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精选8篇

2024-01-17 16:45:49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整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精选8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一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 篇二

关键词:后现代性、影响

后现代公共行政思潮是在当代国际社会“后现代性”话语出现跨领域使用的背景下形成的。对于“后现代”这头大象,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IT业将之称为数字化,哲学界将之称为本质直观,心理学家把它概括为行为体验,伦理界称它为自我认同,人类学家则说它是社会资本,物理学将它概括为负熵,化学说它是复杂和混沌,生物学则说它是基因重组……其实,“后现代”只有一个,那就是伴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来的,语言(或者说符号)本身的权力(power)的被重视,以及在现代性语境下的结构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等传统观念被打破其垄断地位。具体应用到公共行政领域,则是强调“以流程转变为核心”的公共行政改革取向。这种影响主要促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朝向三个方向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本文主要拟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后现论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影响和渗透。首先,我将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现代性、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性,其次,我将就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加以初步探讨。

1现代性,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令人困惑和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而且在当前,对这个概念更是充满着批判与解构的尝试。在关于现代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三位学者的观点比较著名:首先是吉登斯,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包括从世界观(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态度)、经济制度(工业生产与市场经济)到政治制度(民族国家和民主)的一套架构。他着眼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因此他的现代性概念主要指称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并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第二个是哈贝马斯,他从哲学的角度把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是一套源于理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模式设计,它旨在用新的模式和标准来取代中世纪已经分崩离析的模式和标准,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和时代,其中个人“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时代特征,“主体性”原则构成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原则。在他看来,现代性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它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确证的问题。第三是福柯,他同样足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不过他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对他来说,现代性从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批判的精神。

说到现代性,我们就无法绕开欧洲的启蒙运动,因为我们通常把现代性的产生归功于启蒙运动,正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孕育出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这些精神主要包括理性主义的精神、科学的观念以及自由主义思想。这其中,康德作为启蒙哲学的杰出代表,其所谓“先验”的理性主义精神正是对现代性精神的最好诠释。而理性的批判与建构、理性神学、自由的权利以及民主国家的理念等,自然也就成为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随着对现代性概念的不断解读与对现代性理念的不断实践,我们逐渐发现随现代性而来的虚无主义成为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现代性的自我确证性在面临“存在”与“虚无”的追问时显然无计可施。同时,随着罗素(Bertrand Russel1)、索绪尔(Ferdinand deSaussure)、穆尔(G.E.Moore)、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卡尔纳普(Rudolph Carnap)等人的分析哲学以及随之而来的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开始,再加上解构主义领袖德里达的推波助澜,后现代这个概念自然而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正如“现代性”一样,“后现代性”也是一个令人困惑、众说纷纭、有着多重歧义的概念。作为一种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在西方开始流行起来的社会思潮,经过分析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叙事学、解构主义等等诸多流派和专家的诠释,以及消费社会的兴起与全球化的进程,后现代的思想和内容可以说已经覆盖了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同时也丰富、庞杂到了混乱不堪的地步。

关于后现代思潮的起因以及“后现代”的性质,有专家将之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社会动因说,这种解释将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归结为它的社会政治背景,认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应该被确立。二是后工业化或信息社会说,它将信息社会及其知识状态作为观察问题的一个基本视角。三是消费社会说,它认为后现代社会表现为一种消费文化盛行并支配着社会成员生活的“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四是文化反叛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1),它从价值体系、宗教和文化的角度来反思现代主义。五是叙事危机说,其代表人物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以“叙事危机”作为切人点来展开对后现代的阐述,以“语言游戏”的范式来解决后现代思想的核心问题,将追求差异性、多元化作为后现代的游戏规则。上述五个解释中,前三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后面两个则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后现代话语的产生。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脱胎于“现代性”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无论其理论面临多少对抗与反对,作为其精神实质的“主体去中心化”、多元主义、不确定性、微小叙事、消解权力的中心主义等诸多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且正在触及、渗透到各个不同领域,尤其随着信息技术及其手段的普及、经济的全球化,这种影响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我们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公共行政管理。

2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后现论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跨学科繁殖产生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仍然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对意义的解构以及对主体中心主义的消解。在现代性的视角中,公共行政被建构为一种科学、一种技术、一种企业、一种阐释,其寻求的是科学性、客观性、效率和确定的意义,而从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公共行政应该是通过对相像、解构、非地域化和他在性的强调来掀起一场变革官僚制的革命。现代公共行政相当于规模生产,它只能对共同的公共利益进行批量化满足,如果非让它去满足公民的个性化要求,就相当于定制,成本太高,不可能实现。

