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800字(精选6篇)

2023-12-01 22:10:26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漂亮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了历史论文范文参考800字(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小伙伴们。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3400字 篇一

人文历史论文

【摘要】保定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定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在新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发展,肩负起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保定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定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这些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保定人文历史的内涵

保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文化相互交融,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笔者将保定的人文历史归纳为“悠”、“义”、“教”、“善”、“趣”这五个特点,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保定的人文历史内涵。

(一)“悠”

“悠”取悠久长远之意,又有闲适自得之感,而保定的`历史文化便给人这样的感觉。保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选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涞源阁院寺、易县燕下都遗址、清西陵、曲阳北岳庙等众多文物古迹,年代久远,造型精美,气势磅礴,见证了古城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彰显着保定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义”

“义”是古往今来君子所追求的高尚品格,即正义、义气。保定人文历史悠久,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秦王报国家的荆轲,桃园结义的刘备等,都体现着保定人文历史中的侠义之气。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更是“红色之都”,作为革命的主要阵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红二师“七六”**等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体现着保定人民的勇敢无畏,正义凛然。而狼牙山精神、白求恩精神、双拥精神等红色精神更是新时期保定人追求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教”

“教”指因材施教,指导教导的含义。保定拥有丰富的学府文化,更是著名的体育冠军之城。莲池书院、保定陆军学校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而现今的保定更是堪称“大学之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保定还培育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涌现出多位世界冠军,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

(四)“善”

“善”有善良、美好之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定人民热情好客,道德诚信,涌现了无数的全国道德楷模。“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为商家做出了榜样;“河北农大9301班”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将真情传递,这些事例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精神风貌。保定人民积极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以迎接四方游客,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觉悟,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以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五)“趣”

“趣”取其美学艺术上的概念,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志趣、情趣和意趣等。保定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河北梆子、北昆、老调、评剧、京剧等多种曲艺剧种深受人们的喜爱;曲阳石雕、白沟泥塑、徐水狮子舞等民俗文化在全国享誉盛名,“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更是让人民津津乐道,体现着保定人民生活的志趣。

二、保定人文历史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各地区思想精华的总结与凝练,来源于地方而又高于地方。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是保定人民长期奋斗所凝结的思想动力。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同时又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政治、群众、地域文化等基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政治保障,优先发展

保定自古以来便是政治军事要地,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政治基础。一方面,保定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悠久古老的保定城池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爆发了黄土岭战役、平原游击战、地道战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工业城市,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保定地区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保定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与觉悟,形成了忠义的品格,这与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等内涵相得益彰,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另一方面,保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战略中的组成部分,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政策支撑。“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保定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发展。

(二)群众支持,加快推进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杰地灵的保定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提供了人的因素。一方面,保定是著名的“名人之乡”,赵国将相廉颇和蔺相如,精密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等,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够更好地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保定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保定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与素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不断争先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保定人民的心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为其发展提供广大的人民支持。依托保定的人文精神,保定人民将会更加热情,更加积极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文化支撑,提供借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构建软实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培育,近年来注重打造“红色文化之城”、“旅游文化名城”等品牌优势,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保定又位于京畿地带,有着地域优势,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地域文化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大众化,有利于为核心价值观在其他区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借鉴。

(四)增强认同,便于理解

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它来源于地方又高于地方,因此只有将区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结合才能促进更好的发展。保定人文历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对保定的人文历史有着“悠”、“义”、“教”、“善”、“趣”等特点,这些都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相契合,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保定人文历史中,有利于保定人民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更好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功能。

(五)实践平台,开拓空间

保定地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借鉴,搭建了实践平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人民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优良品格。

新中国建设时期,保定成为首批工业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保定人民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走在了国家的前列;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打造“中国电谷”;巩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新时期的保定紧抓历史机遇,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拉回到实践的层面,而积极的实践又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引领作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依托保定的人文历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保定的人文历史中去,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认同感,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花。依托保定人文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6(3):123―127.

