据来回答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现状,又要通过质性分析来解释“差异是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发生”、“正在发生什么变化”等问题。

3.研究内容上更加深入、全面。一是对当前研究尚存争议的结论进行再探。例如,高中生男、女生运算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层面和调查对象等各种因素导致了一些研究结论的不一致,研究者们必须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得到一个更加贴近自身所研究的群体的结果。二是对当前研究尚未解决的或尚未触及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造成男、女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在教学中通过一些策略来缩小这种差异的问题。像这样一些国内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领域内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是对当前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例如,将学习不同数学内容时的性别差异细化到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的差异。更加具体化的研究问题有利于探明男、女生究竟是在哪一个时间点或知识点上发生了差异,为实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唐盛昌。男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差异情况的调查[J].教育科研情况交流,1982,(5).

[3]林崇德。中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杨晓黎。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有关非认知因素方面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1993.

研究性学习过程 篇六

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棗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

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4.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1、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2、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3、节约能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4、创建绿色社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四、研究方法

最新范文

寒假学习计划(最新10篇)04-13

小学语文复习计划【优秀7篇】04-13

小学语文复习计划通用13篇04-13

高考复习计划最新14篇04-13

初中学习计划书【最新5篇】04-12

我的期中复习计划(最新12篇)04-12

期末英语复习计划【精选4篇】04-11

个人目标学习计划【优秀11篇】04-11

小学生学习计划书【优秀6篇】04-10

期中复习计划通用7篇04-10

138 35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