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

2023-10-19 00:05:12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篇一

摘要:目前,龙潭镇的旅游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有待开发的领域。旅游开发只停留在规划和设计上,基本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旅游项目。但龙潭镇资源比较齐全,其开发潜力很大,笔者希望通过以少数民族村镇和当地特有资源为突破口,进行产品设计,并对岫岩县龙潭镇旅游现状进行说明,问题进行阐述,最终进一步探讨龙潭镇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村镇;旅游;满族文化

旅游集镇,是以旅游业发展为特征的集镇,它具有以区域为单位的小型化、集中化优势,往往比大区域的旅游业建设与事业化发展更具具体性与操作性。岫岩龙潭镇属于贫困村镇,其经济发展状况不良,因此该地区完全可以依赖自身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进行旅游开发。

一、龙潭镇的旅游现状

(一)龙潭镇的资源开发现状

龙潭镇境内辖国家AA级景区龙潭湾自然保护区,该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 591.8公顷,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景区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目前龙潭湾是龙潭镇主要建设和发展的旅游景点,具有很强的旅游价值和观赏价值。另外,还有关门沟风景区,该处位于岫岩、庄河、盖州交界处,距岫岩县城50公里。关门沟内溪水潺潺,水流缓缓,两侧峭壁林立,植被繁茂,风光旖旎,是一个极具观赏、游览、科考的旅游地。

(二)自然条件

龙潭镇位于岫岩县城的西南部,南与大连市相互连接,西与盖州市相邻,西南相邻庄河市,属于辽南丘陵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境内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与岫岩县城相距24公里,全镇面积192平方公里。

(三)历史沿革

龙潭镇下辖八个村,其中包含鹿圈村、梨洒村、相信村、龙潭村、相荣村、蜜蜂村、大房子村、张家堡村,有99个村民组。全镇成东西狭长型,有村民18 000人。半数以上是满族,全镇“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

(四)社会经济基础

岫岩龙潭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镇,主要种植大宗农作物,最近几年在政府执政兴镇的指导方针下,政府落实民生政策,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其中大房子村的养殖规模逐年攀升,养殖种类涵盖,肉鸡、蛋鸡、庄河大骨鸡等。目前全镇已有超过百户人家养殖,年收入超过千万元,此外,镇上还有滑子菇、香菇种植小区,政府通过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种植,年产量达到2万吨,获利过亿元。龙潭镇还有一批中小企业,其中有龙达茧丝制品有限公司,龙乡酒业有限公司,缫丝厂等,镇上初步形成了以柞蚕茧深加工、木器加工、酿酒为主的产业。

(五)交通区位

龙潭镇辖区内共有县、乡、村道路共23条,境内主要有岫庄铁路、岫庄公路通过。另外乡道大童线东西横穿整个龙潭镇,成为龙潭镇各下辖村寨的主要连接路线,县道岫梨线和大童线交会于龙潭镇,其余村道多成南北走向,交通便利。

二、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旅游开发缺乏合理规划和资源整合

虽然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优势,但最终不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导致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益低,不能很好地为地区经济贡献力量。

(二)旅游发展的规模小,分布不均,知名度低

目前龙潭镇的旅游发展属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够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产品尚属空白区域,与岫岩其他许多知名景区相比,除了龙潭湾具有知名度以外,外界对其具有很少的认知。

(三)旅游配套设施匮乏

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的道路、停车场、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不足,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另外,缺少能够容纳游客的食宿和娱乐设施,到龙潭镇的相关景区旅游只能够在镇上进行补给,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

(四)资金缺乏

龙潭镇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旅游开发需要资金来支撑。而龙潭镇的旅游优势又不是十分的突出,不具备吸引核心外资的能力和条件。

三、旅游开发对策

(一)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模式

实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旅游重构。对于龙潭镇的旅游开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龙潭镇的经济基础差,景区的公共设施不健全。实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方式,不失为一个良策,首先,政府是区别于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机构。政府对资金的筹集,政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这是其它任何组织和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另外,让村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大家致富的热情,带动当地的就业,提高村民的收入。

(二)资金的筹集

第一,要借助旅游发展的政策,争取各级主管部门和旅游局的支持,申请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和贫困扶持资金。第二,实行开放性的资金运行机制,龙潭镇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利用良好的政策优势,吸引省内外民间的资金投入。虽然龙潭镇的经济基础和设施条件差,对于任何以盈利为目的投资企业,都会尽力避免不利条件,但是依靠外来资金发展,这是旅游开发当中不能避免的趋势。 第三,向海内外的民族同胞发出号召,争取海内外有志之士的帮助, 以此来发展当地的民族旅游。第四,由政府主导,村民自行筹集资金开发,成立专门的旅游合作社,进行自主经营。

