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观后感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通用8篇)

2024-03-18 08:11:57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参观画展心得体会(通用8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一

12月18日,我一天参观了两个画展。因为是本市非名流画家群作品展,也就是每年年终 照例举行的文化政绩展示。所以我就不邀请朋友 同行,只是自己一人随便走走看看。

我先去南溪山看市美术馆的《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然后出来南溪山公园门口乘11路 公交车到终点站,在七星公园门口的桂林市展览馆看《桂林女子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展》。观展的人不多,每一个展览场地,走一圈也不过半个钟头。

《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获得金奖的作品是一幅油画《古镇》,画面是古民居和石板巷道。画面的色调有旧居情调。但是,色彩的明度、纯度缺乏丰富区别,只是在笔触大小和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画面就感觉不到纵深和色彩透视的对比。作者用笔画出的石板路也没有用油画刀画的那种坚硬质感,缺少响亮强烈的虚实对比。当然,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观感。至于画面氛围蕴涵的作者人文历史心态,那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内涵了。对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权威专家的应时高论。

我曾经在一位爱好 摄影博友的博文中发过一贴评论:宁愿相信感觉,而不要迷信权威。因为,权威常常陷于自己的感觉之中,而不能宽容 并难以理解另类感觉。

这一帖评论的意思就是:学摄影(其实学什么都一样)只能跟老师 学技术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艺术处理和创作的层面和领域,就绝不能再迷信老师(特别是自我 感觉永远良好而又好为人师的所谓权威专家)的指手划脚。老师的指导和建言,只能作为自己终生学习 的参考意见之一。一定始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感觉,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这就像我们对待家中的父母 一样,父母虽然是我们的至亲至爱,但我们要想获得比父母更成功 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并尊重父母的爱,又要修正甚至背离父母教导的人生 经验 ,才能获得比父辈更大的成功。如果人生永远停留在严父、慈母和恩师的襁褓中,那自己天赋独立的生命 就会永无成熟之日。

学艺、为文、做人,其成长 、成熟、独立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二

在苏州美术馆筹建中,迎来了第一位重量级西方艺术大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达利版画与雕塑大型系列展,该展于2月25日至3月17日在苏州美术馆新馆地下室展 厅展出。展品中百幅《神曲》系列版画是首次在国内完整展出。

我闻讯后,一直想去参观,因为我对这位大师的作品深感兴趣,因为他的超现实主义,把人类心中的潜意识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我于3月12日下午前去参观。

展厅不算太大,四周布置的全是达利为《神曲》所画的插图,达利1954年应意大利政府邀请为但丁《神曲》创作100幅画。画中表现了达利对但丁《神曲》独特、超脱和疯狂的想象和诠释。《神曲》分三部分:《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每部分33曲,加上序曲,共100曲。达利用4年完成。作品问世后轰动但丁研究界。

这是中间有部分达利的雕塑作品,此次还展出10件雕塑,包括《扭曲的基督》、《立体派天使》、《崇高的时刻》等著名青铜作品。,站在这些作品前,真的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萨 尔 瓦 多 ·达 利(1904~__),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达利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细节真实、组合荒谬。他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影响至深,迷恋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身上诱发幻觉以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真实。表现到画面上,

即“大不真实小真实”。特立独行的达利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伟大也最饱受争议的艺术家之一。

一个天赋极佳的艺术家在某一领域登峰造极之后就想着攀登新的高峰了。达利的绘画技巧早在二十多岁时已经无可挑剔,所以他超越了印象派,后印象派而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可是旗帜很快被撤销了,因为达利同志的政治觉悟不但没有相应提高,还从年轻时的激进分子慢慢蜕变,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达利拒绝支持任何一个政治团体,又有人批评达利在二战全面展开后逃离了危难中的法国转而到美国去寻求安逸生活,战后回到故乡他和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和睦相处,在左派居多的艺术界同行眼里达利显然成了一个体制内艺术家。达利越来越对科学、哲学和宗教感兴趣,诸如透视原理,相对论,原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等。达利的很多作品中出现了双重影像,也就是画中有画。在画展中有《奴隶市场》,我一再经人点拨,还是只看到了奴隶市场的人,看不出伏尔泰的人头隐藏在画中,我站的距离太近,看晕了。回家后在报纸上又看到这幅画才辨认出伏尔泰的老人头,可报纸上的画太小了,我又险些忽略了老人的眼部隐藏着两个女人。至于伏尔泰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还是别费劲去挖掘记忆了,这部分没能永恒。