公共事业管理 篇三

地方院校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顺应时展、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当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程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社会化与本土化,是地方院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地方院校都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许多地方院校开设的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也是一个自1998年才开设创办的较新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国家层面而言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一般是为促进地方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普遍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创办十余年,但经过这十几年的摸索,目前这一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专业开设的效果与其开办的设想与初衷相去甚远,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实践教学开展不够、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认真探讨这些问题,进一步确立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对促进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注重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各地方院校高度重视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实施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体现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三种类型: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而教育部早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也从就业的角度指出,本科教育要更加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文件都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质量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些对高校学生培养总体目标完整而科学的表述,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对大学生能力的综合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顺应了这些要求,是对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领域日益扩大,社会事务日趋繁杂,公共事业已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早已扩展到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公共领域。其服务的对象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公众。这些都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强,就业好,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对地方院校乃至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会有较高的评价,从而推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专业的发展。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涵盖科、教、文、卫、体等众多领域,是一个需要众多领域管理知识作支撑的应用性强的专业。而这也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而紧迫。只有运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建设,加大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地方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类别与层次以及所在的地区现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共事务为中心,开设地方特色课程,为地方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较强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是发展的源动力,人才资源只有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效应。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仅给地方带来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推动地方教育、科技、卫生、艺术、体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二、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问题是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大多数院校,无论重点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目前许多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趋同化现象,造成“人有我也有”的局面。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曾经提出公共管理类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大平台课程为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四小平台课程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许多地方院校根据这些核心课程来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忽视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涵养了文教、科技、卫生、市政管理、社区管理及社会保障等,如何把课程设置与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而又不致失去自己的地方院校特色已成为该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内容,这样庞杂的课程设置体系,由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没有理顺,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此外,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也不合理,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开设过少。比如目前管理学的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管理、市政管理、危机管理等等,管理课程设置过多,没有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不同的管理学课程。而有的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方面既有会计学又有财务管理学,对专业的针对性不是很强,毕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是着重培养财务方面的人才。

(三)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应用型的,是能够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其要求的。因此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并且必须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只看到其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而看不到其实践的部分。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造成社会不清楚本专业的学生究竟能干什么,学生自己也不明确自己能做什么,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同时,由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会涉及到一些保密工作,也使得一些单位不方便接收实习生。这样就更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的难度,即使能够找到实习、实践单位,也只能是“打杂”,达不到实习、实践的目的,无法真正学到相关知识与经验。

三、完善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建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能否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成败。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服务地方,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其专业性、应用性。

(一)课程设置规范化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教育部规范设置的一个应用型专业,其课程设置要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基础上,遵循规范化原则,各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还要将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联系起来,严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侧重不同的课程,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主干课程与辅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使专业课程设置更加规范化,进而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社会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应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密切联系社会,与社会接轨。教研人员要定期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性课程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地方院校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有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应该包括四大类:公共理论课群(约占总学时的15%)、人文基础课群(约占总学时20%)、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群(约占总学时25%)、能力和方法培养课群(约占总学时40%)。各地方院校要加大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的投入力度,包括各种实践实验设备、调研资源、基地建设等的投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调整增加模拟教学、沙盘演练、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直接参与实践等环节的内容。