(三)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必须与旅游市场相适应,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以此来满足旅游产品竞争的需要和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以资源为依托,积极挖掘满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对此,龙潭镇可以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活动,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四)丰富的民俗活动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熟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 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兼顾地方特色,让人容易识别。同时在市场环境中,民俗旅游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的心理需求,激发不少人的旅游动机。因此,在龙潭镇的旅游开发中,既要适度又要深度,可以充分利用满族的文化优势,如可以举办虫王节、颁金节等。对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习俗、艺术等进行开发。

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农家乐。岫岩龙潭镇极具乡野气息,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树木、农田、河流,草地等自然元素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与城市的混凝土形成对比,这种乡镇气息成为游客观赏和旅游的关键因素。针对龙潭镇经济基础差,设施不完善等主要制约因素,龙潭镇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开发方式,实行农家乐,在本镇先开发基础条件好的村镇作为自己的门户村镇,为游客提供惬意的场地,作为试点地区,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并做好资金积累和科学规划。同时做好已有游客的维护,在开发时树立全局的旅游观念,将欣赏自然风光和参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活动等结合,并在景区当中辅以垂钓、采摘、品尝、栽培、畜牧等互动娱乐性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灵活性。让游客能够深刻的体验到农家的乐趣。

四、文化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纵然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但是一些文化十分的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能进行恢复。开发满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目的是促进地区的繁荣和对满族文化的保护。因此,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面对民族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我们需要摈弃。一个国家的事物需要政策来引导,民族旅游的发展很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对此,政府部门应该作为文化保护主体,从政策方面加以领导和扶持。从上至下学习保护文化的重要性,达到思想与行动的相互统一。另外,旅游企业作为一些民族旅游的开发者,也是保护的重要主体,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诚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但企业主体不能只图经济利益,而丢弃社会责任。旅游企业想要谋得长期的发展,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才是其发展之路。最后,个人也应该尊重和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个人都应该敬畏自己祖先留下来的辉煌遗产,并努力用新时代的意义去诠释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蔡红燕。保山市少数民族旅游村镇建设研究――以施甸县布朗族民俗旅游景观开发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3(3):53-58.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篇二

一、当前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旅游管理的诸多优势,许多旅游单位已经开始开展旅游管理工作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旅游业发展速度极快,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过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景区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缺乏对景区的合理规划

面临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旅游景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景区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旅游服务质量的低下,由于规划合理性不足,导致景区资源的极大浪费,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且景区基础设施匮乏,不能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二)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旅游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虽然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数量很多,但是整体素质偏低,对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不足,自身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都不高,这给旅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虽然工作人员很多,但是旅游管理工作的效率却比较低,旅游企业的投入很大却收不到相应的效益。

(三)地方政府部门对旅游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管理

与旅游机构的管理工作不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对旅游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使不同旅游单位的管理工作的标准和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形成统一化管理,而且与旅游机构的交流沟通不足,二者之间的工作步骤缺乏协调性,许多好的政策得不到顺利实施。

(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健全,法律的威严性和约束力不足

针对旅游管理,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数量比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造成了法律上的漏洞,不能对旅游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同时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对于违法行为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法律的威严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旅游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要促进旅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旅游景区应当加强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应当对景区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打造出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提高风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注重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景区内的交通设施建设,使其能满足游客高峰期的使用需求。

2.旅游单位要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旅游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队伍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工作的专业性、责任感及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等,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充分为游客的利益考虑。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审查机制。

3.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协调与旅游机构的工作步伐。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参与到旅游管理中,并发挥带头作用,对景区的旅游管理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严格执法,杜绝违法行为的出现。国家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步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法律的约束能力,将旅游相关的各种行为都纳入法律的约束范围内,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同时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理要法律化、严格化,提高法律威慑力。

三、结语

当前在旅游行业中发生的种种不良现象是旅游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需要开展旅游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约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但是旅游管理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净化旅游行业环境,维护旅游业的合理秩序。

关于旅游管理方面的论文 篇三

试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培育并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当下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区域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培育河南包括郑州新区、登封嵩山、焦作云台山、洛阳龙门、驻马店嵖岈山、南阳卧龙岗、信阳鸡公山、许昌鄢陵、永城芒砀山和平顶山尧山-大佛在内的十大旅游集聚区。

1河南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1.1在地理、文化空间上的集聚性

1.1.1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都分布在旅游发达区域

河南打造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或地区的旅游发达地带,为当地旅游发展的排头兵或是重心区域。

如龙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洛阳旅游发展的核心,高A级景区集中,各类旅行社、酒店、购物店、旅游交通众多,该地汇集洛阳地区的旅游信息流、游客流、资金流,拉动搞活整个洛阳地区的各类旅游活动。

1.1.2各集聚区所依托的旅游发达区域都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或文化范围

河南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都是分布在特定文化范围或地理区域,具有地理上集中性和文化上一致性。