这个画展对于我们学习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无价的财富,足以使我们在艺术世界找清方向,树立心中目标。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三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几片嫩绿的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的墨色的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的生机勃勃。一只如画龙点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池塘中,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的美丽,还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四

焦裕禄精神是我党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一面伟大旗帜,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真看了《焦裕禄精神图片展》后,对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敬佩不已,更加明确了学习和宏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明确人生寻求的崇高境地,掌控虔诚、爱民的本质,真抓实干、求实创新,把自己的思想境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焦裕禄同道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进百姓,体察民情,访冷问热。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穿着简单,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预会同道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尽,众人被深深震动;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往探看;在一家老小还没有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进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道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

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我认为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加深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情势发展需要,努力进步本身能力和理论水平。要心中装着全体师生,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和提升服务师生的意识。常常反思,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求真务实,努力把学校素质教育做实做细,为学校的可延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政策和理论水平,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就要不断地学习,要多读书,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学习那些优秀党员、校长教师的做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是扎实认真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对待每项工作。

要坚信无论多难多苦的工作只要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干好,干出成绩。做每件事情之前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尽量做到滴水不漏,细致入微。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力争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五

有一段时间,我是那么的富有想象力,那么的被随意的绘画所吸引。除了欣赏大师深厚的绘画功底外,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师的创造力。毕加索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志来表现他眼中看到的景象,不刻意属于某个派别,不拘泥于学院的教条,不拘泥于当时的流行趋势,不关心别人是否能接受。毕加索,画他的画。在展览之前,我想我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我不是在学习艺术,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参观它,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一点毕加索。甚至令我惊讶的是,没有任何解释,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了师父的意图。我明白了,大师画的不是画,而是自由。我也不想画画。我希望追求自由,激发创造力。

我很高兴在我进去之前没有去找一个解说员带我四处看看。我最初的计划是先自己搞清楚,看看自己对这样一部世俗作品的看法和理解。然后,如果我真的够不着我的头,我可以找到一个解释。然而,实际情况是:我进了门。从毕加索的年表中,我对这位大师在创作的各个阶段,从一种风格到另一种风格的变化有了肤浅的了解。接下来,我留下了一个固定的想法,“绘画必须让人们看到楚的绘画是什么”。毕加索随心所欲地绘画,大胆地尝试了当时所有的新技术和新材料。除了绘画本身,他还结合了作家、诗人、戏剧表演、雕塑家和其他画家对艺术的不同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与其说毕加索是位画家,不如说他是位创造者。

我对毕加索的作品是这样理解的。我说的对吗?到位了吗?有愿景吗?艺术修养够吗?我不知道。我需要知道吗?谁知道呢?恐怕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完全理解毕大师绘画的意图!即使后来我们想到了大师的学习,即使我们把大师的画抄了几千遍,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模仿作品本身,而忽略了大师的奔放、自由、勇敢和创新,那就是学习。

参观展览后我自己的一句话:“写实画死了,它的样子就是它的样子。”没什么好解释的;抽象画家做什么取决于你。你说那是你所想的。“当我看一幅抽象画时,我是自由的,因为作为一个艺术门外汉,我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对错对错。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展示师生优雅健康的艺术才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于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部,其中学生作品154部,教师作品76部。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到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展。我带着沉重的工作心情去了展厅,但是当我到达展厅的时候,我的心情立马就好了起来。哇!展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法、绘画和皮影作品,让我眼花缭乱。首先,方贵真老师的工笔画《微笑》、《红三月》、《沉思》、《树下》映入我的眼帘。画中的人物是那么的文静。他们的姿态不同于他们的外表和眼睛,但他们是高贵的,纯洁的和完美的。他们的心灵没有被世俗的世俗智慧扭曲和污染,这让人无法忍受地亵渎。这时,家长们把学生们带进了运动场。我带着几个学生和家长四处看看,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画。我开始对它们感兴趣。我仔细观察每一幅画,我发现每一幅画的笔触都是绿色的,有力的,让人感觉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有一种走龙蛇的感觉!它让人们觉得艺术是博大精深的,这让我感到骄傲!当我再次看到同学们的画时,更不用说画得栩栩如生了!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六

