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优秀6篇

2024-03-10 10:31:46

申请报告词语自我介绍启事课外知识;简讯记事,试题管理条例的诗歌诗词记事普通话,试卷朗诵稿歇后语活动方案文化建设的文案总结散文主要。该页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篇一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古时候,齐国有个叫南郭的处士,听说齐宣王喜欢听三百多人合奏吹竽,觉得有机可趁,于是在齐宣王面前吹嘘一番,齐宣王信以为真,他顺利地混进了乐队,整天装模作样的,白拿薪水。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不喜欢听合奏,他要求三百人轮流吹竽供他欣赏,南郭先生听到此消息后,连夜收拾行李,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读完故事后,我想对齐宣王说:“如果您能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仅仅是听其言而信其行,那么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本事的人,就没有机会混进您的乐队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新开了花样跳绳社团,好多同学都想参加,我也想参加,可老师说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才能进入这个社团,虽然最后我没有被选上,但我仍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都喜欢的花样跳绳社团,没有像南郭先生这样滥竽充数的队员。

我想对齐湣王说:“别以为您的`这一招,吓跑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您就比您的父亲了不起,我觉得您花费这么多时间去欣赏吹竽,而白白浪费了治理国家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明智的。就像我们小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有些同学长时间地玩游戏,而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结果得不偿失。

我还想对那三百个乐师说:“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我相信你们都知道,那为什么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他呢?不诚实守信,难称君子者也。”

最后我想对那位自以为聪明的南郭先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故事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要想成功,不能靠一时的运气和耍小聪明,而要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学习真本事。

滥竽充数 篇二

“今天本王要听吹竽,大臣,快给我准备三百人的吹竽队!”怎么回事啊?玩穿越吗?原来是我们幸运星作文班正在表演课本剧“滥竽充数”。

小明演齐宣王,“齐宣王”一直忍不住想要笑,小亮演大臣,大臣每次都叫“齐宣王”不要笑,“齐宣王”终于不笑了,开始严肃起来。“齐宣王”叫大臣准备三百人的吹竽队,大臣连忙去街头招募。

开始报名了,来报名的乐师一个一个吹给大臣听,有的人说:“我只会吹出声,齐宣王会不会杀头?”南郭先生是小红在演,南郭先生听说报吹竽队,吹得好的有重赏,南郭先生就买了一只竽去报名。

到南郭先生的时候,南郭先生都吹不出声,“你还参加呀,你不会吹还报名是会被杀头的,快走吧!”南郭先生说:齐宣王喜欢听全部人吹,我就装一下样子,只要你们不说,我就可以参加。”众乐师说:“你被发现了可不怪我们。”南郭先生这样混进了吹竽队,

齐宣王听了吹竽很满意,高兴地说:“你们的表演很不错,给他们发银子。”大臣就发给乐师们银子。南郭先生就这样过起了快乐的日子。

后来齐宣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叫齐⊥跫坛兴的王位,齐⊥跻蚕不短吹竽,但和齐宣王的方法不一样,齐宣王喜欢听全部吹竽,而齐⊥跸不兑桓鲆桓龃蹈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就像老鼠一样溜跑了。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是不会长久的。这就是这个课本剧给我的启示。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篇三

南郭先生从齐国逃出来以后,因为他没有真才实学,去哪里工作哪里都不收留他。于是,他决定沿街乞讨。过了一段时间,他偶然遇到了当年一起吹竽的同事,同事见他如此模样,就真诚相劝:“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学点有用的东西呀!当乞丐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听了同事的话,他重新振作起来,却不小心“呼啦”一下来到了21世纪。他想,在哪里都得生活,所以就去找工作。他来到一家服装店,见店里挂着很多马甲,他疑惑地问老板:“你们店里那个没有上袖的衣服怎么能拿出来卖呢?”老板瞪了他一眼,说他是白痴,便把他赶走了。

他又来到了杂技团,那里的人问他都会做些什么,他说他会吹竽,于是便吹了起来。人家听了之后,说他吹得像鸡毛卡在嗓子眼里了,上不了台面,但看他可怜,便收留他做杂工。可是他把地扫得想画画一样,人家没办法还是把他给辞了。

南郭先生又来到了科技公司,吹嘘自己样样精通。董事长让他做总经理,他在电脑上打字,却把字打得一塌糊涂,公司也把他给炒鱿鱼了。

南郭先生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找到了一位吹竽专家,经过刻苦学习,终于学有所成。