如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是以集中现代化的商务、信息、资金、技术的郑州东区为立足点,以郑州东区具有复合型新城区的特点为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添加文化符号,发展本地区文化创意,会展,购物、美食、娱乐休闲,信息商务和金融服务,集聚并发展各类新型旅游要素,发展并培育成能综合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展、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旅游集聚区。

1.2功能划分上具有区域特色性和互补性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既集中了河南的优势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也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或文化,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地域间的互补性。

文化资源上涵盖了嵩山儒释道文化、洛阳龙门文化、南阳卧龙文化;自然资源上囊括了登封嵩山、驻马店嵖岈山、平顶山尧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等河南名山。

在地域分布上,河南中部的有郑州新区和登封嵩山旅游集聚区;东部有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西部有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北部有云台山旅游集聚区;南部有信阳鸡公山、平顶山尧山-大佛、许昌鄢陵、驻马店嵖岈山和南阳卧龙岗旅游集聚区。

1.3旅游集聚区的`品牌效应明显,良性的集聚区内企业间竞合关系初步形成

我省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主题和品牌,使各种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整体品牌效应得到了提升。

比如,嵩山、云台山、龙门石窟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他们的品牌效应对该区域的旅游集聚区的发展拥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各大集聚区间对竞争规范达成基本共识,认同一致的行为准则;竞争手段也从以初级的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了以开展差异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为中心;集聚区内,企业在达成共识的竞争规范的基础上出现了正式和非正式合作,互补型企业和同类企业间都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合作,在物资采购、预定、人员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从而带来规模效应。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 篇四

【摘要】

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师生双方沟通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相关改革,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设置“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基金”、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监督检查等建议。

【关键词】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学生可进一步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好坏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人才培养最终效果影响重大。但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着诸如论文写作时间短、选题宽泛、调研时间不足、师生沟通少等问题,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以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改革与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大学本科生四年学习的重要成果,也是体现他们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然而,一直以来,毕业论文写作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不仅时间短,而且很多学生在这段时间忙着考研或是找工作,并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论文写作上。

第二,师生双方沟通不充分。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出现老师找不到学生,或是有些学生难得见几次导师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例如,在选题方面,出现了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很宽泛,或是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的情况,这就是师生双方沟通脱节的一个表现。

第三,写作质量难以保证。因为时间短,又面临找工作,因此,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如人意。如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经过调研的环节,因此论证很空洞,缺乏论证数据。还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是其他途径摘抄别人的论文进行拼凑。

第四,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作用得不到体现。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总结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果,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创新,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相应岗位的实际工作或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事实上,许多论文写完后,大多数都被抛之脑后,对今后的就业或是实践没有任何的借鉴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只求通过。这是有违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的。

二、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

针对以上在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根据自身实际,对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改变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模式,将原来学生的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原来几周的完成任务式的拼凑写作贯穿于本科的学习当中,使得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过程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此项改革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第一,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借鉴了研究生的一些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计划是:大三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教育以及毕业论文的说明动员大会,同时分配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就是今后指导毕业论文的导师。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从日常的交流过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其选择毕业论文方面进行引导。并要求指导老师要在大三期间确定所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并布置调研任务和推荐阅读材料。到了大四上学期,便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可以通过召开论文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第二,调整论文写作时间。论文写作的时间,一个是指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调整到了大四的上学期,这样,在大四的下学期,学生就可以去进行毕业实习,也不耽误学生找工作;二则是指整个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时间,从大三开始,因为已经有明确的指导老师,因此,论文的指导时间也增加了,这就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以及论文质量的提高。

三、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在整个毕业论文改革的过程中,改革后的模式受到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论文的质量也比以往有了一些提高,但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进行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毕业论文改革方案的实施,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原有的论文指导的费用外,没有其他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推行该项改革,需要让学生外出进行调研,而这些年来,学生的实习经费却非常有限。

第二,部分教师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不可否认,大部分的指导教师是非常敬业和投入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有小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等原因没能很好地贯彻和实现方案的计划,因此,仍然出现了论文题目不合要求,或是论文没有创新、论证缺乏自己的观点等论文质量问题。

第三,一些学生惰性强,专业基础差。学生方面,一是由于论文写作期间,不像上课有时间限制,因此,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就出现了松懈现象,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撰写毕业论文上;二是学生的基础本身就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写作能力差,有些甚至不会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反映在论文写作质量上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第四,缺乏奖惩机制。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改革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没有设置奖惩机制,即如论文指导效果明显的可以得到什么奖励,而出现质量等问题又有些什么惩罚措施等,因此,就很难对改革过程进行约束。

四、对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建议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设置“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基金”。针对指导教师工作量增加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设置“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基金”的形式,使得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有所补偿,资金来源可以由学校和学院共同来承担,根据指导老师工作量的多少分别给予相应的酬劳。

