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知识点 立体几何知识点优秀10篇

2024-01-03 23:50:52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帅气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带来了立体几何知识点优秀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一

1.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www.shubaoc.com)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能够用斜二测法作图。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的概念;

会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一般用反证法。

3.直线与平面

①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

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及性质,判定定理是证明平行问题的依据。

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方法有哪些?

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找它在平面内的射影,范围是

⑤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每年高考试题都要考查这个定理。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主要用于证明垂直关系与空间图形的度量。如:证明异面直线垂直,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确定点到直线的垂线。

4.平面与平面

(1)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和性质。

(3)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方法和性质定理。尤其是已知两平面垂直,一般是依据性质定理,可以证明线面垂直。

(4)两平面间的距离问题点到面的距离问题

(5)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交的作法及求法:

①定义法,一般要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一般在计算时要解斜三角形;

②垂线、斜线、射影法,一般要求平面的垂线好找,一般在计算时要解一个直角三角形。

③射影面积法,一般是二面交的两个面只有一个公共点,两个面的交线不容易找到时用此法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篇二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平面

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平面常用希腊字母α、β、γ…或拉丁字母M、N、P来表示,也可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字母表示,如平面AC。

在立体几何中,大写字母A,B,C,…表示点,小写字母,a,b,c,…l,m,n,…表示直线,且把直线和平面看成点的集合,因而能借用集合论中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

a) A∈l―点A在直线l上;Aα―点A不在平面α内;

b) lα―直线l在平面α内;

c) aα―直线a不在平面α内;

d) l∩m=A―直线l与直线m相交于A点;

e) α∩l=A―平面α与直线l交于A点;

f) α∩β=l―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根据上面的公理,可得以下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拓展阅读: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1.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

(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补形法:③向量法: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

②用公式计算。

(3)二面角

①平面角的作法:(i)定义法;(ii)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iii)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计算法:

(i)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ii)射影面积法;(iii)向量夹角公式。

3.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三

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四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⑹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以上性质⑵、⑷、⑸、⑹在课文中虽未直接列为性质定理,但在解题过程中均可直接作为性质定理引用。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五

第一,查查我们在知识方面还能做那些努力

关键的是做好知识的准备,考前要检查自己在初中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否还有漏洞,是否有遗忘或易混的地方;其次是对解题常犯错误的准备,再看一下自己的错误笔记,如果你没有错题本,那可以把以前的做过的卷子找出来。翻看修改的部分,那就是出错的地方、争取在中考答卷时,不犯或少犯过去曾犯过的错误。也就是错误不二犯。

第二,一定要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心态问题是影响考试的最重要的原因。

走进考场就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要信心十足,要相信自己已经读了一千天的初中,进行了三百多天的复习,做了三千至四千道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收获的时候,自己会取得好成绩的。

反过来,如果进考场就底气不足,必定会影响自己的发挥。就是平常日学习不好,也不要紧,初中升高中知识人生的一段旅程,不是人生的终点。只要你努力了,人生处处是起点。.只要你消极,人生处处是终点。

第三,审题很关键

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如何审题呢?

(1)这个题目有哪些个已知条件?我能不能把已知条件分开?

(2)求解的目标是什么?对求解有什么要求?

(3)能不能画一个图帮助思考?好多问题是没有看清楚题意致错。审题不清,你做得越多,可能错的就越多。

(4)所给出的已知条件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从中发现隐含条件?

(5)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有什么联系?

能不能从中获得解题的思路?找到进门的门槛?

(6)能不能先从已知条件导出某些有用的东西?

(7)观察整个题目,联想我自己过去做过的题,

我是否做过与此有关的问题?是否做过表面上不同,实际上类似的问题?这个题目是由见过他们是如何求解的?

第四,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要更加重视自己会做的题目:中考考试重要的是“不怕不会,就怕不对”。

实际上,对于80%的学生来说,中考的较量是大家都会做的题目的较量。因为,难题你不会,别人也可能不会。这样难题大家都拿不到分数,但是你会做的题目,还有许多人会做。

中考针对普遍学生,你做错了,而别人做对了,这个差距就拉大了。

有些同学往往对自己会的题目疏忽大意,急匆匆的把会做的题目的题目做错了。然后去做哪些难题,最后难题也得不了分数,傻不傻!傻不傻!聪明人做傻事就是这样做的。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六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1.棱柱、棱锥、棱(圆)台的本质特征

⑴棱柱:①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底面平行且全等),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即侧棱都平行且相等)。

⑵棱锥:①有一个面(即底面)是多边形,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⑶棱台:①每条侧棱延长后交于同一点,②两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

