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指导 毕业论文指导论文【通用3篇】

2024-02-05 15:26:26

下面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指导论文【通用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毕业论文指导总结 篇一

关键词工程力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esis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Its Mode of Operation

ZHANG Duoxin, BAI Xinli, ZHOU Jua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11)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 existed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esis, buil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rom the target system, organizational system,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scoring system four aspects, and explains its running mode. So as to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quality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esis.

Key wordsengineering mechanics; thesis; quality assurance

0 引言

分析近几年的毕业论文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方面,对毕业论文题目兴趣不浓;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实践技能欠佳;考研复试和就业形势的冲击。教师方面,指导毕业论文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敬业精神和精力投入不够;对毕业论文所做的前提工作有待加强;缺乏老中青结合的业务梯队。①管理方面:教学基本文件有待完善;物质条件有待加强;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组织协调能力参差不齐;毕业论文过程的规范检查未完全到位。根据目前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考虑到学生、教师、及校、系和室三级管理的具体情况,构建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体系。②

1 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1.1 目标体系

根据我院办学特色,工程力学专业有结构静动力分析和复杂结构优化设计两个培养方向。两个方向共有八个以上子题,按照教育部和学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这两个方向和多个子题的目标体系,对毕业论文的深度、图纸和计算书的工作量、格式、进度要求等做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和教师明确整体和各设计阶段的目标。

1.2 组织体系

每次论文前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确定严密的组织体系,成立毕业论文教师核心组、学生毕业论文小组、毕业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使每项工作都有人落实,有人管理。③

1.3 制度体系

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制定一套有导向、有制约作用的规章制度,如《关于毕业论文工作暂行规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守则》、《毕业答辩程序及答辩成员职责》、《关于毕业论文督对工作条列》、《本科生毕业论文实施细则》等,完善各项审批制度和检查、评定体系,使每步工作有章可循。

1.4 评分体系

表1

为了充分发挥评分体系的导向作用,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制定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细则》。分阶段评分保证了个阶段设计的均衡进行,总分由指导教师、核心小组、答辩小组多方决定,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在必答题部分采用计算机抽题,保证抽题的科学性。论文的评定和答辩评价可按表1进行。

2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方式

本文根据目前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计划-实施-督导-总结的循环管理模式(见图1),它反映了质量保证体系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图1

2.1 计划阶段

在毕业论文进行的前一学期安排并落实如下事宜:(1)进行毕业论文基础条件分析,主要分析内容是毕业论文的趋势、指导教师情况、应届毕业生情况和设计的物质条件。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发挥这些条件中的优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确定毕业论文目标体系,制定毕业论文计划,包括确定组织机构、时间进度、工作要求和内容等。在提出具体要求时特别要注意上级文件的精神和设计工作最新手段了,使毕业生适应时代的要求。(3)拟定设计题目的范围,是学生在寒假和生产实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发现自己毕业论文的切入点和创新点,为毕业论文题目的优选打下良好的基础。(4)修订有关毕业论文的各种文件,使毕业论文有系统的规章制度保证。

2.2 实施阶段

(1)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编写设计任务书 指导书 教学日历,准备有关材料,初选生产实习的场所和单位,使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和实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2)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介绍学科的最新动态,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求毕业论文的切入点和侧重点。生产实习完成后,做好实结或实习答辩,每个同学阐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确立的毕业论文的切入点和创新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召开指导教师组的总结会议,分析每个学生的设计心态和侧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优选设计题目,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为设计顺利实施提供原动力。

(3)根据学生的设计心态和兴趣,分配设计题目和设计任务,学生结合实结写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

(4)在毕业论文中后期,院系和教研室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和预答辩,学生总结前期工作,教师检查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对进度慢和质量差的论文,要求指导教师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明确整改措施,并就中期检查或预答辩的成绩计入毕业论文成绩。

(5)对在中期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进行修改,指导教师落实修正情况,各系部以组织毕业答辩。

2.3 督导阶段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包括学生和教师的考勤 进度检查 分阶段打分,各阶段的信息反馈,最终成绩评定等。

2.4 总结阶段

进行毕业论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出下届毕业论文的指导意见。

工程力学的毕业论文事关我院新增专业的生命力,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全体师生都应充分认识搞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抓好毕业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注释

①瘳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等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毕业设计指导 篇二

关键词:毕业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30-02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该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团队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近年来负责毕业设计管理的经验为基础,结合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所作的几点探索进行讨论。

一、关键环节把关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1.充分重视毕业实习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本科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巩固、提高、运用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而毕业实习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感官认识的机会。在认识实习阶段,学生初步对给水排水实际工程有所了解;而在与毕业设计设为同一学期的毕业实习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能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对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具有不可缺少的促进作用。学生带着问题参观,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会加深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更好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为加强毕业实习对毕业设计的助益作用,我们在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提前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教师要求在毕业实习前一周设计任务书。学生带着毕业设计的任务参加相关的毕业实习内容,会对毕业实习更加用心,对实习内容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将毕业设计任务和毕业实习内容结合起来。(2)加强对毕业实习带队教师的培训。在同济大学对毕业实体的要求之下,给水排水专业深化制定了《给水排水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习指导细则》,细则中明确对实习带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实习采取责任教授制度,实习任务由一名责任教授总负责,由不同方向(建筑给水排水、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的教师参加指导。每次实习前由责任教授对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3)举办面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注意问题讲座。在毕业实习开始前,邀请实际工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针对不同的工程内容(给水厂、污水厂及室内建筑给水排水)就毕业实习学生参观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工程问题进行讲座,使学生在实习中清楚需要特别用心观察的问题。