第二,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监督检查。一方面,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为教师创造条件改善工作环境,同时应增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使其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另一方面,应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的知识经常更新,永不老化。另外,可做一些量化要求,如指导老师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要跟学生进行几次的面谈、论文至少要修改多少次等,以便有标准进行衡量。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全面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平时应开设论文写作的辅导课,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同时,指导老师应尽量将毕业论文与自己的科研相联系,让自己指导的学生加入到科研项目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论文写作的兴趣,也可以监控学生写作的情况,并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此外,学校也应配套相应的监管政策,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

【参考文献】

[1]闫绍峰,隋博远,赵先冬。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1)

[2]孙也丁。加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刘宏。高校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5(9)

[4]陈鹰,张耀增。关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篇五

[摘 要]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关键词]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杭州景区

一、前言

游客管理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活动,通过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质量同时实现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管理是保障旅游景区正常运转的基础,游客管理可以减少游客因不文明行为对景区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倡导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保护旅游资源、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畅快,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促进景区管理目标的实现。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很多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大量涌入的游客,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成为难点,特别是自然资源极易遭到破坏的自然保护区和遗产类景区,游客游览所带来的资源破坏所带来的局面制约了景区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是目前所需要实施的,这对我国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对我国旅游业及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重现实意义。

二、旅游管理概念、内容

1、游客管理定义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旅游管理内容

游客管理包括对游客旅行目的地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满意度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影响管理、游客安全管理等。

三、我国景区游客管理存在问题

游客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合理的管理对旅游景区的维护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同时提升了文化环境内涵,实现旅游景区环境、社会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最大化发展。

由于缺乏有效的游客管理及对游客管理的不重视,导致我国很多旅游景区出现了资源损毁、游客满意度下降,旅游需求减退等使多方利益蒙受损失的局面。游客管理在我国景区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只有在旺季时才将游客管理作为景区工作的重点。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管理。

过度重视旅游经济效益,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目标重点在于如何吸引大批量的游客,缺少对大批量游客对景区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考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部分地方为增加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游客消费,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充耳不闻;即使部分大的景点实行游客管理,通常也是在旅游旺季将旅游工作的重心倾向于游客管理,但一旦回归到淡季,便忽视了游客管理。

2、 管理内容仅局限于游客行为管理,管理手段偏重硬性措施

景区通常对游客管理的不重视,游客管理的内容大部门偏重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实行减少游客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方面地管理,忽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缺乏对游客的安全管理;对游客的满意度及投诉行为缺乏合理的处置和规划。

由于在管理内容上倾向于游客行为管理,使得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硬性化,如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实行巡视、处罚或限制活动等。无法让游客意识到文明化环境氛围,甚至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对抗性行为,硬性管理还存在着被动性、高技术性、高成本,因此旅游管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3、 缺乏对旅游景区综合规划及管理

这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对区域旅游景区的规划甚少,甚至对目的地旅游景区也缺少综合规划利用,对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缺乏合理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景区的游客对旅游景区的不合理感到不满意,如在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处,一些地方过多的人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部分地区则出现无人状态。服务设施不合理,有些景区很大一个地方也找不到一个厕所。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管理,如景区内对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

4、 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同时很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国内的很多景区,游人会随意触摸文物古迹,在文物古迹边嬉戏,并和文物拍照,而从业人员对其视而不见,使得文物资源在不经意见被逐步破坏。

四、杭州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现状分析

1、 游客容量管理

杭州景区在处理季游客容量问题有着独特的方式,免费门票和营造四季特色文化旅游是对游客容量很好的处理,减少了在旅游旺季因游客数量激增而引起游客排队时间长、可玩项目减少、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也增加了旅游淡季的游客量,由于西湖周边的景点免费较多,因此游客体验及排队的时间减少,从而增加了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

杭州实行低碳旅游,公共自行车、电瓶车、在方便环保及低费用的同时。对游客进行了分流,同时也成为了杭州景区内一道特色的风景线。还有水上巴士的、游船的运用,减少了部分陆地游客量,水上巴士同时还是连接了西溪湿地、京杭大运河、钱塘江、西湖,形成“五水”相通的水上旅游线路,增加旅游收入。

2、 游客满意度管理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设施、规范景区服务,杭州景区每年都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景区区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内容将数据统计并编写出年度游客满意度分析报告,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公司领导。并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善环境,同时更新旅游热点,如对西湖、西溪等老景区通过不断升级改造。2009年第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为78.90,在40个样本城市中,杭州、无锡、广州、珠海、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满意度指数较高,均超过80。其中,杭州排名第一。

2010年国庆黄金周新推出江洋畈西湖湿地、新中东河、中山南路中华美食夜市、城北半山游步道等新景点,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并推出游船体验。都是对游客满意度管理进行地调整。

