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优秀14篇)

2024-04-21 16:21:5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页是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4篇信息管理论文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一

信息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构成了现代企业的三大支柱。信息是其中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伴随着物流与资金流的产生而产生,但它起到的作用比物流和资金流更加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收集掌握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包括经济信息、营销信息、产品开发信息、政策税收信息等等。信息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手段,是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原动力。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发展到立体的三维空间。谁掌握并占有大时的信息和网络空间,谁就能在市场上拥有最大的势力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经济的到来,信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在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事实告诉我们,未来注定是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管理进步融为一体的时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共享,将会对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信息共享与跨平台应用”。应用互联网,企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向全世界产品,介绍信息,宣传形象,进行网上交易和招商引资,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商机。通过网络企业还可以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价格和营销策略。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子系统,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组织、计划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物资采购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网络时代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特征

在信息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交易电子化。

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电子商务。它使企业的营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广告、电子交易和售后服务,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可以在互联网上发现及获得大量的潜在客户,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电子商务和电子采购通过运用互联网作为一个开发的平台,能为企业以实惠的价格在网上获取快速的信息交换,简化供应链及中间环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2.企业组织虚拟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主要以有形的经济实体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就是对实体的人、财、物的管理。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和网络化,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使空间的距离变小;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的经营空间扩大。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虚拟组织,如网上企业、网上商品交易平台、网上银行等,企业的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由宝塔型向亚铃型转变,企业的组织形式向扁平化发展。

3.办公方式自动化。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运用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可以在数据管理中心的控制下,对公司的成本、销售、设备、物流等,进行高度综合的统计与管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办公效率。企业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虽然是在管理手段上发生的变化,但企业的管理效能和经营理念却产生了质的飞跃,使企业摆脱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粗放经营、静态管理、定性管理和经验管理等陈旧模式的束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企业核心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和明显的提高。企业外部信息密集、时效性强,企业内部就要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不断追求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因此,对企业内外大量信息的处理就成为管理关键,只有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进行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信息时代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对企业的传统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和领导层,必须高瞻远瞩,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趋势,统筹规划,超前决策,及时地把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束缚。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抢抓机遇,在不得不采取行动之前就要超前决策,在不得不做出变革之前做出变革。信息时代和网络经济正在全面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产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革命。如果我们不及早进行战略决策,就很可能被时代的发展远远地抛在后边,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加强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中,应该首先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的各种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和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从企业的整体优化、系统工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企业各种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它与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搞好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加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必须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彻底的改革。

3.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机制、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等方面,具有技术复杂、协调难度大、周期长、投资高等特点。因此,搞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展开。为了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我们必须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信息管理项目工程的论证分析、可行性研究,开展企业管理咨询,实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人员竞争上岗机制,实行工程项目监理和绩效评估体系等。

4.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主体,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加强以人为本管理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各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二

实现房产档案馆数字化是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健全数字房地产档案馆,首先要把握好节点有偿访问。一般性查询、检索无论传统服务还是远程服务均可无偿义务提供,但网上深入查询或特殊专题检索、下载等应为有偿服务,对于科技成果还应收取成果转让费。另外,关于档案开放范围和权限问题,要设立相应的访问权限,对于那些可以对公众开放的档案,公众可在公共网上查询、利用,而只可对内部人员开放的档案,只能通过上内部局域网查询利用。开放数字房产档案馆的建立必将会进一步提升房产档案馆的宣传、教育、服务和经营功能。

2.3完善房产档案信息归集、检索系统

为了全面、准确地收集信息,就要将房产档案信息系统与房产交易系统有机地结合,将房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房屋产权信息自动归入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形成文本信息;另一方面要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先进设备将有关资料以图像信息方式归入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原始档案数据进入计算机后,再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分类、组合、检索、调阅、复制等功能建立起完整准确的房地产档案数据库。由于房产产权频繁异动的特点,房产档案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在档案数据库的更新、管理、维护上要实现实时控制,保证房产档案信息与房产产权状况的同步变动,这是房产档案管理的核心所在。由于高校房产交易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建立高效的房产档案信息检索系统。由于司法查封、抵押登记、房屋租赁、房产交易等不同业务的特点不同,对房产档案信息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多角度的档案检索系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将房屋坐落、产权人姓名、房屋面积、交易时间、产权状况等房屋产权管理中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检索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形成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互补的档案信息检索体系,实现万能检索,从而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

2.4建立准确的房地产档案数据分析系统

房产档案信息不仅要满足产权人产权交易的需要,而且也应该为高校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整套房产档案数据分析系统,以便管理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房地产产权产籍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运用相关调控手段,使学校房产需求保持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达到科学决策,回避风险的目的。

2.5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日趋完善,要靠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档案专业人员来实现。档案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现状,应正视自己的业务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主动、及时地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和档案学知识,做到依法治档,使档案得以安全保管和科学利用,要加强学习业务文件和各级档案专业刊物,明了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贯彻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执行新规范,密切注意国内外档案工作的发展动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档案事业逐渐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推进档案工作的发展。推广使用新归档方法,减轻档案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责任。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与档案管理软件,对档案的收集、存档、查找、借阅甚至统计等等实现电脑化的规范管理,提高档案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为相关部门提供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

3.小结

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房产档案信息资源,必将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必将使房产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使房产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大大减少了房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联系渠道的费用支出,缩短了大量事务的处理时限,使高校房产管理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信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参考资料:

[1]玄艺兰.论房产档案室的数字化建设[J].中华教育周刊,2003,(6).

[2]周长华,吴小军.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三

【论文摘要】医院信息系统是借助现代的数字技术,引进现代管理概念,对落后的经营模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内涵和质量,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是医院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文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阐述了如何规划、构建医院信息系统新模式,列举了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几个条件。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网络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ing on the problems of“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to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t locates the“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to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hen it put forward the new teaching modes,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make sure them smoothly.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及物流信息技术,理解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及物流信息系统,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及物流信息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水平,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的《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改革研究,主要是关于校内理论与实验教学及课程开发。如姚志英(2009)、梁雯等(2010)和赵浩宇等(2013)在分析本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谭狄溪等(2009)和章文燕(2012)从工作过程的角度研究本课程的开发问题。因此,如何对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信息管理》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使之更适于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概述

《物流信息管理》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交叉课程,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物流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与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物流信息安全等。它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