[2]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历史论文1000字 篇二

王国维曾说过:新学术之兴起,大抵由于新材料之发现。20世纪初期以来,先秦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的进展,即主要得力于出土文献和其他考古资料的显露、积累与整理。在获得新材料、拓宽视野的同时,学者们也在思考: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历史文献。在这个问题上,王国维提出的^v^二重证据法^v^在今天仍具有指导作用:即要以历史眼光解读出土材料,并藉考古材料深化对传统历史文献的认识,给历史一个相对客观、符合实际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印群博士的新作《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以下简称《东周墓葬》)体现了青年学者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

该书是第一部系统、深入考察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周墓葬制度各方面内容及其发展、演变情况的著作,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主要结论。

全书分七章: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周墓葬资料分析、墓地制度、墓向与葬式、墓葬结构、棺椁制度、随葬礼乐器及车马制度。书后附有墓葬统计表和图版。其主要结论如下:

(一)文献记载的^v^公墓^v^、^v^邦墓^v^两种族墓地形成于西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时期,解体于战国时期。战国中期君王陵园制的成熟是东周墓地制度中最重大的变革。

(二)晋地与王畿周围地区的墓向由春秋时不同发展为战国时趋同,其原因在于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增强,特别是战国时韩、魏势力向王畿一带的扩张。

(三)黄河中下游地区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保持着仰身直肢葬的传统葬式,同时中原地区中下层贵族与平民墓屈肢葬数量增加,其原因在于少数民族迁移带来的影响。

(四)东周墓葬规模反映出旧的等级秩序的松驰;各地区墓葬形制的地域性是当时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战国晚期中原地区出现的洞室墓及砖室墓与传统竖穴土坑墓相比,是墓圹结构的重大变革,但数量极其有限。前者是由甘青地区经陕西传入中原的,秦人是中介。后者最初可能出于经济、实用、耐久的考虑。

(五)春秋战国时期封土墓的普遍出现,体现了新的等级秩序。

(六)春秋时期葬具等级通过棺椁体积表现,战国时期椁的有无也成为等级标志,棺椁制趋于强化,等级结构更加具体鲜明。

(七)出现于西周中期的列鼎制度到春秋时期在数目上已较规范,战国早期以后逐渐松驰,从战国中期偏晚到晚期走到尽头。礼器组合的礼仪性降低,实用性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卿大夫阶层的作用最为突出。

(八)西周时与列鼎制度相配合的随葬乐器制度,在春秋时期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逐步瓦解,与列鼎的对应性松驰,战国晚期崩溃。

(九)随葬车马制度在春秋时期也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进入战国时期出现新的特点:等级色彩淡化,与鼎制结合程度大为松驰,反映重财之风。战国中期发生的随葬车马明器化昭示着该制度的瓦解。

历史论文2100字 篇三

关键词: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从民族发展以及自身解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妇女也要参政”的口号,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拉开了妇女参政的大幕,从此女性为了自身的合法权利走上了顽强拼搏和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一、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革命活动拓展了妇女的眼界

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较多,妇女基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上千年的封建帝制,明国强调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就为妇女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思想的传播,很多国外的民主思想传入到国内,促进了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天赋人权”思想为参政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还离不开思想基础,“天赋人权”则是其中的代表。在20世纪初,西方女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很多女权运动领袖人物,这就为我国女性树立了学习榜样,造成妇女参与到参政活动中。妇女吸收了“天赋人权”思想,同时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妇女提供了平台,参政运动开展中妇女采用办报刊的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女子参政的影响力。

二、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沉寂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辛亥革命妇女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妇女参政的人数比较少。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即使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甚至很多辛亥革命的参与人员也对妇女存在歧视心理,这样就导致妇女参政活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参政的妇女主要为革命参与人员、官员,这些人员理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妇女参政运动中受到了抵制,这些人员在面对抵制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参政妇女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参政运动的失利。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请愿活动受到舆论反对。

(二)自身原因

导致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还包括妇女自身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提升了妇女的地位,但是在当時的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仍然比较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这是重要的原因。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需要听从男性的指挥,在表达意见时自己的主张不敢轻易的表达出来。其次妇女的素质也比较低,很多妇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政治空有参与热情,但是对于政治的了解比较低,参政的影响力比较小。在参政中不能有效的表达自身的观点,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效果比较差,这些原因都对参政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最终导致参政运动沉寂下来。

三、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的启示

(一)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

封建时期的妇女在经济上严重的依赖男士,这样就导致妇女受制于人,不能真正参与到参政活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政治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使妇女真正的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需要妇女在经济方面处于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使女性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表达自身的观点,反之若女性在经济方面处于依赖的状态,则会处处受制于人,辛亥革命中妇女参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因此要想妇女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要做到经济独立。

(二)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

辛亥革命妇女参政的人员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妇女没有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同时参政人员之间也没有建立共同的目标,从而导致参政运动的失败。这就说明参政活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扩大妇女参政的影响力,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参政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妇女要想参政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念,加快参政活动的开展。参政运动中要广泛的动员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

(三)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

封建社会下妇女的权利比较少,不能表达自身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必须开展革命,获得自身的权利。辛亥革命爆发前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妇女将自身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参与到辛亥革命中,这样就使得妇女参政运动不断高涨。^v^面比较复杂,资产阶级不能引领革命走向胜利,因此也就不能满足妇女参政的需求。虽然妇女参政运动最后归于平静,但是妇女参政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政治权利的获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妇女参政运动,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最终归于沉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刘荣荣。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参政运动研究[J].现代交际,2018(22):221-222.