3、 游客行为管理

杭州景区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在景区内对游客进行规定:景区通过宣传对游客入景区须知规定:公园提倡尊重、理解、和谐的文明行为,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毁坏财物、等不文明行为,如经发现后不听劝阻者,景区有权要求游客无条件离开公园;景区内严禁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景区内安保部门及工作人员有权现场制止,并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在夏季的时候,西湖禁止游客跳入湖中游泳、洗澡,对于此不文明行为一旦被安保人员发现,先通过安保人员温馨提示及时制止,如经劝导后依然继续不文明行为者,景区通过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4、 游客体验管理

随着杭州旅游方式向休闲旅游,体验成为杭州景区的新兴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体验旅游对杭州旅游有重要作用。杭州景区为游客提供新、奇、特的游乐体验和安全优质的游乐服务,打造中国休闲城市。杭州西湖景区的游船体验,让游客在游船上享受从水中看西湖,在水中看杭州,并结合西溪湿地等处开通水上通道,使游客们体验不一样的旅游方式,体验水中杭州。杭州部门景区将游客观赏、体验纳入了游客旅行的一部分,如西溪湿地的采柿子节,西溪采菱,游客们可以在秋季的时候采摘柿子,在水上采摘菱角,让游客们感受西溪特色的民俗活动,加上西溪越剧、说大书、皮影戏、龙凤舟体验,让游客更亲近西溪,体验节庆的热闹。

5、 游客投诉管理

游客对杭州景区的满意度为我国前茅,杭州西湖名胜区 以争创“投诉率最低、满意度最高”为目标,从规范市场秩序入手,从提升服务品质着眼,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实现低投诉率;相比而言景区的投诉较少,以前,西湖边的景区集中在野导游、堵车、停车上投诉,为此杭州景区管理在处理黑车、野导方面进行了专门跟进调查,在停车场专门有负责人员管理,并进行停车电子扣费;对于无证导游,有一套野导黑名单,在投诉时可以快速查询目标,进行跟进。

现已推行异地投诉,游客可通过来电、来信、网络等各种形式的投诉。游客服务中心首先填写《游客投诉登记表》,初步判断责任归属,并做出答复。运营管理中心督导室负责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拟定回复意见,答复投诉人。对网上投诉,市场部网络管理员负责将督导室的处理意见回复给投诉人,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领导反馈情况。

6、 游客安全管理

杭州景区始终将把安全(包括设备安全、餐饮安全、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安全以及财物安全)放在第一位。杭州景区设置的基础设施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一些大型进口设施同时拥有国际、国内双重安全标准保证,通过了国家级、市级相关检测管理机构的认证。管理对景区内设备进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跟新一些设备,始终以游客安全为己任,对景区内的餐饮进行检查

对景区内湖边、河流边、溪边等活动特别注重游客安全管理,通知游客安全须知、漂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志、准备应急处置预案等,加强船只、游艇、皮筏的日常检查、救生设施配备、沿线安全岗哨设置、督促游客穿好着救生衣、上下筏码头的安全措施等,景区内管理人员根据管理部门的建议要求完善和改进相关设施和制度。加强景区内管理、严格执法,加强山林保护和文物保护,防止山林火灾,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确保游客安全、财产安全。

五、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不足方面

1、 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培训、管理不到位

就对景区实际情况而言,杭州做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的水平和素质都还未到国际级旅游城市水平,从业人员及导游对游客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游客管理方面考虑不周全,同时很多导游都属于兼职,导致导游水平参差不齐。杭州部分农家乐景区,由于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不是很高,对其管理不是很到位,因此存在投诉现象,如误导游客进入旅游景区高价产品。

2、 人性化管理不够全面

在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会采用硬性化手段处理,缺乏通过教育、引导游客改善不文明行为,缺乏人性化处理手段;一旦进入西湖景区内很少有停车场地,在寻找车位存在着很大困难;杭州实行公共自行车无疑对减少了车子进入西湖景区,即保护了西湖资源环境、减少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游客旅行方式,但一旦到旅游高峰期,很多景区边的停车位置不是缺自行车就是无法归还自行车。

3、 夜游景区欠安全性

杭州部分景区推出夜游景区,夜游也成了很多游客喜欢的方式之一,但在夜游景区内通常夜游指示牌不明显,缺少适当的照明指示,导致夜游西湖景区或是其他景区找不到着厕所、出口等现象,迷失了方向;在夜间需要帮助时,不太容易找到服务人员,只在出口处见到几位管理人员,夜间管理人员巡逻少,一旦在湖边、溪边、河边发生不安全事故不容易找到人救助。

六、景区游客管理措施

面对以上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出解决建议和措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一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通过对杭州景区的游客管理分析,提出对景区游客管理相应建议,实施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和谐最大化的发展景区旅游。以下为景区游客管理的措施。

