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文言文原文(精选6篇)

2023-12-28 13:44:47

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此方名“鹊石散”。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本草纲目》文言文原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本草纲目文言文 篇一

释名

戎葵、吴葵。

气味

(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

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shubaoc.com〕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酒 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附方

黄蜀葵瑟蜀葵不同种,但气味与功用则与蜀葵相同。治淋疾,催生,医恶 疮,消痈肿,涂汤火伤。

《本草纲目》简介 篇二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引用了《本草纲目》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

本草纲目文言文 篇三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本草纲目文言文 篇四

释名

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 、锅底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

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

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半钱、百沸汤一碗,急搅上千遍,一次服下。

吐血咳血。用釜脐墨炒过,研末,每次用井华水冲服二钱。连吃三付。

产妇只流血,婴儿生不出。用釜脐墨二钱,热酒送下。

舌头突然肿大如猪尿泡。用釜脐墨和酒涂搽。

鼻中生息肉。用釜脐墨一钱,水送下。连服三、五天。

耳里流脓。用釜脐墨吹满耳,脓尽,药自出。

小儿口疮。用釜脐墨时时涂搽。

手搔疮肿,出脓。用釜脐墨研细,清油调搽。

附方釜脐墨的主要作用是止血,也能消炎。在刮锅底时,注意不要把铁屑刮下来。

本草纲目文言文 篇五

释名

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 、金钱薄荷 。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 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眼睑红烂。用薄荷 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每取残,泡热激发中洗眼。

瘰疬 。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薄荷 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 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血痢不上。用薄葆 叶煎汤常服。

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附方

薄荷能消风散热,也能引热外出,故治骨蒸痨(肺结核)、小儿惊狂、大热等下,常用它作为引药。

附译文: 篇六

据古书上的记载,望见龙泉宝剑的光气,就知道这古剑所在的地方(事载《晋书·张华传》)。看见宝气,便知有明珠的存在(事详《杜阳杂编》)。萍实(一种大的果实)和商羊(鸟名)这样的吉祥之物不是聪明人(如孔子)是不会认识的。要论广泛了解事物的人,应当推张华。(张华,晋代人,著有《博物志》十卷)要论能明辩字义的人,应当说是嵇康。(嵇康,晋代人,字叔夜,著有《嵇中散集》)要论善于分辩宝玉的人,应当说是倚顿。(倚顿,春秋时人)但是这些人只能算是早晨的星星。

(通过用典设喻,以典雅含蓄的语言,感慨当世博物之士寥若晨星,为下文盛情推许李时珍的人品和学识设下伏笔。)

湖北蕲阳(今湖北蕲春县)有个叫李时珍的(字东璧)。有一天我在江苏太仓县隆福寺西的山中与他相遇,一起饮酒几日。我仔细观察他,面貌润泽而有光彩,清瘦而有精神,说话有风趣的样子。北斗星以南的人间,李时珍算得上第一人了。(这是对李时珍的赞扬)他打开行装,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一部数十卷的《本草纲目》,对我说道“时珍是湖北人,幼小多病,天生笨拙。长大以后爱读古典著作,就象吃到了蜜糖一样,于是就广泛的阅读群书,搜罗百家著述,凡是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看后有心得就写下来。原来有一本《本草》神农氏开始到汉,梁,唐,宋,下至今朝,注解这部书的很多,但是,其中差错和伪论不是少数。于是我就大胆冒昧的发誓不自量力地担当起撰述(本书)的工作。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参考了八百多部书籍,稿件修改了三次。重复的删去,缺少的加上,错误的纠正。旧的《本草》1518种,现又增加374种,分为16部,编著成52卷,虽然未完成,也基本上全了,署名《本草纲目》。我希望您给这书作序,以使其成为不朽之作。”

(叙述李时珍亲自登门要求为《本草纲目》作序的经过。写作者仰羡李时珍的学者形象,并通过李时珍的口述,交代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过程及规模概况。)

我打开书卷仔细玩味(研究),见每一种药标明正名为"纲",别名为"目"。从证明开始,按次序把集解、分辨疑惑、纠正错误、排列出土产植物形状’再按气味、主治、附方,说明功用。上自古代典故,下到民间传奇,凡是跟药相关的没有记述不到的。就象进入了金谷之园(这里比喻内容丰富,美不胜数)品种多色彩夺目;又象是登上了皇宫宝殿,宝藏都能看的清楚;象是冰壶玉雕般,精致极了。多但不繁杂,详细却有要点,综括核实研究的透彻直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怎么能仅仅是医书呢?!实在是阐述生命精湛道理、解释万物的大典,帝王的秘录,百姓的重宝。李时珍用心良苦,造福于人,多么的辛勤呀!宝玉不剖,真假不辩的。时弊太久了。所以,辨别要用整辆车子才载得动的一节大骨头,必须等待孔子(语详《国语·鲁语》)。要认识织女星的支机石,必须访问卖卜的严君平(严君平,汉人,名遵,以卜筮为业)。我正著《翕州扈言》可惜从《丹铅扈言》(明代杨慎所撰的一部考据学著作)就没有后人了。多么幸运能看到这部《本草纲目》哇!让这部书藏在深山石洞中不恰当,何不把它刻印出来,以供天下后世钻研就像杨雄(字子云)研著的《太玄经》一样呢。

最新范文

个人现实表现事迹材料优秀7篇12-28

驾驶员超速检讨书(优秀2篇)12-28

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10篇)12-28

跟班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12-28

银行培训心得体会(最新7篇)12-28

马虎字的反义词(精彩2篇)12-28

中秋放假通知(最新9篇)12-28

男朋友生日祝福语精选5篇12-28

孙子满月短信请柬范文【优秀3篇】12-28

告家长书(精选9篇)12-28

149 28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