1.2 存在的问题

目前《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存在的最普遍问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校内实验与企业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时限制。这门课程一般只安排每周2~3节课,开设一学期。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全面透彻地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比较系统地完成相关课程实验,更没有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实践。因此,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该课程理论很枯燥,导致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低。加上物流管理类学生的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等的基础知识较薄弱,所以学习更加吃力,课程教学效果更加不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对该课程进行科学定位,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培育出合格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

2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必须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高度。本文将其定位为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进行基本实验训练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渗透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践教学,通过教室―实验室―企业的高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教学融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模式

根据《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存在的最普遍问题和对《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本文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教学模式有两种:

一是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严格采用教室―实验室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教学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在课堂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远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景,使学生真正感受和了解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践。该模式在时间和经费上较容易实现。

二是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严格采用教室―实验室―企业的高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教学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在课堂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远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景,使学生真正感受和了解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实际;最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实际。该模式在时间和经费上要求较高。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 篇五

由于地方经济、学校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当下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一些比较落后的中学,目前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人工方式来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甚至还有学校停留在用手工表格登记图书的借还信息。而另外一些走在比较前端的中学则已经开始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有效的管理。伴随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与覆盖,我国各项领域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值得一提地是,在文化领域的管理方式也朝着精细严谨化发展,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很难甚至无法满足现代中学图书馆的发展,它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读者的高效阅读,影响到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二、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及的大力发展,多中学图书馆与时俱进,迅速从传统的人工方式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图书馆,再发展到当下的数字化图书馆,科技进步带来的这些变化使得图书馆越来越信息化,读者查找资料也更加便利。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学校图书馆和一些图书室来说,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比较少,图书借阅作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开展。而在平时的图书借阅工作中,由于很多读者根本不熟悉图书馆的排架分类和藏书,常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书,这导致了借阅工作的无效率。为了提高图书馆管理和运行效率,更好地服务读者,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办公局域网络条件,将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做成基于WEB的查询系统,实现图书在一个特定的网络甚至Internet上的查询,方便了图书查询和借阅,从而明显提高图书室的工作效率。随着社会对学生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广,中学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快速的与高校接轨。中学图书馆在日常运行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便可获得许多有有图书馆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成为为图书馆管理者制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推进图书馆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而对读者日常借阅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可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读者的借阅习惯、阅读偏好等,以此来指导图书采购,可以直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构建水平,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照读者的阅读偏好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图书信息推送服务,方便读者借阅。此外,读者对数字图书资源点击、下载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IP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图书馆不同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掌握读者阅读需求,据此可以面向读者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此同时,分析读者浏览过的图书馆网站日志,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各项信息服务情况,掌握读者需求较多的服务内容,据此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三、中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块

现在中学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由采编典、流通控制、馆藏查询、期刊管理、报表统计五个模块组成。1、采编典采编典主要包括图书的订购管理、验收管理和图书的编目。通过采编典可以实现图书从采购到加工,再到入库一整个完整的数据链,从而一目了然的监控每个步骤的操作,这样不止能够规范信息的管理,同时还能保证效率和信息的完整性。2、流通控制流通控制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借还图书和读者管理。借还图书:包括借书流程、还书流程、图书过期未还处理、图书污损处理、图书丢失处理、罚款机制。读者管理:包括建立读者档案、借阅书证颁发、借阅书证挂失、借阅书证调离注销、读者查询等。3、馆藏查询馆藏查询可谓是图书馆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去向查询、读者借书情况查询及预约情况查询等。读者可通过关键字查询图书的信息,有效的帮助读者及管理员掌握图书的实时动态。4、期刊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由于期刊和图书的性质不一样,所以对期刊必须以特殊的形式进行独立进行管理,期刊管理与利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更新理念、提高效率、全面统筹,建立高效合理的期刊馆藏结构。5、报表统计通过报表统计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备工具。其中包括对图书流通数据的统计、图书过期未还统计、各类馆藏统计、读者流通统计和工作人员工作量统计等功能。

四、完善中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信息化迅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对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图书馆要实现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全面高效的管理需要大量符合高要求的人才。只有具备了驾驭“知识导航”能力的高素质图书馆员,才具备“揭开”各个学科知识面目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读者服务。所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只有更新观念,运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设备作为办馆的重要条件来统筹规划,将信息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存贮,并针对性地依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迅速找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合理布局,各部门分工协作,打破旧的管理观念。图书馆的采访部门要努力把知识信息化为便于读者掌握的有一定规律的信息符号,努力丰富和完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及时对信息进行开发利用,达到使中学图书馆资源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有机整体的目的。图书馆拥有的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书刊、报纸、数据库、网络和光盘等各种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全面的信息资源。这个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为中学图书馆的育人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后勤保障。2、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现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各项业务流程重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促进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发展,改进了图书馆业务技术手段,同时也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现代图书馆设备建设,及时添置各种相关的专业设备,以达到完善读者服务、满足读者不同服务的目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化导航系统服务。综上所述,要加大图书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投入,努力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化服务,促进现代图书馆网络化信息互动机制的形成和信息资源的保障,进而实现在网络化基础上提供软件硬件两方面的保障。3、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的不仅仅是信息资源,还有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现代社会,伴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普及,图书馆的功能早已不仅仅为读者提供书刊和文献资源,而是需要形式更加多样化的阅读体验,这就对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在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建设上制作生动形象的快捷传播。

五、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源,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管理利用这些文献资源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在中学图书馆中,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同生产信息的能力一样,图书馆管理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渐提高的。中学图书馆通过信息化管理,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建立起一套崭新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潮流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作者:赖建州 单位: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六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步人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不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1、档案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

1.1定义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

1.2内涵

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第二,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第三,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第四,要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耽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在已认知的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兀不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3、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又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归纳其主要内容有: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人国家信息网。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3.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2.1档案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3.2.2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3.3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篇七

1.1中国发展状况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2013年高校招生数已超过800万人(普通高校及网络高校总和),20世纪从90年代开始,“985”工程及“211”工程一直是高校质量保证的基础,关于专业课程信息科技化的部分如下:教学数据库系统、大学英语与网络测验系统、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教材3D数字资源系统、终身学习系统。我国把教育数字化视为其未来发展重点,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距颇大,以过去发展远程教育的经验分析,信息科技要落实在我国高等教育上,仍然需秉持“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的战略,以数字校园的方式来实现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信息科技化。在大学校园推动的步骤则是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设备共享系统,最终串连成整体的数字校园,而当高等教育实现科技信息化后,才能真正进一步推广终身教育体系,创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1.2美国发展状况