(三)课程设置本土化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地方院校的生命力就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院校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供养的,所以其办学定位通常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地方发展的现状,专业方向设置应紧密与当地的发展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与之相应的课程内容,设置地方特色专业限选课。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积极转变观念,理性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地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需要。地方院校应组织力量,加强对本生正规教育。他们的创业教育主讲请个体户或刚毕业不久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他们的经历强调操作性,更有实践意义。总体来看,国外有效的创业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并且这个过程从中学乃至小学就开始了,而不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上这样照本宣科。二是他们的老师都有实践经验,课程也有实践性。同时,他们的创业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善于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自己去创办企业。一个人有了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的创业,成功率就高了许多。无论他创业与否,对个人、对社会都会有极大的好处。相反,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企业家思维方式,即使创办企业也会磕磕碰碰,难以成功。针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老师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把企业家请到知名大学讲课,采用MOOC等开放模式,可以更大规模、更广泛的把最好的教育资源进行推广,并通过QQ讨论组等方式进行在线讨论,通过创业课打开学习者的视野,这种教育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注重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实践相比纯粹理论课程在培养企业家中更实在也更有效。作为大学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些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即使要创业,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哪一行,也不了解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就纵身跳入商海,这样的创业成功率当然极低,浪费大量精力和资金。另外,创业课也不是培训所有人都能成为企业家,更多的是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让天生有创业能力的同学更好的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先练习,先行动,再听讲,通过行动定义自我,发现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创业,如果确实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就不要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自主创业上。比如,准备从事科研创新方面的在校学生,在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科研领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参与的,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去接受社会教育,比如参与机器人科普教育等,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太擅长科研、有较强活动和组织能力的同学可能会很适合服务类,这样他们的活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积累人脉和经验,有了这些前期创业准备,以后走向真正的创业路,其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在没有多少资金,也没有多少经验积累的情况下,最后从现有的行业大类中去进行细分,看这些细分后的传统行业中有没有通过适当的创新就能开辟的新领域,这个领域要是自己比较了解并能够驾驭得了。如果有这里就有创业机会,就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另外,最好是选择从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做起,慢慢地积累经验,这样更容易成功。如果能去企业实习或打工几年,先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李远煦.社会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5(3).

[2]王左丹,侯永雄.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及其路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谭立章,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公共事业管理 篇四

不论是房地产项目、建筑工程项目或者是其他的项目,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贯穿在其中,因此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思路就是首先对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对于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做了纤细的阐述,然后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四个重要的内容,包括合理的施工程序、阶段培训员工、发现施工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挖掘施工企业的资源的潜力等等,最后提出完善施工企业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是从施工队伍、现代管理方法、技术培训与咨询、立足整个工程服务的准则四个方面来分析的,对于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技术咨询;成本控制

科技的进步对施工企业的技术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加强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因为这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成本、质量以及效率和秩序。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作为施工企业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施工企业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它的地位以及作用了,然后加以研究和分析,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是否能够做到科学、合理、有效,不仅关系到施工成果的成效,而且还与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的成本控制、质量和安全等息息相关。施工企业能够做好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决定了施工企业能否在一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将工程结束,以获取业务的满意评价。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进度安全、质量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施工企业做好工程技术管理,就可以保证工程项目朝着既定的方向有序的推进,能够为企业优化施工成本,提高质量。

2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项目,确定施工的各个程序以及各个程序耗费的最长工期和最长工期,采取管理运筹学的网络图来确定最佳的程序图,同时还要确定一个备选方案。(2)阶段培训员工。施工企业工程的进展需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然后结合具体的施工安排,确定每一阶段的员工。每一个阶段的员工都有其自身的角色需要扮演,因此在对这些员工进行阶段性培训的时候需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员工的自身知识体系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3)解决问题。在进行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及时的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然后做出防范和处理措施, 将风险尽可能的去规避,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4)挖掘潜力。目前的施工企业的很多工程技术都已经成熟,但是在施工企业的员工、原材料等合理的安排下还是可以挖掘潜力的,比如在确保施工企业的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以最少的成本去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3完善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项目

(1)完善施工队伍的建设。不论技术多么先进,都是以人为中心。在施工队伍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人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提高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还要求这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也能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然后多和工程技术一线工作者沟通交流,最终完善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的队伍建设。其次,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项目负责人对于工程技术项目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挑选施工企业的工程负责人的时候,要求企业能够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要依靠关系,而应该将工程技术的操作水平、熟练程度、对于工程项目的分工与协调等进行严格的指标进行挑选。(2)坚持整个工程服务的准则。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不论是项目的规划、项目的进度、项目的验收以及项目的投运等都不能孤立来看。因此施工企业的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成果,应该以成果为导向,然后以整个工期过程服务为准则。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要首先进行工期的编制,然后一旦项目开始运行,要及时将工程的效果与对应阶段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进行比对,如果发现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弊端,要协调管理人员根据施工人员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整。(3)咨询各种技术活动。政治经济学中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的时候,要能够掌握技术的灵敏度,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咨询相关工程项目技术专家的意见,积极引进施工企业工程技术设备。同时,还可以加大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项目与高校的对接,加大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技术研发的力度。(4)推行各种管理方法。目前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具有新的特点,因此施工企业在对技术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多加考虑其他的管理手段,比如网络工程的关键工期。对于项目工期数据的采集,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上详细的数据分析,争取达到各种资源的最优化处理。

