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成语的含义及造句精彩6篇

2024-02-19 12:09:53

秦朝有一个大奸臣,名叫赵高。他出身卑微,其父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其母罚没为官家奴婢,后来其母与人野合而生下赵高。赵高就是在秦灭亡赵国后,作为阉宦被掳入秦的。由于他身体强壮,又粗通法律,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的指鹿为马成语的含义及造句精彩6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篇一

鹿就是鹿,马就是马,为什么要指着鹿说是马呢?孩子们,一起来看看“指鹿为马”的故事吧!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他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摸清有多少人反对他。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然后,他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给您的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分明是一只鹿嘛!于是,他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分明是一只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问道:“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说道:“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赵高搞什么名堂?”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盯着每个人看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有正义感却胆小的人都低下了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一些正直的人,坚定地认为是马而不是鹿;还有一些平时就追随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赞成赵高的说法,并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大臣都治了罪。

“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大家都用“指鹿为马”来形容一个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成语的近义词 篇二

颠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把对的说成不对,不对的说成对。

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指皁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皂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识龟成鳖 [ shí guī chéng biē ]

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以白为黑 [ yǐ bái wéi hēi ]

指颠倒是非。

用指鹿为马造句 篇三

1、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2、秦朝末年,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为了排除异己,他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花招。此举既将皇帝秦二世玩于股掌之上,又能将那些不阿权势、敢讲真话的大臣识别出来,以便加以清除,可见其用心之深毒。

3、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4、大凡世人均对他的指鹿为马津津乐道。

5、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6、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7、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8、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9、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10、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指鹿为马造句 篇四

1、大凡世人均对他的指鹿为马津津乐道。

2、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3、赵高通过这次试探,摸到了底,他看出,凡是说实话的,不同意他“指鹿为马”的大臣,都是反对他的人。

4、隆伯格指鹿为马,只不过因为他反对别人订定的顺序。

5、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6、你可能曾经听说过委员会设计过一个指鹿为马的故事。

7、为了编造事实,有些人尽然指鹿为马,为自己捞取政绩。

8、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9、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10、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11、一些开发商听到某些“官话”后也拍案而起:“简直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

12、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13、有球印又怎样,指鹿为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14、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15、这足以证明,今次新疆当局已到达指鹿为马、刻意颠倒是非并藉以展现自己权威的地步。

16、愈是当大官的人,愈是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17、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18、在法庭上,为了帮自己丈夫脱罪,张小姐指鹿为马,把责任都推到受害者身上。

19、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20、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21、但是为什么指鹿为马的时代仍然没有结束?

22、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23、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24、小刘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在经理面前指鹿为马,引起了同事们的不满。

25、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26、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27、愈是当大官的人,愈是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28、在如今的社会中,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不被打破,员工们只能阿谀奉承,即使领导指鹿为马,他们也得应声附和。

29、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指鹿为马。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篇五

指鹿为马成语故事

【成语】: 指鹿为马

【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解释】: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赵高简介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 ,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

指鹿为马成语故事 篇六

后世人曾对赵高做出过如此的评价:“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也表达出了类似的观点:“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看来,这大秦的衰败除了始皇帝本身的原因外,赵高也要对秦国的衰亡承担一定的责任。

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比较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是秦始皇的好助手,也是始皇帝身边的红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奸臣,危害纲纪,迫害良臣,最后将整个大秦帝国覆灭。这样的一个人面目是可憎的,(www.shubaoc.com)却又天资聪颖,在文学和书法上颇有造诣,赵高这个人实在是令人感到惊奇。

赵高,出生年月不详,嬴姓,赵氏。赵高是秦国的。权臣,在秦始皇时期,他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而在秦二世时,他设计陷害李斯,成功取代了李斯,此时他的身份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赵高是赵国人,从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而且传闻赵高长得仪表人才。史料记载他体魄高大强壮,武艺非同寻常。赵高本为宗室远亲,入宫之后成为宦官。

据史料记载,赵高才华出众,而且书法一流,属于赵国宗室远亲,多少也算是半个贵族,赵灭之后,他的众多兄弟都被处于宫刑(也有说其兄弟是战死的),母亲受到了屈辱,赵高也被俘获,始皇听说赵高力气大,还通晓狱法,一看到本人还长得比较端正,便将他提拔出来,就提拔他做了中车府令,赵高便开启了他在秦国的生活。

赵高此人聪慧,善于察言观色,又会阿谀奉承,把始皇帝伺候得很满意。而且,赵高不仅会典狱之法,还擅长书法、文学,秦始皇也就对他更加看重,甚至秦二世胡亥,也从小就跟随着赵高学习典狱之法,后来的丞相李斯,也是经由赵高向秦始皇推荐的。赵高教胡亥习书,也教给了胡亥典狱之法,也为他日后扶胡亥登基埋下了伏笔。而且,赵高高大威武,精于骑射,是文武兼备,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正因如此,赵高才会在秦始皇身边主事了二十多年,秦始皇才会在赵高犯下死罪之后心生怜悯,赦免了他。

此后,赵高是秦始皇的心腹,秦始皇走到哪里都带着赵高。震惊历史的“沙丘政变”便是赵高的杰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进行五次东巡,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随行。小儿子胡亥因对出巡感到好奇和羡慕,请求同去,得到秦始皇的许可。不久,始皇帝染病去世。李斯因担心各位公子争夺皇位,导致天下发生变乱,就令秘不发丧。赵高说服李斯改写诏书,本应该是公子扶苏立为太子,结果改为胡亥担当。

后来,蒙恬和公子扶苏都被赵高害死。此后,胡亥当政不理朝政,赵高一人把持朝政,于是便出现了“指鹿为马”的想象。指鹿为马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据说,赵高想要谋朝篡位,于是便心生一计试探下大臣,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听任于赵高的大臣都说是马,而坚决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迫害致死,从此朝廷再不敢不听任于赵高,这便是指鹿为马的故事。

最新范文

大而化之成语含义及造句(精选5篇)02-19

下雪的暖心文案【优秀6篇】02-19

不明觉厉同义词是什么_不明觉厉是什么02-19

曲高和寡的典故【最新3篇】02-19

走马观花的意思是什么(精彩5篇)02-19

厉行节约标语【优秀9篇】02-19

优美的元旦微信祝福语优秀3篇02-19

个人检视剖析材料(优秀5篇)02-19

金叶佛甲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优秀602-19

生日祝福寄语经典4篇02-19

149 3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