[2]简姿亚。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报刊和女子参政运动[J].云梦学刊,2011,32(06):52-54.

[3]薛文彦。辛亥革命期间的妇女参政运动及启示[J].阴山学刊,2011,24(05):43-46.

[4]范茹平。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1(08):108-111.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3400字 篇四

【内容提要】虚估和实估是理解唐中后期财政制度的关键问题。传统意见认为实估系市场的实际物价,虚估是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本文以为虚、实估起源于虚、实钱,以实钱估价物品为实估,以虚钱估价物品为虚估,其中,实估是稳定的,而虚估则时常变化。虚、实估之间的差价实际上就是虚、实钱之间的差价。虚钱和虚估本为民间行为,肃宗朝得以合法化,虚估遂渗入政府的财政收支关系之中,唐后期财政收支上的混乱无序,皆由此而起。

【关键词】唐代/虚钱/实钱/虚估/实估

【正文】

虚、实估是唐代财政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与核心问题,涉及唐中后期财政制度的方方面面。但专论虚、实估的文章,仅有刘淑珍先生的《中晚唐之估法》(注:载《史学集刊》1950年第6期。)(以下简称刘文)一篇而已;此外,李锦绣先生的《唐后期的虚钱、实钱问题》(注: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v^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李文),也对此多有涉及。以上二文引证虽详,但因不得要领,对虚、实估误会颇深。其他论及唐代财政制度各种著作中,虽然都有对虚、实估的说明,但为其复杂性所困扰,一般不作深入研究,多采用刘文之说。笔者不揣浅陋,今试就此疑难问题作一正确说明。

一、虚、实估之由来

刘文、李文都将实估当作市场的实际物价,将虚估看作是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并认为虚估是政府为改变两税法下民众负担过重而采取的措施(详见二文)。这一论断的前提是所谓两税法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而两税法是否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这本身就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以此作为前提条件的结论自然难以服人。退一步说,既便是承认两税法的确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其推断也不能成立。其一,如果说虚估只是为减轻两税法下民众赋税负担而设置的高物价,那么,虚估就应该只存在于两税征收之中,而不应该再出现在其他领域中。但事实上,在唐中后期,虚估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出现于两税征收中,而且政府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包括盐铁酒茶各税、官俸、军费、和籴、和市、和雇等等,都有虚估的存在。其二,唐后期的盐价一直在持续上扬(详本文末节),如果说虚估价是针对物价下落的措施,那粜盐和榷盐中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虚估,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盐铁收支中,虚估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三,如果说虚估是政府出台的不合实际的高物价,那么,始行两税时匹绢3300-4000文的估价到底是虚估还是实估呢?按刘文、李文的观点,只能理解为实估。因为,若这是虚估,那它在两税始行时就已有之,二位先生所谓虚估是两税实行之后由于物价持续跌落才出现的论点,便不攻自破。若将它释为实估,但唐前期匹绢的估价一般在200文上下(详后),同为市场价,前后期的差价为什么会高达16-20倍呢?显然无法解释。这足以说明,虚估的产生与物价的涨落并无关系,其含义也并非是指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

要理解虚、实估,首先要了解虚、实钱,前者即由此而来。虚钱、实钱同样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包括李文在内的各种涉及唐代货币的论著,都将是否足值作为区分虚、实钱的标准,将^v^开元通宝^v^钱当作实钱,将以^v^乾元重宝^v^和^v^重轮乾元^v^为代表的当十、当五十等不足值的大钱当成虚钱。(注:李文认为唐前、后期虚、实钱的概念不同,前期之实钱系指开元通宝钱,虚线是指乾元大钱,后期的虚、实钱源自于虚、实估,是指具有两种估价的绢帛。)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如果说虚钱是指乾元大钱,那么,随着大钱的消失,虚钱也应消声匿迹。但是,乾元大钱在发行5年后,即告消失,《通典·食货典·钱币门》中说:^v^人间无复有乾元、重棱(轮)二钱者,盖并铸为器物矣。^v^而虚、实钱在唐后期的史籍中不仅不绝于册,出现的频率反倒远远高于唐前期。可见,虚钱根本不是指大钱。关于虚、实钱的概念及影响,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说明。(注:参见拙文:《略论唐朝的虚钱与实钱》,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为避免重复,这里只作一些必要的说明。