1、 重视游客管理意识

由于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很多旅游目的地都重建设、轻管理,使得旅游目的地管理严重滞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如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游客管理并最终提升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应当重视游客管理,将其纳入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管理范畴,并针对游客管理存在问题,找寻相应对策,合理科学规划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等。

2、 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

结合杭州景区规划,对我国旅游景区进行城市游客管理地规划,寻求可持续、合理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计划明确规定具体的管理主体、客体、方法和程序等内容,同时对景区旅游游客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控,及时反馈、改进,实行动态管理。在景区游客管理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要求各部门、各景区制定具体的游客管理分计划。建议在今后的景区旅游规划中单列一章专门制定游客管理计划。景区游客管理计划的制定不仅使实际游客管理中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使旅游主管部、经营管理者们在观念上重视游客管理,最终将其纳入城市旅游日常管理范畴。

3、 进行人性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构建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服务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实现提前安排游玩线路。

通过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宣传其他景点/区、开发新的景区、排节事活动等对游客进行分流,吸引淡季人流,分散旺季部门景区人满为患的人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游客旅游体验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能够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更是保证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良好旅游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体系,保障游客安全、利益,更是指明该旅游目的地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管理方式和内容,更好的实现景区的管理。巩固游客安全管理,游客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中,是吸引其他游客来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也是保障游客安全、利益的基石,因此要巩固游客安全管理。

七、总结

针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问题,对杭州景区游客管理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途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参考文献:

[1]何贵香。杭州旅游对南宁旅游发展的启示[J] 。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

[2]周玲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陶犁等译。城市旅游游客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篇六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旅游业也就此发展壮大起来,而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景观,还需要创新旅游文化,尤其是近年来,人们选择的旅游地点经常都是带有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之地,旅游文化也成为了旅游业重点关注内容。因此,这样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将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入手,重点研究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旅游文化 资源开发 旅游经济

旅游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最喜爱的方式,很多人在业余时间都会通过旅游的方式释放心情,缓解疲惫身心,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很多人选择了出国旅游,这样也使国内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发生了激烈竞争,现代经济属于市场经济,更是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竞争。旅游业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因此,四川省为了发展经济也加大了旅游产业力度,以此吸引与留住更多游客,带动旅游经济增长。

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

1.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带动旅游经济增长。

旅游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它所代表的是经济形势。国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支持,一旦缺少了旅游业就会将民族传统文化丢失,失去最原始特色与文化,但伴随着旅游业的诞生,民族文明也会出现。对于文化来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读,首先,从广义角度讲,所谓的文化就是指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而从狭义角度讲,就是指精神文化,所体现的内容也是文化本质。现阶段,人们所说的旅游就是为了开拓视野,超越发展空间,试图通过旅游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与改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与审美需求。而旅游经济也与其他经济并不相同,它所表现的是文化与经济的相结合的文化经济,将旅游文化进行创新活动,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现代旅游经济重点内容。但是旅游文化并不是将旅游和文化加在一起,它所代表的是全新概念,不仅有物质文明的参与还有精神文明的加入。只有吸引人的旅游文化才能让更多人走进该地,也就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

2.旅游文化创新是旅游经济发展重要方式。

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导,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旅游文化创新以后,旅游业也会有新的发展契机,带动旅游经济发展。通过创新旅游文化增加旅游经济也经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最常用的方式,现代旅游比较注重国家经济增长,它将民族文化作为发展此基础,依托独特资源逐渐发展旅游文化。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发展主要方向,旅游文化创新主要是合理配置与优化文化资源,并将自身优势全部发挥出来,以此彰显竞争优势。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就是将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吸引更多人到此观光游览。尤其是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下大量民俗文化,引起了很多中外游人的兴趣,也正是在这种风俗的影响下,使得很多人开始将旅游活动变为了一种商贸活动,通过发展旅游业既要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又要获得文化效益,可见旅游文化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1.将人融入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

人是民俗风情的创造者,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离不开人的参与,无论是人的素质还是风度仪态都会影响到旅游业发展,当游人进入到旅游地以后,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与人交谈就能了解旅游地形象与风俗习惯,同时,旅游者的素质也将影响到旅游地建设情况与管理情况。要增强我国旅游竞争能力,就要在创新旅游文化中注重人的创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向世界宣传我国旅游业形象,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如提高旅游地与游客的素质,礼貌待人,严惩不文明用语或行为,减少负面新闻的出现,促进旅游地与游客之间的融合。