美国高等教育由大学、学院等不同层次的院校所组成,虽然各州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整体来说教育质量都很高,所有的州都有大学或学院提供在线课程或远距教学,开放式大学更是在线学习的典范。美国致力于以信息科技辅助数学,提升学习成效,在这方面投入可观的经费。科技整合入教学环境带给了老师与同学更多的可用资源,也使得教学的策略更加的适性化。美国将信息科技视为提升教学质量的辅助工具,其中更以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美国自1995年起便利用信息传媒科技(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开始发展开放式远距教学。这项方案专注于推广学校应用ICT教学,在推广ICT教学时,所面临的问题即是教师是否具备应用ICT的技能,学校设备是否齐全。美国从经验中发现,各项计划虽然立意很好,能见度与执行成果的传播却不理想,因此十分重视合理应用网络科技优势以更有效地推广教育政策。美国设置了专业课程远距教学服务(EAD),该网络由各校的无线教学中心(CTU)或远距教学服务单位(SED)联合组成。另外,美国还实施了数字校园计划,并提供开放性远距教学(FOAD),该计划由教育部发起,并提供财务支援。国际教育科技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ISTE)提议,为了让美国的教育能更具有前瞻性,联合美国图书馆学会、美国教育部、美国教育学会等十几个单位,共同提出一项合作计划,称为国家教育科技标准计划(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ds,NETS),这是美国教育科技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计划,这些单位认为,科技是现在学习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科技更是未来改革的动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曾针对学生的信息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称之为国家信息能力指标,这个标准包含3个维度、9个标准与29项能力指标。第一个维度是学习课程所需的信息能力;第二个维度主要是规范自主学习所需的能力;第三个维度重点在于描述身处信息社会中所面对的社会责任。这些标准和指标主要以纲要的方式呈现,各州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制定符合地方所需的信息能力指针,相关教育人员或团体也能参照这些标准,针对他们的学生,提供适性化所需的学习能力。另外,从教育评价(Assessment)方面来看,美国呼吁各州及学校系统重新思考教育评量设计及管理方式,务求内容不应只包含知识的获得,还有21世纪各科目领域应具备的技能和专业常识;提供教育人员及时、可行的反馈(Timely,ActionableFeedback),各项数据必须能实时且机动地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用。结合认知研究与学生对多媒体、互动性及互联性想法理论的科技评价(Technology-basedAssessments),可以直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配合学习系统(LearningSystems)的构建,科技评价可以用来正式诊断及改变学习及教学状况,并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学习系统可以设计成可获取学生的成果及搜集学生习得知识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证据(例如e-Portfolio)。系统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也可以持续提供适当的支持。

2美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启示

美国在信息科技研究方面可称为科技先驱,其教育改革推动也与时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师生的需求一脉相承,对我国信息教育有关键性的影响,其信息能力指针相关规划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美国不仅在大学中实施信息科技教学,并且规划了具体的行为能力目标,因而在我国高校专业课程信息教育议题方面,规划更具体的能力指标并非不可行。尤其是美国针对信息素养的部分,将图书利用教育的概念作为规划能力指标的参考,提供给我国高校专业课程信息教育议题更多的启示。我国高校信息化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教学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信息化相比,我国高校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比如校园网站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高校信息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2.1完善发展战略,健全建设标准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信息化战略方面,美国高校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也有非常完善的信息化服务标准。目前,虽然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已经有了明确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比如浙江大学的战略是“建设一个科技成果创新的新型的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支撑体系,打造一个多元化、人文化、智慧型、国内领先的信息服务支撑环境”,但是毕竟有更多的高校还没有清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发展决策者,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潮流,从高校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和统筹谋划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同时,要不断健全完善信息化相关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不断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2运用互动式电子黑板与图书馆是专业课程信息教育可以运用的方式

近年来,以互动式电子黑板代替传统的黑板进行教学活动已受到各国普遍的重视,电子黑板将成为大学未来教室设计的标准设备。教育部门应致力推动信息科技融入教学,互动式电子黑板将成为高校e化教室的基本设备之一。也许互动式电子黑板不一定是信息科技融入教学唯一或最好的设备,或许是过渡时期的产品,操作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互动式电子黑板在数字学习上,可提供一种可以和同学分享的表达形式,激荡出更多的创意,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教学模式,这个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是高校将信息教育融入教学可以善加利用的教学设备。一般人都以为利用图书馆开展教育是针对大型的图书馆所规划的学习活动,其实高校的图书馆,只要能将藏书做适当的分类与陈列,甚至将图书管理数字化,即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图书馆信息融入各领域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规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保能通过图书馆信息培养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2.3采用生活课程进行信息教育

生活课程是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种种活动,开启其视野、拓广其知觉的学习领域,其教学时间应得到保障。教学的形式具有指标的意义,要让学生从体验中认知,从教室的改变做起,拓展新的视野,形成教学的新风貌。身处信息社会,信息教育议题融入生活课程,通过互动式电子黑板的信息科技以及图书信息教育,不仅能学习信息的取得,更能在书香中陶冶性情,提升气质,营造有信息素养的生活世界,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2.4教育部门应妥善规划信息教育议题相关的能力指标

在教学上运用信息科技已相当普遍,针对高校专业课程的信息教育,其教学策略必须与现有的课程发展机制整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发展以及教学环境限制方面的困境,借助信息科技的发展而有所突破。高校的信息教育议题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应建立更具体的能力指标,让教科书的编排以及教师有所遵循,也让以学生为中心及以信息为本的学习有评估的准则,以确保学生能学到利用信息的能力,而非仅仅是运用信息科技的能力。

2.5学校的图书馆可转型为教学资源中心

高校专业课程的目标,就是在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训练学生有运用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以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科技日新月异,教师除了应掌握信息科技的特性,取得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之外,也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资源所带来新的学习机会。高校目前都设有图书馆,图书的管理、分类、借阅都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如果没有妥善的规划,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何让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应重视的一环。

2.6提升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开展行为研究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 篇八

通过与科室管理者及各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逐步将各类需求细化为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主要可实现如下功能:

(1)系统管理

用于设定系统参数,建立用户分组和各用户的权限分配。

(2)药事管理

作为对HIS药事管理部分的补充,目前包括制剂管理模块、治疗药物监测管理模块、社区用药安全管理模块。

(3)成员信息管理功能

各成员可自行登陆后修改维护各自相应信息,如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信息、职称信息、工作学习信息、获奖信息、发表学术论文信息、研究课题信息。