4结语

施工企业技术工程项目对于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保证、工序的有序进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需要以整个工期服务为主要战略目标,以阶段工期为节点,以施工企业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核心,根据以往的工期时间为工期,利用管理运筹学中的网络技术法,最终计算出工期的安排、人数的规划,从而达到提高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目的,这对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握好机遇,根据企业的实力和战略目标,合理分配资源。

参考文献:

[1]江庆楷。简述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6):00030.

[2]李莉。简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7).

[3]刘发荣。简论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6).

公共事业管理 篇五

关键词:课程思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

1课程思政:新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我国自古以来都在对“育人”方式进行积极探索,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大绽放,汉代的“孝德”育人思想,唐代“科举制”兼容的思想,明清倡导的“知行合一,崇尚经世致用”,到民国的“五育并举”无不体现出先人们对于人才培养的智慧。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党的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基本社会矛盾已发生变化。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供给,而高校作为人才供给的主战场,更需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具有公共服务能力及意识人才的专业,将课程思政真正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这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真正践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强调专业课教师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课程育人为重点,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作用,形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模式。首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目标相统一,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专业服务型人才。其次,课程思政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结合专业特色,通过专业课程讲授,恰如其分地引入思政元素,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暗渠”,发挥隐性作用。最后,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约束机制、协同机制等。

2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逻辑基础

2.1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支撑课

程思政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是新时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路径,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从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等教育一以贯之的集中体现。

2.2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手段,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用之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可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所需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公共责任、公共精神的现代公共管理人才。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2.3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基本工作手段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真正做到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教学、教材、学科、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是践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现实体现。

3课程思政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困境

课程思政通过强调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润物无声地引入思政元素,提升专业素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现实在具体践行专业课程思政方面存在教师思政意识缺乏、能力不足、协同乏力、评价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问题。

(1)思政意识缺乏。专业教师可利用专业知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课程思政的实际落地过程中,因专业课教师自身主观意识缺乏,导致推进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例如,一些专业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只是口号,在教学中为了应付检查,只是片面地、突兀地引入一些思政内容,对于如何“适时适度”将思政元素融入公共事业管理课堂教学存在排斥,无法将政治术语与专业学术话语进行有效融合。

(2)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不足。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尤其针对学生学习规律、思想认识开展符合其特点的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在公共事业管理核心专业课程如公共政策学、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中,因西方国家相关理论研究起步早、更具话语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误区。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成功的治理模式,这些研究成果是需要专业教师引入课程教学中的。因此,在中国治理语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站在中国具体国情背景下,充分挖掘我国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引入中国特色元素。

(3)协同育人乏力。课程思政要在确保课程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发挥协同效应。但目前存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现象,“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且具体落实仅停留在政策宣传、表面执行等层面,诸如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思政内容,但是融入深度、层次、广度仍然不足,存在“大思政”背景下各个因素协同育人乏力的问题。

(4)尚未形成健全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健全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是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障,但现实中,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结果转化不足的问题。首先,评价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对于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导致专业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能力提升上,投入在教学中的精力十分有限。其次,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例如现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同行评价、专业评价、学生评价的方式,主观性较强,对于教师投入、教学水平、学生意识提升难以量化。此外,评价结果转化不足导致不能够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

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有效运转的实现路径

4.1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价值导向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事业的立身之本及追求的终极目标,“三全育人”要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高校在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要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需真正把“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始终,提升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切实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和理念。

4.2构建“党委领导、学生主体、教师服务、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

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要构建“党委领导、学生主体、教师服务、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党委作为专业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和监督者,对于把握大局和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更加自觉积极地参与到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服务”意识,采取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多形式教学形式及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此外,应广泛动员社会积极参与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例如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师生提供更好地教学平台资源,通过广泛宣传等形式,把课程思政真正融入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中。

4.3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可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相辅相成。首先,课程思政需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和教学规律出发,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从而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时润物无声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其次,打造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充分发挥团队课程建设的智慧和创造性,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室研究领域特长,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此外,积极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积极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发挥优秀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升级。