自从上次南郭先生被发现滥竽充数之后,他走在大街上别人用轻视的眼光看着他,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有一天他又来到了皇宫,卫兵用长刀拦住他的去路,对他进行询问后,就连做一名普通的竽师帮助料理一下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都不够资格,再次把他赶出了皇宫。他痛定思痛决心开始研究吹竽的方法,要让自己真正的成为一代吹竽大师。(背景式开头。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孩子你看,把你的原文做一下调整,整体感觉就不一样了。)

他一个人跋山涉水来到了一个深山里,听见一种从来没听过的声音。于是,他顺着声音找去,见到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老人眉毛斑白,额头上有着很深的皱纹,闭着眼睛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吹着竽。(老人的肖像细节描写还不错。)南郭先生走到老人身边谦恭地问道:“老人家你怎么可以吹得这么好啊?”老人微睁双目说道:要想吹好竽心要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南郭先生慢慢体会老人的话语。从此以后南郭先生加紧练习,(加入南郭先生练习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使之出神入化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参考刘峻歧的《滥竽充数》的排比描写,认真体会一下。)终于他成功了。

他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他的竽声吸引了很多听众,连可爱的小鸟都驻足在枝头倾听着。(加入人们陶醉时的侧面描写。参照《陌上桑》人们对罗敷美貌的惊叹。)正在这时,丞相经过此处看见了,对他特别欣赏再次请他进宫,南郭先生终于可以出人头地了。

南郭先生最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吹竽大师。

自从南郭先生从宫中逃走后,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有一天晚上,南郭先生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情景是:南郭先生走到一个悬崖边上,突然有一个人的声音传了过来:“南郭,你如果在不学无术,将会受到惩罚!“南郭做梦做到一半,突然惊醒。他惊慌的说:”从此以后,我应该好好做一件事,不在招摇撞骗了。”

果然第二天,南郭先生琴艺班报了名,从此以后,他便洗心革面,认真学习吹竽。他每天白天学习完后,晚上回家点着蜡烛,认真复习当天学的类容。就这样,经过一日日,一年年的练习。南郭先生终于把竽这方面的知识弄的滚瓜烂熟的。就在这晚,南郭先生做梦又梦到了那个神秘的声音:“南郭先生,这次你做的非常好,相信自己吧,一定能成为一名著名的乐师。你明天就可以去皇宫报名了,相信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富裕起来的,继续努力吧!”

这天,南郭先生真去皇宫报了名,他把自己创作的曲子吹给皇上听,皇上听了,连连称赞,不停的拍案叫绝。因此,皇上不但给了他丞相的名分,还给了他上万的黄金。从此以后,南郭先生不仅过上了好的生活,还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乐师。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篇四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 篇五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

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篇六

翻开课本,看到“滥竽充数”这个题目,我感到非常好奇:滥竽怎么充数呢?于是,我便带着满脑子的疑问一头扎进了文章里。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国王齐宣王很喜欢听吹竽,又好讲排场,常常组织起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让他们一起吹给他听。有个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也趁机混日子。后来,齐湣王接替了王位,他喜欢让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一看可傻眼了,只得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溜走了。

读完故事,我恍然大悟。南郭先生学艺不精,鱼目混珠,真令人不齿。我仿佛看到南郭先生正在装模作样地吹着竽,摇头晃脑,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但我转念一想,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诡计得逞,一方面是他投机取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领导者对下属体察不明,好坏不分,常常会给投机取巧的人留下可趁之机。只有通过实际工作认真进行考察,那些不学无术的骗子才无法混下去。故事虽小,道理很大: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容不得丝毫的虚伪和马虎,只有脚踏实地,刻苦攻读的人,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有位名人说过:“学得一身真本领,敢叫先生拜顽童。”是的,在畅游知识海洋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学习真本领,而不是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

最新范文

孔子学习的名言有哪些经典8篇03-10

夜书所见 古诗精选3篇03-10

关于清明节放假通知书(通用7篇)03-10

给小孩的祝福语【精选4篇】03-10

女人看淡爱情的句子【精彩8篇】03-10

适合经商门市的对联经典4篇03-10

三款养脾祛湿汤的做法优秀7篇03-10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优秀803-10

给女朋友道歉信【优秀4篇】03-10

关于戴望舒的诗词(7篇)03-10

149 33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