⑷圆台: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②过轴的截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③母线长都相等,每条母线延长后都与轴交于同一点。

2.圆柱、圆锥、圆台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线线平行常用方法总结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

(2)公理:在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线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两平面的交线平行。

(4)线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平面,那么两直线平行。

(5)面面平行的性质:若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

4.线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1)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若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3)面面平行的性质: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线面垂直的性质:平面外于已知平面的垂线垂直的直线平行于已知平面。

5.判定两平面平行的方法。

(1)依定义采用反证法;

(2)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3)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两平面平行。

(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5)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6.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利用定义。

(2)线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的任何一条直线。

7.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1)线面垂直的定义。

(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3)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平面。

(4)面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必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8.判定两个平面垂直的方法

(1)利用定义。

(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9.其他定理

夹在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0.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和平面相交或平行,记作aα包括a∩α=A和a∥α

11.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所有直线(即平面的垂线)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所有平面(即直线的垂面)互相平行。

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七

一、平面

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平面常用希腊字母α、β、γ…或拉丁字母M、N、P来表示,也可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字母表示,如平面AC.

在立体几何中,大写字母A,B,C,…表示点,小写字母,a,b,c,…l,m,n,…表示直线,且把直线和平面看成点的集合,因而能借用集合论中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

a) A∈l—点A在直线l上;Aα—点A不在平面α内;

b) lα—直线l在平面α内;

c) aα—直线a不在平面α内;

d) l∩m=A—直线l与直线m相交于A点;

e) α∩l=A—平面α与直线l交于A点;

f) α∩β=l—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二、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根据上面的公理,可得以下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数学答题技巧:立体几何解答方法

立体几何篇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解答题分步骤解决可多得分

01、合理安排,保持清醒。

数学考试在下午,建议中午休息半小时左右,睡不着闭闭眼睛也好,尽量放松。然后带齐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考场。

02、通览全卷,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较紧张,不宜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摸透题情。这样能提醒自己先易后难,也可防止漏做题。

03、解答题规范有序。

一般来说,试题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全卷的80%以上,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

对于解答题中的容易题和中档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关键步骤不能丢,如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表达要规范,逻辑推理要严谨,计算过程要完整,注意算理算法,应用题建模与还原过程要清晰,合理安排卷面结构……对于解答题中的难题,得满分很困难,可以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因为高考阅卷是“分段评分”。

比如可将难题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获取一定的分数。

有些题目有好几问,前面的小问你解答不出,但后面的小问如果根据前面的结论你能够解答出来,这时候不妨引用前面的结论先解答后面的,这样跳步解答也可以得分。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八

空间几何体结构

1.空间结合体:如果我们只考虑物体占用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2.棱柱的结构特征: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图形叫做棱柱。

底面:棱柱中,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底面是几边形就叫做几棱柱。

侧面:棱柱中除底面的各个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

顶点: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棱柱的表示:用表示底面的各顶点的字母表示。 如:六棱柱表示为ABCDEF-A’B’C’D’E’F’

3.棱锥的结构特征: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并且这些三角形有一个公共定点,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4.圆柱的结构特征: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圆柱的轴: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

圆柱的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圆柱的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侧面的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圆柱O’O

注: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5.圆锥的结构特征: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 两余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轴:作为旋转轴的直角边叫做圆锥的轴。

底面:另外一条直角边旋转形成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

侧面:直角三角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顶点:作为旋转轴的直角边与斜边的交点

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叫做圆锥的母线。

圆锥可以用它的轴来表示。如:圆锥SO

注: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6.棱台和圆台的结构特征

(1)棱台的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

下底面和上底面: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 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

侧面:原棱锥的侧面也叫做棱台的侧面(截后剩余部分)。

侧棱:原棱锥的侧棱也叫棱台的侧棱(截后剩余部分)。

顶点:上底面和侧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公共点叫做棱台的顶点。

棱台的表示:用表示底面的各顶点的字母表示。 如:棱台ABCD-A’B’C’D’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台分别叫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

(2)圆台的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

圆台的轴,底面,侧面,母线与圆锥相似

注: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

7.球的结构特征: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球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

半径: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

直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球的表示:用球心字母表示。如:球O

注意:1.多面体: 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2.旋转体: 由一个平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九

用好笔记本

从高一开始,我就有笔记本,老师上课的板书从来没有漏过一个知识点,没有漏掉过一个例题,都记在笔记本上。而且一定要上课的时候就听懂老师的思路,即使有不懂的,下课一定要去找老师提问。我借了笔记,看不懂就去问他。