(4)资产管理功能

包括硬件资产管理和软件资产管理模块。其中,软件资产管理模块又包含新闻模块、药物手册管理模块、药物咨询管理模块等。

2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

该平台采用B/S和C/S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架构设计,既可满足局域网内的特定使用需求,又可满足广域网的分布式使用需求。该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开发平台为Vi-sualstudio2005、VisualBasic6.0。运行平台:服务器端为。netFramework2.0,MicrosoftSQLserver2005,ⅡS6.0。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浏览器为IE6.0以上版本。

3平台各功能模块

该药事管理信息平台共有4个主要管理模块:分别是系统管理模块、药事管理模块、成员信息管理模块和资产管理模块。这4个功能模块操作简便,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了完整的药事管理信息平台。

3.1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于设定本系统的一些基本信息、系统参数、用户信息及其权限等。

3.1.1系统参数设置

功能:用于设置该平台的一些基本系统参数,如数据库链接字符串、附近存放目录、后台登陆地址、缩略图虚拟目录、图片扩展名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参数不用修改,而一旦遇到变更服务器、更换物理目录、改变数据库等情况时,就可在此进行调整设置,以免去修改相关页面程序的烦琐步骤。

3.1.2用户管理

功能:用于用户的分组管理,可建立不同的组别,如药学部组、制剂调拨组、社区门诊组等,在各组下又可再细分出小组别及该组所属人员。按组别赋予相应的功能和权限,可进行不同的操作。

3.1.3用户权限维护

功能:用于设定用户使用权限。实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每个人负责各人职责范围内的内容,各司其职。

3.2药事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针对HIS未覆盖或管理功能不完善的药事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

3.2.1TDM管理模块

该模块集数据输入、查询、打印于一体,能较好地完成TDM数据处理的日常工作,并能按不同类别人员登陆后进行测定结果的远程查询,同时也可通过短信平台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师、患者。在WEB页面查询端,为各病区、本院门诊患者及外院患者提供WEB页面查询。住院患者可按病区或住院号查询,门诊患者可按发票号或个人编号查询。

3.2.2制剂管理模块

制剂室所需要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品种、规格繁多,而医院HIS中只有对库房一级库的入库及申领程序,缺乏对制剂室二级库的有效信息化管理,以及对整个制剂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制剂物料管理功能,以及以制剂生产批记录为主线的整个药品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监控和条码回溯系统。在制剂室数据维护客户端,实现了对二级库的各类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入库、出库、盘点等数据的管理,并可根据数据库内各制剂品种的处方打印批记录。该模块同时通过WEB管理界面进行生产流程管理,在有网络的条件下,可通过平板电脑、手机访问相应网页。在登陆后对整个制剂生产流程进行实时记录,从而实现制剂生产的实时流程管理。所保存的数据可通过条码回溯系统进行回溯分析和系统追踪。

3.2.3社区用药安全管理模块

目前社区医院各专业人员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相关的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大型综合医院也有一定差距,在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暂时只能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专业的检测和药学服务相对比较欠缺。因此,将大型三级医院的优质药学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该模块将使用者分为3个级别:医院药师、社区医护人员、患者。各级别人员使用相应的用户名密码登陆后即可进入相应权限的管理界面。其中患者能查看和维护本人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等,社区医护人员可以查询本社区患者的相关信息,医院药师可以查看、管理所有患者的信息。同时患者与药师还能通过该平台对用药问题进行交流,药师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信息和问题回复。

3.3成员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于维护科室各小组所有人员的各类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学习信息、获奖信息、学术论文、研究课题等。将相关证书扫描后上传,便于各成员自己及科室随时调阅;同时科室也可方便地进行各类查询统计,如按学历学位统计、按职称统计等,动态地掌握科室成员信息。通过该模块还可为每位科室成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及密码,再赋予一定权限后即可进行该平台的信息维护及科室网站前台的信息浏览查询。这样就使全体成员都能参与到平台的维护建设中来,提高科室成员的参与意识与工作动力。

3.4资产管理模块

资产管理主要分为无形资产管理和有型资产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无形资产管理目前包含网站新闻模块、药物手册管理模块、药物咨询管理模块3个部分。无形资产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即可为形成自己的知识库作准备。3.4.1网站新闻模块。用于提交、审核、我科药学服务网站各版块的新闻信息,以及一些相关辅助功能。

3.4.2药物手册管理模块

用于建立和维护本院药品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药物手册,实现网络查询检索。通过相关字段的定时同步,与HIS医师工作站相关联,可实现用药提示、警告等相关功能。

3.4.3药物咨询管理模块

用于提供药物咨询,是一个面向普通患者及医护人员与药师的沟通平台,就其所关心的药学及医疗问题,由资深药师通过查阅资料及与临床医师沟通后进行答复。

3.4.4硬件资产管理模块

科室各部门通过该模块提出设备购置申请,由专门负责硬件管理人员网络审核通过后,打印纸质申请单报,请领导批准同意后向医院相关部门提交申请。通过硬件管理,可以动态地掌握本科室、部门的实时硬件保有情况和使用率,使得物尽其用。

4讨论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 篇九

论文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我校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的智能结构及必要的护理学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之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能力,为专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考虑到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懂得必要的常规的医学知识,因此专门设置了《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虽然是选修课但却是一门必选课程。由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相比,专业不同、入学的知识层次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等,我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时进行了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护理学》也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着重阐述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重要的护理操作。但由于专业不同,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管理为主,医学知识为辅,只需一般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达到护生那种熟练掌握的要求。另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不必学习《基础护理学》这门课,对这门课产生心理排斥,不愿学甚至厌学,课堂纪律差。而且卫生部对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也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做出严格的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本人以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的教材为基础,在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班级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改革。

2.教学改革的实施

2.1对教学内容进行挑选删减

首先,节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和见习期间可能遇到的,或需要实践的护理操作,如无菌技术,进行详细地讲解。因为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可防止发生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牢记和掌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医院工作中比如遇到医生在给病人换药时,就应该知道无菌操作应该避开,不要大声喧哗,不对其咳嗽、打喷嚏。

其次,给学生讲解生命体征的测量(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掌握此类操作不仅在临床上可为病人服务,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为病情的观察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而且在家庭中也可应用。家人或邻居如果是发热或高血压的病人,都可以应用,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护理操作,与学生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也就越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好。

最后,各种注射法在无菌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讲解。打针吃药几乎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如能自己掌握注射技术,无不是一种好事,学生对此都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很高。当然,在注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态度要端正,做到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方法的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教学事故。