所谓虚、实钱是以计值方式而言,是指同一种钱币本身具有的两种不同的计值方式。众所周知,唐代一直以开元通宝钱为主要货币,但除了官铸的开元通宝钱(好钱)以外,尚有大量的私铸开元通宝钱(恶钱)。好、恶两种钱币的含铜量、重量等相差较大,当它们在市场上共同流通时,按照金属货币使用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的原理,好钱在交易时必然被加抬使用,即好钱一文当恶钱若干文使用。《旧唐书》卷48《食货上》中说;^v^府县不许好者加价回博^v^,说明好钱在流通中确实被加抬使用,只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而已。这样,作为好钱的开元通宝钱便有了两种不同的计值方式:一种是原面值所规定的一文实价,即实钱;一种是用来对付恶钱的超面值虚抬价,即虚钱。好钱虚抬的倍数,并不固定,视流通领域内恶钱的质量而定。如在玄宗开元、天宝之际(约741-742),^v^公铸者号官炉钱,一以当偏炉钱七、八。^v^(注:《新唐书》卷54《食货四》。)是好钱加抬七、八倍。至宪宗元和六年(811),^v^计成盐价,钱六百八十五万九千二百贯,总约四倍加抬,计成虚钱一(疑为二)千七百一十二万七千一百贯。^v^(注:《册府元龟·邦记部·山泽门》。)是好钱加抬4倍左右。

好钱在流通中被加抬,是私铸币泛滥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有私铸币泛滥的现象,大概民间交易中也都存在虚、实钱的问题。但好钱加抬,在其他时期,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认可。唐朝的好钱虚抬却得到官府认同,合法化了。促使虚钱合法化的因素是官铸大钱的发行。大钱早在高宗乾封元年(666)就已出现,至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稍重于开元钱,却一当开元通宝十;次年,又发行重轮乾元钱,约比开元钱重三倍,却一当开元通宝钱五十。大钱的发行,不仅造成货币贬值、物价腾踊;而且其与当时的主要货币开元通宝之间的比价严重失调,造成极度的交易混乱。因开元钱作价太低,于是,民间^v^乃抬旧开元钱以一当十,减(重轮)乾元钱一当三十。缘人厌钱价不定,人间抬加价钱为虚钱。^v^(注:《旧唐书》卷48《食货上》。)由此可知,虚钱是指民间抬价后的开元钱,与之相对,实钱自然是指开元钱的原定面值。民间加抬开元钱、减轮钱的做法,符合金属货币其使用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这一基本定律。因为开元通宝钱大小成色基本同于乾元重宝钱,后者既然能一当十,那么开元通宝也自然应该加抬10倍使用,而重轮钱的大小成色约值开元钱3倍,当然应降至30流通。

正是因为民间加抬开元钱的做法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而且也纠正了因政府发行大钱造成的货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相脱节的弊病,所以,政府改变了原先不许好钱^v^加价回博^v^的态度,转而允许开元钱加抬流通。肃宗^v^上元元年(760)六月七日诏:’其重léng@①五十价钱,宜减作三十文行用;其开元旧钱,宜一钱十支行用;乾元当十钱,宜依前行用’……至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应典贴庄宅、店铺、田地、wéi@②碾等,先为实钱典帖者,令还以实钱价;先以虚钱典贴者,令以虚钱赎。其余交关,并依前用当十钱。’由是钱有虚实之称。^v^(注:《唐会要》卷89《泉货》。)诏文认可了民间业已存在的虚钱交易,允许同时存在虚钱买卖和实钱买卖两种交易方式。这说明虚钱交易在上元年间因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而得以合法化。