2.严格的中期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完成的保障。毕业设计中,尽管指导教师严格监督学生的进度,但仍有个别学生将毕业设计任务拖延到答辩前突击完成。教学实践中发现,严格的中期检查可以较好地督促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中期检查中,要求学生将完成的设计成果全部打印出来,上交后,由系里集中组织中期检查小组,对每份成果的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改正。中期检查的结果同时反馈给相应指导教师,就学生的进度、质量提出建议,指导教师进一步督促后期的设计工作。此外,针对学生中期检查的质量,给出相应分数,作为最终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参考。采取严格的中期检查制度后,基本上可以保证所有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讲座

为了更好地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毕业设计期间的不同阶段举办了毕业设计指导讲座。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中,分别在设计初期和中期阶段举办讲座。在设计初期,主要以校内教师为主,就毕业设计的各个专题方向开办讲座,就工程设计中设计阶段、设计方法、实际中常见的问题等进行讲解。此阶段的讲座内容主要为了教会学生基本的设计方法。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内涵有了一定认识,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工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因此,在毕业设计中期,邀请设计院的工程师,面对学生和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开办讲座。此阶段的讲座内容除了技术方面的讲座和答疑外,还侧重于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等与就业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分析进行详细说明。该阶段的讲座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实践经验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每年毕业设计中分阶段的讲座后,学生反馈收获很大。

三、多种指导方式的探索

自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及模式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近两年来,我们重点对校企联合和中外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方式进行了探索。对于校企联合方式,选取上海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现代集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行业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实践基地,以企业中的实际工程问题为设计题目,学生到企业中去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实施过程中,以企业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布置具体设计任务、开题、共同监督毕业设计进度与质量及最终成绩评定。企业导师以实际工程设计的标准要求学生,校企联合的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的任务量和设计深度普遍大于校内学生。但是,实践中发现,企业项目可能存在设计内容窄,仅为某一工艺单元设计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全面把握工艺流程的设计,校内导师在下达设计任务阶段,与企业导师共同设定设计内容,共同把关设计质量和进度。2012年上半学年的毕业设计中,15名学生参加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指导,占学生总人数的18.7%,该部分同学均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优良率达到100%。在企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提前介入真实项目的运作,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在以后的设计中,我们会继续加大学生对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参与度。在2012年的毕业设计中,有2名同学参加了中外合作指导毕业论文,2名同学在美国UIUC大学完成了毕业论文。此种指导方式主要适用于部分在国外的交换生。该部分学生需要在国外修习课程,无法回到国内完成毕业论文任务,该部分同学的题目来源于所在国家的实际水处理问题。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探索了网络指导的方式。对于该部分学生采用了国外导师为辅,国内指导教师为主的指导方法。通过网络邮件、视频的方式,国内导师教授学生有效检索、阅读文献、科学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及总结问题等学习方法,对于研究内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实时指导。毕业论文完成后,要求学生回国内答辩。目前,参加国际交流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探索怎样保证该部分同学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我们今后重点探讨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中仍存在的问题

1.毕业实习时间短。以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为例,尽管对毕业实习从教师配置、培训、前期讲座方面等做了工作,以保证学生对实际工程有直观、全面的认识,但是两周的毕业实习时间无法保证学生对工艺环节的深入了解。

2.年青教师的工程能力缺乏。师资中的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学校直接到学校,学历高,工程实践经验明显不足,专业知识存在局限性,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构建和指导方面的问题。以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为例,45岁以下教师比例达到55%,而其中90%都是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工作。主要的能力积累在于科研方面,普遍缺少实际工程经验。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指导 篇三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质量提高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阶段,是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培养环节,是检验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与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类似,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系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油城茂名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计算机专业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改革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作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所作课题的创新性不足、完成课题的质量不高、撰写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差强人意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认真。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以前有了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把平时懒惰松散、对待实验和课程设计应付了事、考试追求60分的学习态度延续到毕业设计中,认为一般都会给予通过。

(2)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这个时间正好是学生求职和准备研究生复试的高峰期。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用人单位也会要求其立即上岗实习。

(3)师资力量的不足。2011年,计算机系每个教师平均指导的学生达到了10.1人。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精力是有限的。此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是实践性比较强的题目,同时能给予学生实践技术指导和撰写毕业设计文档指导的教师比较缺乏。

(4)管理方式落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采取的还是传统手工为主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工作量增大,这种方式逐渐与现状不适应,容易出现错漏。如当文档格式规范发生变动时,传统方式中一般是以通知形式提醒学生注意修改,如果通知不能及时到位和引起重视,有学生会按照旧的规范撰写毕业设计和填写各种表格,需要重新修改和打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实践