2.2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由于教学课时少,总共才16个学时,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考虑到学生仍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要少说多练,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为1∶4,课后安排学生多练习,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2.3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在第一次课正式上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一些临床常见的病例,也可以看一些医疗短片,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一门新课程的学习。接着明确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不能认为只是一门选修课思想上就有所放松。

教学方法总体上采用“示教(即教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回示教(即学生进行操作)+学生练习+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时主要讲授重点知识,在讲解实践操作时操作分步讲解,反复着重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回示教时让下面的同学仔细观看,然后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学生分组练习时有两位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之处。学生练习的同时播放操作光盘,帮助学生练习,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以便能熟练掌握这些操作,从而一次性通过考核。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示教、讨论、技能实践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沉闷和单调的弊端。

3.教学改革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改革,课堂气氛较明显好转,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对于重点和难点,勾圈划点作好标记,学生操作回示教积极主动,操作练习认真,不懂就问,反复练习,最后考核情况良好。与上一届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进步很大。所以医学见习和实习期间,这一届学生受到带教教师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篇十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1998年,教育部整合了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流派,出现了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信管专业。在这些已开设的专业中,有偏重于计算机方面的,有偏重信息情报的,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的,所开设的课程也多种多样。那么,信息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尝试从以下4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1 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

一般认为,信管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同时,该专业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还需要注意课程的更新问题,这些都使得该专业有很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

在教育部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确定的:“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是一个边缘性学科,且是多学科交叉的,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那么,其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又体现在何处呢?所从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是其全部还是部分?是组织领导还是具体实施?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2 从理论与学科角度看

信管专业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其学科基础又是什么呢?如果说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信息的话,那么,信息的概念又如何界定呢?同时,信息这一过于抽象化的概念又如何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体现呢?信管专业是由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的,目前,对信息管理的理论的研究比较多,但也很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信管专业是计算机专业吗?显然不是。信管专业是管理学科吗?至少不全是。所以,我们说信管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那么,交叉点在哪儿呢?假定是计算机与管理的交叉,那么,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用于管理领域,还是用计算机来实现管理?是偏重计算机,还是偏重管理,还是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什么都开,什么都学,最后什么也不知道。

如果把信息科学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科基础,那么,信管专业是侧重于哪一方面呢?是信息生成、信息加工处理、噪声控制、信息展示还是全部?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作为信管专业的专业概论课,有开“信息管理基础”或是“信息管理概论”的,也有开“信息资源管理”的,我们又需要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了。

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其核心是多学科的融合。我们应该坚定地走融合之路,把这些理论或是学科基础真正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这个专业才会发展壮大,才会逐步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理论。

3 从行业及岗位角度看

按教育部设定的培养目标,信管专业是适合于全行业的。至于岗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这也就是说,本专业可以做系统分析工作,系统设计工作,系统实施管理或者评价、评估等工作。那么,系统分析工作、系统设计工作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或者程序员呢?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即该专业的人在一个组织或者单位中的角色,是系统开发,还是系统使用。如果是系统开发,目前自行开发系统的组织已经很少了,多数通过专门的软件公司来开发,这时,信管专业的角色应该是开发公司与本组织之间的中间人。况且,不论是在软件公司里做开发,还是在本单位做开发,与软件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相比,信管专业的人是没有优势的。基于此,信管专业更多的是系统的使用。准确地说,信管专业在组织中的角色应该是信息分析与处理(也可称为数据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分析与处理)。

总之,作为系统的使用者,信管专业所应承担的是现有系统的管理、使用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挖掘,新系统需求的提出等工作,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我们认为,就岗位而言,信管专业应该是“一文一武”的。“一文”指的是信息管理,主要是现有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等;“一武”指的是系统的使用者和系统开发的中间人。

从技术角度看

信管专业有什么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还是什么?如果单从信管专业的课程来看,上述这些都是信管专业的技术。但不论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与计算机专业有区别吗?

我们认为,信管专业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对于组织而言,这更多地是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加工,而对于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说,它更多地应该是对数据的操作。具体说,就是对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即数据预处理、索引的建立,然后按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这是初级技术也是信管专业的基本技术,信管专业高级一点的技术应该是对数据处理后的分析、规律的探寻甚至是模型的建立。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信管专业与计算机相关,但更着重于对数据的处理,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发。

如果从手工和计算机操作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信息处理,也许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一点。

手工过程:信息搜集整理(预处理)加工处理(建索引)保存(建目录等)使用。

计算机处理过程:数据输入(导入)加工处理(格式的统一,包括建索引、排序)存储查询检索。

如果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看,其过程是: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施。信管专业在这其中应该做的是:需求分析中向开发单位提供本组织最基本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与之反复交流和沟通,以确定需求。总体设计中能够起到辅助作用,详细设计中应侧重于数据库及数据问题,开发过程积极参与,系统实施中验收通过。上述是从一个组织的系统开发过程来看的。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信管专业的学生不能学习计算机语言,不能去做系统开发,而是说,信管专业应主要侧重于数据处理,对其他的知识,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技能,但谈不上精通。

结 论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理论及学科基础,还是从行业及岗位,以及技术等多个角度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都是一个多科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信管专业本身应定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做好组织内系统开发的参与者和中间人,并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数据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做好数据(资料)的分析工作;更进一步,可以做一些数据模型的建立工作。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42-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按照教育部1998年7月6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解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该专业正式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5个年头,而这15年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信息化变革。一方面,社会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崭新的、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信管专业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各种历史原因使得各高校对信管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认识。这使得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高校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就业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的局面下,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招聘不到满意的信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信管专业毕业生却由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改行做其他工作。这一状况反映出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存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信管专业的定位还模糊不清。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和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从该专业正式产生至今,关于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大家一直争论不休。很多高校还是秉承1998年专业合并以前的老路来组织信管专业的教学。目前我国的信管专业各派纷呈,没有统一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这一状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信管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到底应从事什么职业。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由于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性新兴学科,对其课程体系设置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认识。目前很多高校的信管课程设置只不过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运筹学等课程的简单堆积和拼凑,很少有高校开设系统科学方面的课程,更不要说开设能将这些基础课程融为一体的交叉性应用课程了。信管专业学生普遍感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散,难以构成专业知识结构。此外,目前各类企业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已日益成熟,如何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这些应用系统也应成为信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第三,课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信管专业基础的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都在快速发展变化,而信管专业的课程内容很多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技术和理论,尚未走出大学校门有的便已老化被淘汰,不再具有实用价值。第四,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信息管理人才缺少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立即派上用场的需要,社会普遍抱怨信息管理教育太偏重理论,以致培养出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胜任工作。

