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优秀4篇)

2024-03-04 20:22:28

寓言故事包含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小道理,非常适合小学生,既可以用于娱乐,又可以学习人生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优秀4篇)。

孟母三迁的故事范文 篇一

读完《神圣母亲》后,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在我国西部极度缺水的大沙漠,一头干渴的牛跑上公路,拦住了送水的车,向送水的战士讨水喝,结果造成严重堵车,司机便和牛较起劲来,可牛却不为所动,牛的行为恼怒了主人,主人用皮鞭抽打老牛,可老牛还不走,战士们看到这情形,便冒着处分给牛水喝,可牛却不喝,它叫来了它的孩子,它的孩子喝完后,他们一起走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和孟子原来在一个山村里,村里总死人,小孟子便学大人的样子玩送葬游戏,孟母便迁往城里,隔壁是一个屠夫的家,小孟子便学屠夫对南瓜一起乱砍,孟母便搬到了书塾旁,长期耳喧目染,所以孟子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思想家,孟子能成才全靠他母亲的栽培。我想天下的母亲何尝不是?他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女成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变卖家产,她们为子女呕心沥血,她们图个什么?她们就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天下子女要报答母亲,多给她们分些忧。

指导老师:吴明姣

孟母三迁的故事 篇二

[关键词]孟母三迁;天命;圣贤;层级秩序;孟母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30-02

一、“孟母三迁”及其通常解读

最为人所熟知的关于“孟母三迁”的记载见于宋代王应麟(一说是区适子)所著的《三字经》中,但也只是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点到即止。此后“孟母三迁”就常被拿来当做幼教典范来解读。鉴于《三字经》一直被视作国学入门的启蒙读物来对待的处境,“孟母三迁”的这种解读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不为《三字经》所囿,把故事放在更广大的层面来看,仅以幼教来解读就值得商榷。

一般对“孟母三迁”的幼教解读又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突出“母仪”;另一种是类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客观环境论,说是外部环境对成长的影响,多少带有自然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调调。“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卷一·母仪》,而刘向是侧重从“母仪”层面来解读的,文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故事大体如下: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蹙,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此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孟母三迁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大意就是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母亲守节未嫁;母子俩在墓地旁居住。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大人在葬礼上哭嚎的样子。孟母见到了,说“这里不能再住下去了!”孟母就带着孩子搬到集市,和宰杀的屠夫毗邻而居,在这里,孟子又跟人学起做生意和屠宰的勾当。孟母皱眉“这个地方也不适合住了”。于是就又迁走了。这一回,孟母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都会到文庙行礼跪拜,彼此以礼相待,孟母见了都一一记下,并很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该居住的地方啊!”之后便在此定居下来了。

二、“孟母三迁”折射的层级流动

对于这个故事,我并无兴趣去考证其真伪,虽然它也有可能是后来者为烘托和丰满孟子的形象以及其他目的而杜撰的,但故事本身的确耐人寻味;因为它和孟子日后的轨迹以及思想都有吻合。

孟母的三次搬迁,第一次是“居近于墓”,第二次是“迁居市旁”,最后定居在“学宫之旁”。纵观这三次迁居,总体体现的是由下向上的流动。在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森严的秩序是维系整个社会稳固运转的重要体系,士农工商乐有很明确的划分,各个阶层各司其职,不可模糊和僭越。士子或者说士大夫居于这个稳定体系的较上层,而乐工,就是那些歌者或现在所说的音乐人是在这套体系的最底层。阶层或等级是这套政治味道很浓的体系最鲜明的特点。透过“孟母三迁”这切实的举措,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母其实是个相当了不起的女人。或许她已经隐约察觉到这套潜在的社会运行机制,并努力的让孟子可以从小就能有机会接近体系的较高层,敏锐洞察力可见一斑。因为越到高层就意味着越接近权力的中枢;而在一个以“人治和权力”为特色的封建社会,对权力的控制力就代表着对资源的支配力,这是从世俗的层面来讲。更深远的是,你能够对这个社会体系带来多大的影响,实现你对社会的价值。在较高社会阶层某种程度上就是可以更近触摸到政治高层,进而更好达到杠杆天下的政治理想。这不正符合孔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设计吗?而“等级”也是儒家一贯坚持的“礼”的一部分。

三、孟母之于孟子圣贤之路的开示意义

也就是说,“孟母三迁”可以看作是孟子认识自己,圣贤觉醒的历程,而孟母则在其中扮演了“开示”的角色,即引领孟子潜移默化的由凡人向圣贤的转变。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环节,即便身具圣贤之天命,也得有圣贤之品行相配,才会终而成为时代圣贤。按照古时的说法,大凡圣哲先贤天生就会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那么幸运被识别出来,并加以开掘,让他更可能成为圣贤。因为天性中的这种圣贤特质是很隐性,也是很脆弱的,就像一道很微弱的光,如果不加以妥善保护,就很容易被后天的各种因素给熄灭掉。