4.4建立健全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公共事业管理 篇六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为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共计44人。采取在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即回收的形式,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文献并结合授课实际基础上编制,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英语水平,学习需求等,填写时间约15分钟。不涉及学生姓名,以保证结果真实。采用Epidata3.3建立数据库录入,逻辑检查无误后,用Stata13.0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专业英语学习需求情况,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无序分类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口语学习需求。

从每节课希望发言次数、学习模式和口语练习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对于每节课期待发言次数,72.7%(32/44)的学生希望有1-2次发言机会,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发言次数需求越多;40.9%(18/44)偏好小组讨论,38.6%(17/44)偏好角色扮演和游戏,大致呈现出英语水平越低对听教师讲课方式需求越高;以上两个方面,不同英语水平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口语练习方式方面,52.3%(23/44)的学生喜欢“教师提问,学生自愿回答,平时分奖励”的方式,45.5%(20/44)的学生偏好“学生小组英文讨论,推荐代表回答”的方式,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对英汉比例的需求。

主要从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PPT设计和教材形式几个方面分析(见表2)。54.5%(24/44)的学生偏好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36.4%(16/44)学生需求英语词汇,多为汉语解释;教师授课时英文比例而言,59.1%(26/44)的学生认为50-80%的比例较适宜,呈现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英文比例需求越多的现象;PPT方面,50%(22/44)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的方式,38.6%(17/44)学生喜欢中英文同步出现;以上各组在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和PPT设计方面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教材方面,59.1%(26/44)的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大致呈现英文水平越高学生越希望英文的教材教辅资料,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一)注意英语学习的循序渐进和逐步引导。

调查中关于英汉比例需求调查可看出,即使是已通过CET4和CET6的学生也较为偏好“专业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的方式和50-80%的英文授课比例,提示全英文授课模式尚不符合本校公管专业学生。专业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大多学术性较强,若学生一开始就面对大量晦涩难懂的陌生词汇和语句,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知识吸收,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逐渐引导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适合公管专业英语学习和满足学生多样需求的教学资料。

50%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方式,59.1%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可看出,单一教学资料不足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运用各种平台丰富PPT内容和教材教辅资料,特别对于专业英语,其前沿性要求教师跟踪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的外文文献和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虽然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需求不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身需求。如未通过CET4的学生偏好教师授课、学生参与度低的方式,这可能与其自信心不足有关。角色扮演和游戏较轻松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再如教师据教学资料用英语提问,组织学生分小组英文讨论后,用英语来陈述,从而增进学生间相互交流,促进其发挥群体效应和效仿效应,突出其主体地位。当今知识蓄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卫生管理专门人才。

(四)引导学生将公管专业英语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

公共事业管理 篇七

1.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背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源于20 世纪的美国。由于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发展,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因此,美国一些高等学府相继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公共事业人才的少量供给逐渐与社会大量的人才需求产生矛盾。因此,我国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并在1999 年,由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随后各大院校陆续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

1.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是指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它服务于社会公众整体的利益,与民生相关,与经济发展相连。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之本在于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大; 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这门学科出现较晚,知识体系尚未健全,培养模式不完善,加大了培养专业人才的难度。因此,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 1 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偏见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偏见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缺乏动力的一个因素。近几年,此专业的就业率并不理想,导致人们对于此专业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在很多的网站和论坛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常常被视为垃圾专业,有些网站上甚至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十大最差专业之一。这些舆论给该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就业率低和专业差的双重打击。甚至一些专业老师,也评论该专业前途暗淡。考研和考公务员被大部分老师认为是最好的出路。这种普遍悲观的心态在思想根源上便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2. 2 专业优势不突出,职位定向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所涉及的层面过于广泛。在课程设置上就涉及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学习的内容虽然较为广泛,但是学习的深度不够。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特色,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优势不突出。在就业职位方向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样缺乏优势。例如,会计学、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在职业定位上都有明确的去向。相比之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十分不明确。以至于在未来的求职乃至考研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一般有以下四种发展方向: 考公务员( 进入政府机构) 、考研、进入企业或者其他社会上非营利组织、自行创业。纵观这四个途径,其实这也是其他专业学生未来的出路。此专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便是我能做的,他人也能做; 他人能做的,我未必能做。从这一方面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毫无自身竞争力,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专业优势不突出,职位定向不明确。