二、关于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合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扭转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出现的供求失衡局面,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多年来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以供同行专家参考指正。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构建才能获得知识。引导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理解自己要学习什么,也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就是信管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构建的基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采取如下两个途径:首先,从整体上考虑,可以重新组织一门《信管专业导论课》作为信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次,教师在具体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特别要讲清楚本门课程在信管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培养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并且把自学内容也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范围。培养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加快信管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教材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内容散乱落后与缺乏优秀的信管专业系列教材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不断地加快信管专业的步伐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信管专业教材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注意整套信管专业教材内容体系的建设,信管专业作为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应充分体现在整套信管专业教材内容体系之中。此外,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要和本科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其次,在具体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根据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迎合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作为教材内容,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三,在现阶段信管专业合适教材缺乏的情况下,应鼓励教师广泛阅读相关的教材,比较选择相对合适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扩充,积累教学素材,为相关专业的教材编写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环节。由于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许多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毕业生都提出了很高的动手能力要求。此外,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性质也决定了信管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强化信管专业的实践环节可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安排时间让学生进入这些部门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第二,信息技术的教学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当增加上机时间,设计既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动手兴趣的实验内容;可改变传统的笔试考核的方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程序或小系统,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第三,由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应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这些组织所使用的典型信息系统。可以聘请一些资深的信息主管来介绍典型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和当前发展趋势。当然,最重要的是狠抓实验室建设,构建若干典型信息系统的模拟环境,通过这些系统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特征、与人的相互作用等知识,为学生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这些典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利用毕业设计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其知识结构,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管专业的毕业设计首先要强调选题的合理性,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一定要覆盖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过程和技术,这样才能起到将所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目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2006年开始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我们通过系统分析找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到2010年,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开始出现逐年好转的局面,现在信管专业成为一个高薪热门专业。本文是对这些年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同行带来新思路。可以预见,随着信息社会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必然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信管人才,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即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一原则不断地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33-35.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12):42-43.

[3]钱进,叶飞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情报,2009,(4):62-66.

[4]梁昌勇,顾东晓。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96-98.

[5]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1):4-9.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十二

一、现阶段酒店餐饮企业面临的问题

以下就餐饮行业酒店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简要概述:

1.缺乏先进的信息酒店管理体系

随着各个酒店餐营业使用诸如电脑收银等计算机手段,管理人员就误以为这样就是实现管理信息化了,其实,这些还远远不够。网络时代所赋予计算机信息化的内涵要远远多于此,需要酒店餐营者在期望值、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目标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仔细思考和应用,不但要从外在还要从内涵上下功夫,将信息化切实贯彻和执行下去,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手工及半手工状态,要实现计算机管理系统,将各种工作流程系统化和具体化,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和信息化。

2.服务专业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导致效率不高,应变能力差据调查表明,不少酒店餐饮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素质不高,而且没有一套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他们从心里上懈怠工作,在他们看来,不管怎样,只要自己在工作,在服务就可以了,而不重视服务的质量,时间效率等。从观念意识上不成熟、经营思想上不系统以及管理水平上不专业等都存着着诸多问题。此外,很多餐饮服务人员在应变能力中的表现也是不容乐观的,这是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造成的。

3.缺乏科学和标准的管理体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近些年中引入了一些快餐式经营特点的操作模式,从工作流程、服务、出品等方面有了一些借鉴,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往往在成本控制中不能得以控制和管理,使得很难在菜品和服务中有很大改善。这主要是客户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而造成的,随着用户个性化菜品需求的增强,企业菜品花色品种及其他菜品量也相应增加。这些都对建立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关于酒店餐饮管理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大部分酒店餐饮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仍基本沿袭传统的方法。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就需要以现代社会竞争理念为前提,将酒店餐饮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得以贯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酒店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的发展,酒店餐饮管理已经逐渐的由定性管理进入到科学管理的阶段,一套完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是各个酒店餐饮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其自身技术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保障,更是实现中国的传统饮食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有机地结合的基础,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扩大化和最强化发展,因此,实现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1)大厅餐饮系统的信息化该系统可以包括前台员工的登录、开台、点菜、订单查询、菜单修改、结账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执行登录、员工信息维护、桌台维护、菜单维护、菜类维护等等。系统中经理可以查看营业情况,比如:日结算、月结算、年结算等等。一套完备的信息化可以让各部门利用电脑协同工作,各类信息在网络上轻松传送,真正实现无纸化经营,并且缩短企业员工的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提高企业利润。

(2)客户的信息化根据不同客户来访时点菜的次数及家庭调查,形成客户档案,在客户再次光顾本店时有效利用客户信息向客户提供客户所忠诚的饭菜及饮料,这样同样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应急管理机制、管理系统、质量系统、设备系统等的统一体,其中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核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成本。

2.对酒店餐饮服务人员(包括大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学习

目前关于酒店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有着各种做法,甚至有的学者还要把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混为一谈,这是极为不专业的,使得很多电视做饭节目以及厨师管理培训同时进行的误区层出不穷。为此,笔者将从酒店的餐饮菜品培训、餐饮现场管理培训、餐饮营销培训课程及餐饮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四个方面来分析。

(1)餐饮菜品培训餐饮菜品培训是餐饮企业大厅服务中的重要的部分,因为何种菜品对顾客健康所带带来的益处以及基本的配菜及口味等都应该是餐饮服务人员需要铭记于心的内容,这是要保证顾客在要求服务员推荐菜品时最基本的技能,如果做不好,这样的服务员如何让客户称心的消费呢?所以对餐饮菜品的培训是给顾客留下极好印象的关键一步,切不可小觑。

(2)餐饮现场管理培训对于餐饮业和其他企业一样,现场管理是棘手的事情,如果可以处理好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餐饮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努力做到对包括餐饮日常操作流程、顾客入座安排、点菜服务人员安排等流程的熟悉和把控,还要对于餐饮投诉有着及时和巧妙的处理,这些都是酒店餐饮行业可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和组成。因此餐饮管理人员的餐饮现场管理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3)餐饮营销培训课程餐饮的营销管理课程是满足酒店餐饮发展和运营的专门性课程,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利润和培养忠诚客户,因为这是管理人员所学习的重要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例如,一些顾客就是来吃饭的,如何使得他们对于本餐厅的饮料也感兴趣就成为了管理者的实现其营销策略展现的机会了。此外,通过培养餐饮企业的忠诚客户可以实现企业的不断盈利的目的,因为忠诚客户可以不断持续关注并且购买同一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相互之间是信任的关系。酒店餐饮企业有了自己的忠诚顾客之后可以实现指向性购买、重复性购买、相关性购买、推荐性购买等,并相互之间是和谐共处的关系。因此,酒店餐饮企业要适时和合理地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营销培训,以提高企业利润。