笔记本上,基础概念,公式,例题,老师让我们课上做的题,都要记下来。其实目的很简单,以后好复习,而且写一遍有助于记忆。

下课之后,在每天做作业之前,我都会把笔记本拿出来先看一遍,今天主要什么知识,什么例题,主要的思路方法是什么,然后再去做作业。

其实作业里的很多题都不超出老师上课所涉及到的题型知识。有些确实难的,一定要自己先思考怎么做,实在做不出来就标注一下,拿答案来看。搞清楚自己到底卡在哪个地方了,然后把这个题当作一个典型记下来,当作一个方法的示例。

跟着老师走

另外就是自己做的练习了。我当时每一门课都有一本辅导书,或者是中学教材全解或者是王后雄或者是其他的,都是我自己亲自到书店去挑的,自己觉得好才去买。我是以自己学习情况来做题的,会的题做一两个就行了。如果是不会的,就一定会好好做,仔细研究题目整个的思路。后来发现考试里其实也就是很多见过的题型,方法都有共通之处。

高考复习,我就是很乖地跟着老师走。然后做老师的练习。然后自己做高考题,做别的模拟题。查缺补漏,多总结做题的方法。有些题型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想,后来做多了,再加上老师一轮复习过方法,看看例题,自己慢慢就开窍了,看到之后也不会害怕了。

一定要有自信,不可以有抵触心理,不可以厌恶一门科目,否则你绝对学不好。我并不喜欢数学,但是我为了高考是一定会把它好好学好的。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没错!

别太在乎分数

关于所有的考试和练习:

请大家珍惜每一次练习,考试。

这种时候都是对自己这一阶段学习的一次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查缺补漏都靠这个了。

不要太过于在乎分数

每次做完一定要找出自己的问题,是基础不牢,还是粗心大意,还是方法没有掌握等等。在困惑的时候一定要和老师好好交流。

一定记住,不要把问题归结于什么心态不好,不在状态这种虚无缥缈的原因上,一定要找到最基础最根本的原因!否则你就永远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关于考试作弊,提前查答案等等不诚实的行为。我只能说,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不信的话,高考见吧。浪费掉的是你每次练习检验自己的机会,浪费掉的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学习,你自己的心里也会不安的!

在一轮复习中,老师会按照知识点复习。复习中,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一些经典的例题和一些必会的基础题型。这些题型请大家务必做好做透,将它的方法吃透。上完课后做作业前,请大家把这些题再仔细看一遍,之后再开始做作业,事半功倍。

请大家在每个知识点结束时争取将这个知识点的问题解决。不说难题都没有问题,至少基本的概念,方法要会。

在做难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其实数学也是有方法可找的。就比如说解析几何,椭圆这类型的题,是联立还是点差法,在每次做完题后,根据题目设问的类型要进行反思和整理。

考试的时候,大家务必拿到的分,就是选择除最后一道,填空除最后一道,大题的前几道,这些题拿到了,上100肯定没问题。那些难题,再提升提升,120以上应该是可以的。

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篇十

名称 符号 面积S和体积V

1、正方体 a-边长 S=6a2 ; V=a3

2、长方体a-长;b-宽 ;c-高; S=2(ab+ac+bc) ; V=abc

3、棱柱S-底面积;h-高;V=Sh

4、棱锥 S-底面积h-高 ;V=Sh/3

5、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 ;V=h[S1+S2+(S1S1)1/2]/3

6、拟柱体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S0-中截面积 ;h-高

V=h(S1+S2+4S0)/6

7、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C=2r

S底=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r2h

8、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

V=h(R2-r2)

9、直圆锥r-底半径;h-高 V=r2h/3

10、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V=h(R2+Rr+r2)/3

11、球 r-半径 ;d-直径 V=4/3d2/6

12、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V=h(3a2+h2)/6

=h2(3r-h)/3

a2=h(2r-h)

13、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

V=h[3(r12+r22)+h2]/6

14、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 V=22Rr2=2Dd2/4

15、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

V=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最新范文

形容气势大的成语精彩3篇01-03

今年高考这些新闻还是来了(优秀2篇)01-03

关于清明日记350字【精选4篇】01-03

2023霜降具体是哪一天优秀3篇01-03

512护士节简短祝福语精选4篇01-03

旅游计划方案【10篇】01-03

演讲比赛主持稿【精彩4篇】01-03

最好的生日祝福语【9篇】01-03

过生日的祝福语优秀3篇01-03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优秀7篇)01-03

149 28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