进入展馆,一幅幅大型艺术力作给人带来“不可替代”的启发性东西。把墨当色,把色当墨,相互重叠、渗透,画面倍感当代,蕴含着多媒体的艺术元素。表现了思想俱进、意识超前、追问生活、气质聚盛、气韵生动,其主题是画师情感的宣泄、心灵空旷,这种境界来自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

值得称道的是,他创作系列花鸟静物,笔墨浓淡、干湿、线条的连续性、意延构图、虚实相兼、自然留白都体现着中和之美。画形“有中出无”“无中生有”如此转换,不为人刻意雕琢,让人振奋感慨,享受到善意和微笑。

从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师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根基。要求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实际的是画万里画作过程。一个画师的突破,不敢想的他想了,不敢画的他画了。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犟劲,运用大气度、大智慧的手法,气场沉潜于笔墨,笔墨挥毫于气韵。心性、神性、灵性融于画道。

这次画展作品将会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因为他把中国水墨精神用鲜活的生命力向外散发和冲击。苦思苦练形成自己“写彩”的艺术风格。你看他画的山川,用色大胆粗犷,好比古代的漆器着色渲染而厚重。作品在色彩上有鸡血石的感染和秀雅,有天黄石的高贵和稳重,有玉一般清澈和柔润,他笔(www.shubaoc.com)下的山石纹路自然、造型巧妙、气象又有肌肤丰腴之美,他追求个性,而不为个性所困,不刻意造作,而是顺其自然,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用纯真感觉的手法去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用他的话说:就是把画变成一首无声的诗、一曲优美的音乐、一道可口的养生大餐。让众人领悟、感受、品尝。因此他在绘画时心神专一,好像与世隔绝、清除杂念、心渊气聚,从而看到作品有自己生活的阅历,思维的表现,精神的抒发,最终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他无所顾及,敢于挑战自我,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画师中的一位优秀的开拓者。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 篇七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陈嘉庚画展。参观之后我对陈嘉庚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他毕生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20岁时,就在家乡出资建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其后增办、扩充成为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林等校、科、部以及幼儿园、医院、科学馆、图书馆的集美学校。并成立教育推广部,前后资助福建省20余县、市70多所中小学的办学经费。

陈嘉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终其一生,全力支援祖国的革命、抗战及复兴活动。在新加坡参加中国同盟会,募集巨款赞助孙中山革命运动;抗日战争开始,又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筹款支援祖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新加坡抗敌动员总会”,动员华侨从各方面积极抗敌;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嘉庚积极投身反蒋反美的民主运动,支持解放战争。了解陈嘉庚先生的经历后,我的心中充满了崇拜的感情。崇拜他不是因为他的富有,也不是因为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精神。诚信果毅、疾恶好善、爱国爱乡都是我所需要认真学习的。

作为一名厦门人,我因陈嘉庚先生而骄傲,我会把嘉庚精神讲在口中,握在手中,铭记于心,让嘉庚精神得到发扬。

画展观后心得通用 篇八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资料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情绪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我,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最新范文

居安思危的名言精彩5篇03-18

提前拜年祝福语简短精彩10篇03-18

开工简短文案7篇03-18

文章道歉信抄袭(优秀4篇)03-18

公益劳动心得体会(4篇)03-18

德国留学申请【通用8篇】03-18

同学聚会闭幕词范文精彩3篇03-18

幼儿园元旦主持词【优秀10篇】03-18

孔子的歇后语【优秀2篇】03-18

学生国家奖学金评语优秀8篇03-18

149 33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