(4)餐饮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这里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主要是如何找到具有专业化素质的企业员工,因为高素质的员工也是企业成本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负责招聘的餐厅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应聘员工对餐饮工作的认识来判断是否是专业化程度高的员工。酒店餐饮管理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管理体系。目前酒店餐饮管理中出现的服务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不到位,信息化水平落后等现象的产生,都不得不引起酒店管理专业人士的深刻思考。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十三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www.shubaoc.com(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 依赖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像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支持下得以体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持有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人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神经中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得到精辟的阐释。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二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减少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等达到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三是革新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革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四是运用先进技术,这不仅仅是为了将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解决方案。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是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其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引进现代化技术、走管理信息化道路是顺应时展要求的。 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中层是人力资源政策规章管理,顶层是人力资源战略思维管理。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简化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过程,转变管理工作职能,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上去,加快构建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科学化评价体系,有效防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出现偏差甚至重大失误。 同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完整地记录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资料,而且可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统,使学校各部门通过获得授权(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自动获取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特别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自助式”服务,师生根据授权登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可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直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基础阶段,并呈现出“认识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的典型特征。 1.主观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重人才使用,轻人才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行为,如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内容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作业性、行政性阶段,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或者往往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考核体系,或者建立一个薪酬系统,而不对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还有些存在着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往往倾向去选择一套大而全的“完美”软件。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有些高校连基础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处在数据无法共享、各自为政的阶段,想要实现一步到位, 显然是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 篇十四

1学校档案与文献管理的特点

1.1学生信息档案数量巨大

学校的档案大多数都是以纸质形式进行保存,而且即使有电子档案也依旧以纸质为准。规模较大的中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另外则是各类资料、图书。中等学校每三年就毕业一批学生,而高等院校与较大的中高职校动辄就是数千人的在校生规模。因此,学校需要保存的学生档案的数量巨大。综合类的高校以及较大规模的高中等学校,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

1.2档案及文献的重要程度高

规模较大的学校,比如一些高等院校保存的档案的重要程度都很高,尤其涉及学历档案与科研资料。当前虽然教育部也有电子数据可以查询学历信息,但是一旦学历学位证书遗失,最终回到学校补办时,还是要以学校存底的档案信息为依据。而高等院校中还保存有大量重要的科研信息,包括硕博士的论文原本、科研项目资料、科研成果等,因此更是不容有失。

1.3重要文献资料使用频繁易破损

学校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尤其是高等院校,其图书馆的藏书规模往往很大,老牌院校还保存着一部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献和图书。当前中学以下的学校图书馆基本是完全开架,学生们能够随意借阅,不过多数都是较为常见的普通书籍。高等院校图书馆则采取开闭架并行与研究层次权限分级的方式。不过,纸质的重要文献还是直接借阅,因此依旧容易使之破损。

1.4档案与文献查阅不便

由于档案与文献的数量巨大,为了有序保存与整理,往往需要一套复杂的分类与存放管理制度。因此在查阅时,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查找。而直接借阅纸质档案与文献,当归还时需要重新入库,又需要逐册进行归类,一去一回十分繁琐,不仅查阅者不便,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

2档案与文献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国家在1997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的信息化工作会议,并于2006年以后开始全面大力推广,其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档案及档案信息数字化

将借阅频率高、信息量大、重要程度高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保存与借阅。主要还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事方面的档案信息和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献资料。人事档案如教职工履历信息、职称信息、毕业学生的学历、学位信息等;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利用率极高的通识基础教育书籍、专业书籍、科研资料、科研成果、论文等。数字化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扫描技术、计算机图形文字处理技术等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存储。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后,还必须将档案资料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即建立目录与索引,才能将体系完善。

2.2档案文献管理的自动化

主要的方式是建立档案数据库,方便人事档案信息的查询、传输、存储。现在已经建立较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学校,一般是利用数字图书馆与档案数据库的形式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查询、借阅的自助化。数字图书馆一般只在校内可用,为了防范社会上的破坏与恶意利用,一般配合权限、账户与登录线路的限制。利用计算机搜索技术,实现快速查询,利用VPN通道等实现安全下载与上传,配置专门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

3当前学校档案文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管理制度落后

当前,有不少学校,即使已经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仍然采用陈旧的管理系统,多数情况下还采取传统模式与信息化体系并存的方式,尤其是借阅登记等管理,纸质登记与电子记录并存,常常发生两者不符的现象。因此,应该在管理制度上,将能够信息化的手续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3.2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

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档案的管理,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比如熟悉电脑数据库软件的操作,维护人员更要有信息安全与计算系统维护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他们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对待档案管理的工作能够认真细致、耐心谨慎。不过,当前多数学校数字化图书馆与档案数据库依旧是原来管理传统档案的人员进行管理,计算机数据库技能上普遍偏低,难以发挥信息化系统管理上的优势,而且在信息安全上存在一些漏洞。

3.3缺少通用性较强的数据库系统软件

信息化管理论文 篇十五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仍处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层面,无法满足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因此,本文总结了现有财务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必将成为财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化

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从探索发展到政府推动发展再到市场化发展三个阶段。如今,经过了三十余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也作为两大热门话题在企业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想高效地使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且及时的信息支持必不可少。然而,一些企业对于财务信息化的理解仍然不够,简单的把信息化理解为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只是把财务人员从手工做账中解放出来,并没有体现出财务信息化的作用。还有一些企业集团内部各分子公司信息系统没有对接,大大降低了企业整体的信息处理效率,这样企业非但无法高效地进行管理,还要花时间对各分子公司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因此,把信息化应用到管理上,用管理会计的视角对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进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响应国家对管理会计的需要,财政部在2014年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信息化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在各个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正是本文致力研究的方向。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理论是管理会计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在管理会计视阈下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现阶段,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以权变理论和价值管理理论为主,基于此来进行本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学派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必须根据所处环境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权变理论的产生让人们放弃寻找最优的、普适的管理行事方式,转而相信必须应地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权变理论十分重视组织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性,我们可以把这种适应性划分为选择性适应、交互性适应和系统性适应三个阶段。选择性适应,即根据组织当前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某一方面进行强调,比如对于一些才发展起来资源不足的企业,应当强调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益。如果说选择性适应是对组织内部环境进行适应,那么交互性适应就是对组织的外部环境进行适应,比如企业应当及时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提供新的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系统性适应则是整体的适应,综合内外部环境有机的进行管理,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二)价值管理理论