王安石写过的《伤仲永》故事就颇耐人寻味。天赋异禀的“神童”很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远近相邻于是给他加了“神童”这项帽子,夸赞甚至溢赞之词不绝于耳,从此“神童”也就很习惯也喜欢听到这些;到最后,“神童”江郎才尽,终于沦为庸人。天性中具有的成为圣贤的天命消磨殆尽,“神童”也就与常人无异了。其实“神童”就是良好的圣贤之材,可惜最终没有成为。溢美的话虽然对常人来说或许悦耳,但它对“神童”却是一种慢性扼杀,我们可以称之为“捧杀”。天命没了,想成为圣贤就是无源之水。虽然儒家也常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皆可以为圣贤”,而我们却对这句话诸多质疑,其实是因为儒家没有特别指明一个最基本的预设,那就是要有成为圣贤的天命,并且要好好的持有下去;因为天命是很不稳定的东西,很可能说没就没了。《伤仲永》的悲剧就是没有察觉那种天命的存在,并且不知不觉的就失去了。

回头审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就相对幸运的多了。他身怀成为圣贤的天命,也藉由孟母“三迁”来保护自己的天命,并建构与之相配的圣贤之品行,最终成为圣贤。虽然这个过程更多体现的是外力而非孟子本人的自知自觉,其实这也并非孟子的差错。从认识论来讲,对于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们自身恰恰是我们了解的最少的,这是认识的盲区。尼采在《道德的谱系》的序言中也曾指出“我们没有自知之明,我们是认识者,但并不认识我们自身。‘每个人都是最不懂自己的人’这一永恒的命题恰恰适用于我们,因此我们对自身而言并不是认识者。”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基于此点,发出“认识你自己”的论断的。而这认识的起点是自知自己的无知,之后才可以深入。自身是没办法认识自身的;需要外界的某种东西与自己形成观照,才可以发觉和认识自己。

而孟母则是作为孟子圣贤意识觉醒的重要外力而在场的。孟母或许隐约意识到孟子天命不凡,否则也不太会煞费苦心三迁其居的选择。虽然孟子家族传闻是鲁国落魄贵族,但有选择的三迁其居,这要耗费的物力和精力是一般百姓所承受不起的。之所以会有这么迫切和强烈的意愿要去这么做,或许真是天命的指引吧!在孟母眼里,孟子要成为圣人欠缺的是圣人品行,这也算是自知其无知吧。

孟母三迁的故事 篇三

天下谁人无母亲?天下谁人不受母爱?天下谁人不爱母?母爱,爱母,是人之天性,是爱心的起点和基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初始源泉。设计好中华母亲节,让天下父母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被用心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心有一个受到唤醒、精致表达的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对于承传中华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对于提高人母的素质、对于家庭的和谐、对于培育全社会的爱心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都是极好的平台。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而不是外来的母亲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在孟子三岁丧父后,她就担负起教养孟子的全部责任。“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至今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生儿育女是为人母之始,以孟母为旗帜的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现在有些孩子过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在传统美德中生日应当感激母恩,因此称生日为“母难日”,或径称“母难”。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有着历代相传的孟子生日纪念,而且在明万历本《三迁志》等文献中有相应的依据。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为推进中华母亲节的确立和发展,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社会工作者自愿组成“母亲节促进会”,并依法开展工作。我们认为:美国的母亲节是由费城一个地方先搞起来的,我们也不妨从孟子故里邹城市等若干地方明年先运作起来,只要实践证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就会逐渐形成气候,蔚为大节,将竭诚尽智为此而努力,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范文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必须有中华文化的自觉。注重人伦道德是中华文化的优长,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之一。节日是一种活态文化,属实践文化。

我国中央领导曾指出,过人家的节日就跟着人家的文化走,并提倡“我们的节日”,以区别于西方的节日。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七十多个国家设立了自己的母亲节。XX年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成立, 20xx年四月底人民网社会频道以投票方式调查“选择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您的意见是什么?”

结果统计:同意者占75.2%,不同意者占13.1%,无所谓哪天都行者占11.7%。XX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中国网、新浪网联合民调结果: 80.9%的人赞成过中华母亲节,XX年中国网、大公网开展的网上调查活动结果均显示,支持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比例高达98%以上。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 篇四

孟母搬家到学堂

尽管孟子的家搬到集市上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因为孟子又模仿集市上商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也意识到了这个集市的环境对儿子成长也不好,后来孟母就将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也正因为孟子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孟子那就与学堂的学生们一起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深知学习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心里非常的高兴,于是孟母就决定再也不搬家了。孟母三迁给我们的启迪就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一定要为孩子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

以上就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孟母*日里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自己除了送他上学之后,自己还亲自**孩子学习,有一天十分调皮的孟子逃学回家被正在织布的母亲发现了,孟母十分的生气,就拿起剪刀将好不容易织好的布给剪了,孟子看到母亲的举止非常的害怕,立刻跪在了地上闻母亲为何剪了布,孟母责备道:“你学习就和我织布一样,学习必须是通过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而我织布也是一样的道理,织布必须通过一线一线来织,你如果以后在偷懒,半途而废的话,就像这被剪了的布一样,好不价值”,孟子通过母亲的敦敦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发愤图强,专心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所以我们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应该半途而废,贵在坚持。

最新范文

古人元旦祝福诗句(3篇)03-04

学生用的元旦祝福语(精选句子精选9篇03-04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精选6篇)03-04

带“含”字的词语通用2篇03-04

limit是什么意思【优秀2篇】03-04

合规知识通用3篇03-04

关于抛砖引玉的历史典故最新9篇03-04

息事宁人成语解释4篇03-04

有关大寒节气的古诗词(精选15首【优秀403-04

二十四节气大寒诗词(精选30首(精选4篇)03-04

149 32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