钱既分虚、实,货物自然也有虚、实两价。如一斗粟,实钱5文,虚钱则可能需要50文。虚、实估也由此而起,以实钱估价物品称为实估,以虚钱估价物品称为虚估。实估因为是以实钱估价,相对稳定,比如绢帛的实估价,除去受战乱影响的时期,基本保持着匹绢200文的价格。而虚估则是频繁变化的,因为,虚、实估既然源自于虚、实钱,虚、实钱之间的差价自然就是虚、实估之间的差价,而虚钱与实钱的差价,并不固定,实钱加抬成虚钱的倍数,视流通领域内恶钱的质量而定,从4倍到20倍不等,所以,同为虚估,但各时期的虚估价并不相同。仍以绢价为例,唐后期匹绢的虚估价从800-10000文不等,差距极大。

虚、实估既然由虚、实钱而来,那么,只要虚、实钱存在,虚、实估自然也难以消除。从唐后期的史籍记载看,私铸恶钱始终泛滥成灾,虚、实钱也得以长期存在,人们已习惯用虚钱作为计值方式。同时,政府的财政收支也多以虚钱记算。因此,源于虚、实钱的虚、实估自然也就长期存在。

总而言之,虚、实估系由虚、实钱而来;其中,实估是相对稳定的,而虚估却是变化不定的;自虚估随虚钱在肃宗上元年间合法化以来,唐后期政府的财政收支基本上以虚估价计算。此三点是理解唐代虚、实估的关键所在。

历史论文6100字 篇五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现代化;经济体制;文化

价值观念是社会观念的灵魂和核心。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就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人和群体、阶级的社会评价与社会理想。文化价值观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于作为客体的主客观世界以及彼此关系的评价而形成总的观点。文化价值观念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真正成为可以进行社会交流的社会的意识,它不仅作用于个人,更多地作用于社会,甚至成为一定社会的精神导向。

一、中国近代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严重地落后于实践的要求和时代的步伐

1、从时间上看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演变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一次^v^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千年之变局”,需要当时的统治阶级对这一切变化做出敏锐的反映,理性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整体来说,表现的是迟钝、愚昧和夜郎自大。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仍旧是旧的封建文化价值观。旧思想的延续使中国社会在此后的20年中没有产生任何进展。直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出现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方面打开了一个缺口,但价值观依然守旧。洋务运动三十余年的光阴,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没有任何新的进展,在实践中也遇到无法克服的种种矛盾。

如果把中国近代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的演进过程放入世界历史进程中,以日本为参照,中国新思想落后于社会实践的特点尤为突出。日本与中国在近代的遭遇极为相似,日本于1853年3月第一次遭受美国的侵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这比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晚13年,日本于1868年开始进行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明治维新”,而中国于1898才开始进行内容相同的“”。且不说两国变法的结局不同,单从时间上看,中国遭受侵略要比日本早的多,遭受侵略的程度比日本深的多,中国的社会实际更迫切需要新思想的指导,而相同内容的新思想的出现比日本晚的多。新思想出现的严重滞后必然导致社会改革步伐的落后,社会发展的缓慢。更为重要的是,新思想及改革的滞后,必将丧失许多开展现代化的有利时机与条件,导致社会改革的失败。美国研究中国的学者费正清说:一个处于衰败之中的^v^,越是将改革与现代化的启动往后推,他自己就越没有力量做这件事。

2、从作用来看中国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极其有限性

中国近代史上新的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极其有限性。任何一个社会出现的新思想与其指导下的实践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但历史上的中国在这方面的反差尤为突出。以兴办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富国强兵目的破产。尔后出现的轰轰烈烈的“”仅存在103天,唯有京师大学堂的成果被保存下来。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远远没有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终目的。中国出现的社会改良运动和革命,不仅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相反20世纪初的中国依然是军阀混战。在回顾当时的情况时写道:“多少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下去,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1)。在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社会改革或革命都收效甚微。中国近代社会改革和改良呈现出按部就班的递进式,虽然可以避免因改革步骤过大而激化矛盾,但这种递进式的改革也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与日本相比较,日本不仅表现在新思想出现的周期短,而且,在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第一次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明治维新”,不仅在内容上超出中国同时期的“洋务运动”,并且一举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相比之下,更可以看出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实践作用的有限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价值观演变的标准及趋向

中国现代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边缘化。作为适应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于现时代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适应现代化或促进现代化的因素,我们要继承其精华,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对于资本主义文化,我们也要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因为这些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其先进性自不待言。但是,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高枕无忧,也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自觉地保持其先进性。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的,其经济、政治因素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得发挥,在同资本主义文化的较量中呈现出守势。所以,社会主义文化也面临着再发展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转型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文化也要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合理成分,这就需要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现代化。