价值管理理论核心内容主要是价值链分析、价值流管理以及价值管理。价值链分析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对企业活动分解来考虑单个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流管理是把整个企业解构成若干条价值流,企业的管理和业绩考核都沿着价值流进行,通过对每条价值流进行不断改善,实现精益化生产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价值管理是基于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一种财务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未来现金流贴现的重要性,通过计算资金所产生的时间价值来对企业价值进行准确可靠的计量和描述。

二、从财务信息化到管理会计信息化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组织内部网络的搭建以及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引入使得现代企业的管理效率迅速提升。信息化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了新的目标与挑战。为了跟上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和在飞速变化的客观环境中生存,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和提供的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现有财务信息系统的不足

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ERP的模块化程序,其覆盖面主要是针对企业核算层面的财务会计问题。本文在之前的研究中曾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过调研,发现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处于核算层面,达不到管理的高度

国内的会计工作大多都是对事后进行核算,基本涉及不到对事前进行分析以及对事中进行控制。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本可以将财会人员从繁杂的报账、算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其投身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强化财务的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然而,在对湘电股份的调研中,其11家子分公司,有10家实现了如总账报表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基本的核算功能,而对于成本费用管理、预算管理和资产动态管理等分别只有4家、5家和1家分子公司能够实现,这大大限制了其管理功能,失去了财务信息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2.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不同步、脱节

企业集团在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分子公司都是齐头并进的,往往是各分子公司各自为战,使得各分子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同步、脱节,最终导致同一集团下的分子公司之间无法做到财务信息完全共享,使得财务信息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还有些分子公司生成的财务信息不系统、不完整,根本就无法有效利用,使财务信息化大打折扣。在我们的调研中,湘电集团的11家分子公司中有5家认为财务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

3.忽视了环境因素对财务信息化的影响

财务信息化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一些能够对财务信息化进程产生推动或抑制作用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管理理环境,它们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条件,如信息化会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企业领导对财务信息化优越性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只有具备上述条件,财务信息化才能在财务管理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优势

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看成是管理会计和信息系统的一个集成,即认为是通过系统的现代方法,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非财务综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等处理,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企业各个环节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计划、控制和反馈的需求,以帮助各信息使用者做出一切决策的统一系统。它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来掌控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它可以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销一系列流程进行监控,帮助管理者优化企业生产活动;它还可以通过业绩评价信息化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反馈,并据此帮助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

1.预算管理信息化

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经营范围跨度较大,这给预算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预算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对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反应,以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反映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企业为了让自己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收益,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起点,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和企业战略的把握充分研究预测市场的需求,再通过对需求的考量从而延伸到科研开发、生产成本和资金收付等各个方面,最终以预算报表的形式来体现未来的经济运行计划。这一过程需要体现出企业从计划到控制的各个环节并基于此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成果进行规划,从而把事后核算变为全程监管控制。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实现预算收集和预算编制、预算上报和预算批复以及预算控制和预算分析3个层次的功能。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我国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并没有获得普及。201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和元年诺亚舟合力做的一项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调研中,仅仅只有4成的企业完成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如果连大型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这一方面普及率都不高,那我国企业的整体应用情况可想而知。

2.成本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间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成本的管理控制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成本控制。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能协调、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类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是中国企业由传统成本管理迈向精益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对成本进行管理,其目的无外乎降低成本、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减少浪费。在价值管理理论中,我们提到了价值链分析和价值流管理,而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正在于此。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原料进行记录和标识,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形成单独的标签,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企业生产过程再到下游的销售进行全程的监控,从而让企业能够从头到尾的掌握生产的全过程,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就能实时了解到原料的消耗、产品的入库等生产活动。利用价值链分析,把这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多条相连接的价值链,对每一条价值链的成本数据进行综合查询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再用历史成本进行预测,最终优化生产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从而达到精益化生产的目标。然而,尽管信息化能够给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我国目前在成本管理的应用领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特别是在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领域,以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为主流的信息化应用大多是不成功的。

3.业绩评价信息化

准确且客观的业绩评价是对员工努力付出的认可,能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贡献。就目前而言,信息系统在业绩评价领域的单独应用比较少。尽管对于平衡计分卡有专门的信息化工具,但很少在企业获得应用。最大的原因是对于业绩评价的一些先进方法,无论是平衡计分卡还是EVA,对数据要求相对简单,一般手工就可以完成。但是一套完善且适合企业集团的业绩评级及激励体系是集团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组织内部关系是否成熟的判断依据。业绩评价信息化的建立,可以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把业绩评价与财务、顾客、学习等各方面联系在一起,使传统的考核型业绩评价转变为企业制定未来战略的执行工具。绩效评价其实也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馈,良好的绩效表现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人才储备充足,处于上升期,因此可以制定扩张的战略计划。而绩效表现不佳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发展状况恶化,人才流失,处于衰退期,应当制定收缩的战略计划。总之,能够把业绩评价完全纳入企业信息系统,并将其利用到能提高企业管理效能高度上的企业毕竟不多见,但是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来说,这应当会是必然趋势。

三、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组织层级越来越多,组织内部关系越来越复杂,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变慢,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只有依赖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所掌握海量信息的高度控制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孤岛和管理效率问题。尽管有一些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上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仍然十分有限。因此,要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我认为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必须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对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取其精华,但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完全复制,必须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为今后的管理会计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企业层面必须提高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大对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从侧面体现出了企业对管理思想的贯彻程度,如果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没有把它上升到战略应用的高度,那么企业的财务人员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管理会计知识也无法在企业中施展出来;最后从员工层面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财务人员一方面要不断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了解会计前沿知识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另一方面要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对企业内部的海量信息进行管理,并从中挖掘出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从中寻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从时间维度来看,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的会计,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会计,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以“现在”为界限,而突破这层界限,掌握“未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林志煌 翁书亚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32).

[2]张继德,刘向芸。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1).

最新范文

英语励志小短文精选2篇04-21

新郎对新娘婚礼致辞(优秀4篇)04-21

学校的通知【通用14篇】04-21

新学期简短的寄语【经典5篇】04-21

图书室解说词【优秀6篇】04-21

春节祝福语2024最火句子优秀8篇04-21

学生安全责任书(优秀11篇)04-21

干部任用考察材料【最新7篇】04-21

病假请假条理由通用10篇04-21

寓言故事及寓意【通用5篇】04-21

149 35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