2.将本土文化应用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

现代人旅游更多的追求的本土文化,现阶段,无论是哪个城市都是千城一面,所到之处看见的都是高楼大厦,人车交替,从这一城市转变到另一城市无非是地名换了而已,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是本土文化,希望在旅游中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感受,给自己带来新鲜感。因此,创新旅游文化时一定要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展现本土特点。如对于四川省来说,在旅游文化创新发展中对本土文化应用得就很好,将武侯祠作为旅游景点,向各国人民展现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到安哈彝族村寨旅游能够与当地彝族人进行互动,穿戴民族服装,共同唱歌,参加篝火晚会,并为游客提供民居,让游客不必再住在宾馆中,给游客带来最真实的本土文化,同时,只要游客愿意还可以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劳作,自己种植蔬菜,品味原汁原味的生活,此外,在游客离开时,当地居民还会送上本地区最真挚的祝福,让游客最开始就能深切的感受到这种“非凡”待遇。将旅游文化与本土文化连接在一起,可以保证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这些文化都是我国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业长久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我国开始旅途。

3.注重旅游经济文化的融入。

发展旅游业一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二是为了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应注重经济文化的融入。通过研究得知,旅游经济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两者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文化越落后,那么旅游文化也就越落后,同时旅游文化范围也会随之缩小,相反,文化越进步,旅游文化也会随之越发达。以四川省九寨沟为例,该地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地域文化也十分丰富,在我国以汉族人为主,所面对的人群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民族文化基本一致,没有任何差别,而九寨沟却与之相反,在这一地带有九个藏族村落,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明显不同,尤其是那里还拥有最原始的景观,河水十分清洁,适于饮用,这些在现代人生活中已经并不常见,也正是由于其自身条件的优越性,并不需要可以宣传,去过的游人自发向外界宣传了九寨沟,使得九寨沟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注重经济文化的融入,以此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4.将商旅应用到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开发中。

首先,在商业中心建设中应注重商旅结合,以现代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其次,标新立异,实现商旅全方位互动。再者,注重自我特色的展示,建设带有地域特色的商业圈。最后,构建商旅结合营业场所,也就是既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商务的需求,还为之配备旅游景点,通过展会等带动经济增长。如四川省内江市曾开办电商展会,吸引了全国各地人们的目光,同时也为内江市旅游产业带动了大量游客,尤其是重龙寺、大千园等地,在展会开办期间很多游客都到此观光旅游,一时间促进了四川旅游业发展,不仅展会办的十分成功,旅游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局面。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旅游文化的合理开发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但要创新旅游文化就要注重与当地本土文化的结合,提高人口素质,给旅游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尤其是要带来原生态感受。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不仅风景秀丽,人们也十分热情,悠久文化也很多,都江堰等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样也就吸引了更多人愿意参与到旅游中。因此,与旅游企业应抓住这一要点,开发旅游资源,以此吸引更多人来到四川旅游,带动四川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以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 篇七

【摘要】

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探索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创新模式,从教学内容对接,实习企业定位,毕业论文等方面着手,尝试解决目前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实习模式

作为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专业,旅游管理侧重实践教学和职业教育,而专业实习则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企业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充分结合,在实战环境中深入了解企业运作和行业现状,也进一步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随着旅游行业对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实习的模式上也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以求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同时也满足学生和旅游企业的需求。

一、目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不同于高职高专以职业技能教学为核心,也不同于研究型本科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即使独立学院的定位逐步摆脱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但仍与旅游企业的实习岗位对接存在错位,使得专业实习效果达不到教学预期,学生实习满意度也不高。首先,学生对专业实习预期较高,但实习单位给予的大多是单一的基层岗位,工资低廉且少有轮岗机会,使得学生产生“实习就是给企业当廉价劳动力”的印象。其次,学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战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有思考和创新的意愿,却没有一个机制和平台去促成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过程。第三,实习企业性质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度不高。旅游行业在向信息化、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学校的课程教学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在选择实习企业这一环节却还是以酒店为主,旅行社和景区为辅的模式,势必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探索

针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基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国际视野、就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在专业实习模式上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1.教学内容与实习内容对接

在大学四年的教学学时中,分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大一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对旅游企业和专业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大二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除了在实训室直接学习专业技能,部分课程直接由实习企业的经理人授课,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培训内容和经营管理案例,假期推荐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大三上学期在专业实训室进模拟运营,大三下学期开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选题及写作;大四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在专业实习之前,专业课程内容均与实习企业有一定对接,使学生和企业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用人要求上形成互通,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企业,形成合理的岗位预期,并在进入实习企业后,迅速适应和胜任工作。

2.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企业

无论是学生的职业认知还是专业素质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专业实习这一环节来加以落实。而实习企业则是实现这一环节的关键平台。为了实现对学生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我校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酒店、景区实习,而是提供国际化、多元化的旅游企业给学生自主选择,包括国际餐饮集团、喜达屋品牌酒店,洲际品牌酒店,国际旅行社,旅游文创企业,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这些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岗位不仅有一线服务岗,还有销售、行政、营销、产品设计、网络服务等岗位,全面覆盖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程,给学生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也避免学生因为实习企业的局限而对旅游行业产生狭隘认识,进而影响学生以后从事旅游业的信心。