改革是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需要不断地更新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创新毕业工作的方式。我们从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选题、指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和管理方法。

2.1 增加毕业设计理论教学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此,我们修改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在第7学期学生即将开始毕业设计之时,安排4个学时给学生上一次毕业设计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以及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各项规程。课程的目的是给学生解答为什么要作、作些什么和如何去作等问题,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2.2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选题方式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龙头,选题质量是毕业设计质量的起点。传统的毕业设计中,一般先由指导教师列出题目,学生选择其中的题目来完成。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对选题方式进行了改革,使选题体现双向选择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选题时,不再要求指导教师给出具体的题目,而只是给出一个研究方向,并给出计划指导的学生人数。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中的计划人数不会固定不变,会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待选定方向后,随机地把学生分配给相应的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然后指导教师把关,最后提交给系里审批。在这样的选题方式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题目,可以充分地调动其主动性。

2.3 多种措施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投入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为了有效地错开学生择就业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我们对培养方案作了调整,把重要的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前6个学期,把选题时间提前到第7学期的10月份或者11月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择就业和毕业设计。特别要求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抓紧在寒假期间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如文献检索、分析设计等。

(2)毕业设计内容与实习内容相结合。对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允许他们到实习单位作毕业设计,并且选题时建议他们尽量选择与实习内容相关的实际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与学生试用期工作绩效挂钩,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在实习的同时开展毕业设计,既减轻了负担,又确保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举两得。

(3)加强落实过程检查制度。管理检查制度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我们把毕业设计分为3个阶段:选题到下达任务阶段、下达任务到准备答辩阶段、答辩到完成成绩录入阶段。前2个阶段是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主要阶段。第1阶段学生主要以查阅资料、调研分析为主,每半月一查。第2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的阶段,每周至少一查。每次检查后指导教师要填写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管理者及时查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4 多渠道拓宽教师指导途径

(1扩大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队伍。过去几年,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建设跟不上学生扩招的步伐。如果只依赖本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师的负担会不断加重,满足不了精心指导学生的需要。另外,学校其他院系、研究中心等单位并不缺少在计算机专业上有较深造诣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经过向学院申请,把这部分教师聘请过来担任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既能体现学校人尽其才的工作作风,又减轻了本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了指导教师都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

2011年3月,我们获得了学校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立项,并以此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校企合作,与许多知名IT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信息中心、茂名市群英网络有限公司等。我们从这些企业招聘部分资深工程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些工程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前沿的专业技术和敏锐的专业发展洞察力,受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2)联合指导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水平,还应该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情况是:有些教师学术理论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不足;有些教师实践能力较强,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既需要进行实践指导,也需要理论写作指导。因此,我们对以前“一学生一导师”的指导方式进行了改革,建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擅长领域的教师相互合作,联合指导学生,实现“一学生多导师”的指导方式。

对需要学生到岗实习的单位,我们要求必须提供一位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该生毕业设计期间的校外指导教师,实现“校内外联合指导”。

2.5 使用现代化信息管理以减少错漏

由于毕业生数量大增,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应对繁杂的毕业设计工作。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力求使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去年,我们组织本专业几个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采用Struts2、Hibernate、Spring和ExtJS等目前流行的技术,对原有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进行扩展,升级为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指导记录、毕业设计提交与评阅、成绩录入和分析统计等功能。系统实现了自动分配指导教师、自动分配评阅教师、自动分配答辩小组和成绩分析统计等算法,有效减轻了管理者和答辩秘书的工作压力。系统还实现了各种表格(如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数据的录入,然后通过模板导出和打印。当格式规范有修改时,只需要及时修改模板即可,有效地减少了由于格式规范修改造成的重复劳动和纸张的浪费。通过系统,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教师的指导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我们把工作计划和所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系统的首页公布,目的是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知道在什么时间要完成什么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毕业设计。2012届毕业设计需要提交材料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6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1)及时总结。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后,我们召开全体指导教师座谈会,总结该年度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得与失,提出问题,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制定下一年度毕业设计工作方案。

(2)邀请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进行经验交流。我们邀请前几届部分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进行经验介绍,分享他们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使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有所受益。

3、实践效果

作为一所正在快速成长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我们始终把毕业设计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思考,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富有成效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方面,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更加积极,这两年所涉及课题的种类和内容较之前更为新颖和丰富。教师方面,指导学生人数从2011年的10.1人下降到今年7.8人,克服了师资力量的不足。管理者方面,工作量明显减少,出现的错漏现象也比以前大大降低,统计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在提高,获得优秀毕业设计成绩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经过毕业设计的锤炼,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实践能力更为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骨干和中层领导。

最新范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推荐最新3篇02-05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最新10篇)02-05

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精选8篇02-04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最新2篇02-04

建筑学毕业设计论文【最新8篇】02-04

毕业论文指导课心得【最新6篇】02-04

法学优秀毕业论文4篇02-04

大学法律专业毕业论文最新8篇02-04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优秀8篇】02-03

统计学专业论文【优秀5篇】02-03

140 31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