2. 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对接

第一,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种应用型专业,实践环节是重中之重。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的建设没有跟上公共事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学校没有及时搭建合适的教学实践平台,并且在实践教学上拨入的资金又是少又之少。另外,学校又因为学生外出安全等一系列原因不敢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种种原因导致该专业的建设是缓步不前。学生只能另寻途径寻找实践,而学生又因为自身资源劣势或者能力不足等其他原因,致使大部分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接的实践机会。这种严重缺失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对应用性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讲无疑是瘸腿走路。第二,教学考评模式并不适应实际情况。在很多大学中,教师还仅仅以学生的应试水平来考量大学生的能力。这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十分不适合的。教学考评模式的单一,使学生越来越注重应试考试,导致学生逐渐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学考评模式不创新,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无法与社会需求对接。

2. 4 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快速发展壮大,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大幅增加。但是在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却大幅下降。究其原因,则是该专业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国外舶来品,高校在公共事业发展研究上的历史积淀不足。一部分老师并没有该专业的研究学习经验,还有一部分具有学科研究经验的老师却不能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授课。大多数老师还停留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而忽略实践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3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还要从多方位入手,不仅要在思想层面加以建设,改变学生们对本专业的认知,还要在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方面和专业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3.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

学生的思想建设十分重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好本专业的基础。这里可以从大学生职业规划入手,因为大学生最初对专业的认知往往决定了未来的大学生活的方向。刚刚进行高考后的大学生往往激情满满,但对于大学乃至本专业的了解还并不清晰。这时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全面了解,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另外,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模式也应改进。在大一、大二乃至于大三每个学期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每个学期的授课时长依次递减。最好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授课指导,这样有利于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持续性跟进和指导。

3. 2 进行因校制宜的专业化培养

教学培养的过程中要由两个主体来做。一是教育部,教育部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要对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缩减,使系统性的知识更加专业化,以突出专业的优势。并且要对专业深造的途径进行建设,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有的深造学习途径。二是学校,学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利用好学校所拥有的资源,开设更具有专业性的课程。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但有本校特色,还能使学生在学科深造和未来的就业发展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3. 3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

第一,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教育设施的完善对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型专业的设施投入主要在于一些相关管理系统软件的购买以及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校方应尽量结合学校自身资源的优势,与社会上一些非营利组织或者政府机构进行一系列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购买先进的相关管理系统软件,为学生提升应用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加大对师资水平改善的投入,要加大力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应鼓励教师多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相关知识领域的进修,多开展专业相关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一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资源,去欧美等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进行调研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提倡教师多到公共事业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进行兼职或者担任相关的顾问,在实践中加深对公共事业专业的认知。学校也可以选择外聘一些在公共事业管理行业有经验的人士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对于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短板也是一个补充。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 篇八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企业文化的几个基本概念

根据管理沙龙的活动安排,今天由我先发言,就企业文化基本内容和几个概念的定义谈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

为什么我们现在仍要关注企业文化基本内容的概念和定义?应该说,一方面,这是我们公司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基本内容,厘清企业文化一些重要内容的关系正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能使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基础并收到更好的建设实效;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上说,关注企业文化基本内容也是推进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需要。现在社会上有些理论工作者和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的认识、阐述仍然比较混乱。社会大背景告诉人们,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亟待推进。我想,我们公司是可以为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推进作出比较大的贡献的,因为我们公司有这方面理论研究的热情、勇气和实力。

今天我的发言有两个内容:一、什么是企业文化;二、企业观念文化的三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定义。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熟悉形式逻辑的同志都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最常用的下定义方法是揭示一个概念归附的属和种差。列宁说,下定义“首先就是把某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

中国电力出版社曾出版过《企业文化建设简要读本》一书,此书给企业文化下了个定义:“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及价值观。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基于我们对企业文化本质的认识。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员工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自然会形成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又进而生成了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久而久之,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形成了。” 我个人认为,这个定义不够理想,因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及价值观,还有很多内容。

最新范文

世上无难事精选6篇01-17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优秀10篇】01-17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优秀8篇)01-17

经济纠纷解决方法(通用3篇)01-17

负荆请罪的成语故事(最新2篇)01-17

美术字体设计优秀6篇01-17

绘画鉴赏论文(6篇)01-17

人际交往的原则优秀3篇01-17

加强作风建设措施(精选6篇)01-17

洛阳纸贵的成语故事(精彩7篇)01-17

149 29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