3.企业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

学生对实习中所从事的工作期望值较高,但在从事基层服务工作时产生的落差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形成了从事旅游业就是端盘子,铺床单的消极认识,影响实习效果和学生的就业意愿。因此,学校与企业在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上达成共识,以让学生毕业留在企业的目标去培养学生,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更多的轮岗机会和实践机会,并由部门经理作为职业导师言传身教,发掘学生的管理才能。独立学院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管理能力上都具有一定优势,学生也在企业中显示出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在企业给予的平台上表現突出。例如本校学生在实习中表现优异,获得国际餐饮企业直通总部的机会,多名学生在酒店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被评为星级员工,也有学生获得旅行社门店销售冠军,而毕业留在实习企业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企业和学生达到了双向满意。

4.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专业实习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但这仅完成了认识和实践两步,如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则需要学生回归到理论分析和总结。将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结合,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创新思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还能为毕业论文获得一手资料,使论文更有实际价值,而非空洞和脱离实际。

我校目前采用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导的方式实施。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始专业实习,实习期间多次委派老师前往实习企业与学生座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就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一手资料,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个人独立进行。以2017届毕业的67名学生为例,统一安排到多家酒店、旅行社、旅游文创企业和旅游电商企业实习。该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如下:酒店相关33篇,旅行社相关14篇,旅游文创相关8篇,旅游电商相关5篇,其他7篇。与实习岗位相关的共50篇,贴合度达75%。在实习企业调查获取一手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论文19篇。毕业论文不仅是学生学位资格认证的最后一项考核,也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检验。通过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论文整体质量逐渐提高,而部分论文也具有较高的应用性和参考价值。

三、结语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是顺应这样的转变,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本专业指导老师到实习单位与学生进行座谈时发现,学生能针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到旅行社员工激励机制不足,小到西餐厅桌布的更换和摆放不合理。说明学生并非被动的去完成实习任务,而是带着思考去观察和总结工作的方方面面,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若能通过完善的平台和制度得以维护和发扬,必然能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能达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是本校不断进行专业实习模式探索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韦志康,黄大明,杨春兰。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82-83.

[2]詹琳。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16(30):144-145.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篇八

现代学徒制是产学研相互融合的结果,也目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中关键的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阶段重要的专业之一,在我国旅游行业一片大好的前景下,基于学徒制教学模式,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概述

作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以提升学生现代化职业技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学徒制流行于欧洲地区,从2014年开始才逐渐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开展。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需要开展联合培养、校企合作等,对学生实施双重管理和教育。学生在接收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在校学生,更是学徒工。这种教学培养模式,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还能够对优化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在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服务技能等,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现代学徒制的出现,符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培训,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与其他高职专业课程相比,旅游管理专业属于隐形的服务行业,对文化素质、服务意识等要求更加严格,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旅游企业在选择人才过程中,需要从服务技能、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应聘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这一特点,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改革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现代学徒制中教师与师傅的传帮带,帮助学生更好的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现阶段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开展过程中,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办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设施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对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一)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和旅游行业一起构建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团队组成部门包括旅游企业的师傅、高职院校教师以及专兼职教学人员等,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需要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这种螺旋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首先在学校由专业教师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进入企业中由师傅指导,回到学校后进行继续学习,最后在进行实习过程。经过这种现代学徒制螺旋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自身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养成了养好的职业习惯等,对提高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拟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单位需要根据旅游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等明确定位,同时加强课程建设等,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中的各种资源,构建各个教学培养模块等,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为目标。

(三)共同制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校企合作单位从职业工作岗位任务着手,根据国家相关职业考核标准等,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加强对适应现代化学徒制的专业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中,需要明确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和旅游企业一起,对整个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为课程实际运行提供依据。

(四)高校和合作企业一同制定教学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为了能够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尽快的了解各个服务环节对能力、素质等的需要,同时熟悉企业对人才的客观需要等,认真分析旅游企业各个岗位中对管理技巧、接待礼仪、岗位任务等续期,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式,通过考核评价的引导,让学生更快的熟悉这些技能,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专业技能。

(五)加强教学评价模式改革

根据旅游职业认证考试标准、岗位晋升标准等,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应该与旅游企业一起,制定明确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告别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考核。在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师傅也可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将评价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根据每一个部分的重要程度划分权重等,几个部分的综合就是学生的评分。

(六)加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合理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等,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等。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最新范文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秀4篇10-19

机电设备论文【优秀3篇】10-18

毕业论文会计专业【优秀10篇】10-18

大专毕业论文(通用3篇)10-18

毕业论文致谢优秀9篇10-18

会计学毕业论文精选10篇10-17

论文格式优秀9篇10-17

关于美术鉴赏论文范文(优秀5篇)10-17

毕业论文自我鉴定【精选7篇】10-17

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10-16

140 23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