资本主义产生及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初见端倪,几个世纪以来,它冲出欧洲,逐步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今世界生活的最普遍现象。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现代化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种共同现象。

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转型要以现代化作为标准,并不是我们今天才认识到的。^v^战争以来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文化之争中,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明朗了。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之争,参加辩论者要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文化,进而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的构建方向;要么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主张以西方文化为构建方向。很长一个时期内,这两种观点关于中国未来文化的构建并没有跳出这两个方向。到了20世纪30年代,又一次掀起“中国文化本位论”和“西化论”之争,这一次争论在构建中国未来文化的方向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场争论中,不论是主张“西化论”者还是主张“中国文化本位论”者,都逐步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即用“现代化”这个概念来取代“西化”、“中国化”等概念。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争论是二十年代争论的继续和扩大,从“东方化”引出中国本位观点,从“西化”引出“现代化”的观点,表明思想界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道路在逐步深化。这里提出的现代化的概念与后来西方提出的现代化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现代化“表示,一般人己渐觉得以前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近代的或现代的。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2)。我们的前人在中西文化之争中,逐步摸索到文化价值观转型的标准,这就是现代化。实践证明这个标准是正确的。

现代化这个标准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是和现代化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8世纪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期的第二轮现代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紧密的联系起来,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波现代化浪潮和社会主义的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必然要体现出现代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要体现出先进性,就必须紧跟世界潮流,反映世界潮流。社会主价值观要赢得与其他文化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上的一切进文明。而现代化就是先进文明的载体和集中体现。用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价值观转型的标准,更能体现文化价值观构建的内涵。

当然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是现代化价值观的基础和起点,离开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过去常认为要么是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要么是阻碍现代化的进程。通过长时间实践,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有些方面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有些方面促进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地承认传统文化根置于现代文化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根源,而且因为它的许多因素,包括进步的与落后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已经广泛地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化之中,否认它们的存在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把他们排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是不可能的。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过去,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存在。承认传统文化根置于现代文化之中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前提。

我们要历史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得到增添和发展,例如,两汉时期的文化就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想有很大不同,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作用并不一致。在它欣欣向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时,能够对世界文化予以积极的响应,也能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接受外来合理的因素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在他走向衰落、落后并受到其他文化冲击时,又有排外的态度,这时它的封闭性、保守型也就表现的特别突出。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也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既避免了的观点同时也克服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

我们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主动的姿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经济全球化是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世界不同的文化正在融合和碰撞。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把握主动权,不能消极地等待传统文化的自生自灭。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治国安邦、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实践中,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的宝贵财富。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积极地予以扶持,使其成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待传统文化的糟粕,我们要坚决地抛弃。对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的进程没有阻碍和促进作用的因素我们要积极地赋予时代的内涵,促使其转型和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二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党的十四大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领域所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v^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从范围上讲,是指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从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来说的。

经济体制转轨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石是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推翻了腐朽、反动的上层建筑。但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有意识地排斥商品经济,导致的后果不是产品经济的出现,而是低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的复活。党的十三大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种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的是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手工、半手工的自然经济。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相反,倒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占据了一定地位。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文化现象。市场经济所呼唤和创造的文化精神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平等精神②法治精神③自由精神④法律精神⑤务实精神⑥冒险精神⑦开拓精神⑧创新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作为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中国国民所缺少的。

当然,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同时,还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诸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我们国家所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结合起来是它的最大特点。在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时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四个字,不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是起着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的重建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机遇是市场经济将会带来新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有利于冲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束缚,而挑战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消极价值观念将会导致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取向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l)文化价值观取向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它必然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理想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主流的价值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文化。所以,集体主义是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我们当代的主旋律,是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本精神支柱。

(2)文化价值观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市场经济在其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与机制,这是全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反映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如产权清晰、公平竞争、法律基础、开拓进取、效率优先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价值观必须注意吸收这些人类社已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赶超发展。当前,特别要树立公平、公正、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地映了市场交换的本质要求和交换当事人的基本关系。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生存、享受、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诸如择业、教育训练、参与民主管理、以致参政的机会,等等。这种机会平等不承认任何的种族差别,不承认性别、年龄、血统、门第、封建宗法等级的差别和特权,只承认劳动者自身能力努力程度的差别。这种机会平等与效率优先原则是相适应的。因此,它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观的基本趋向。

(3)文化价值观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价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社会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并兼顾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以及阻止扭曲人们价值的做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第225页

(3)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历史论文3200字 篇六

【摘要】保定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定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在新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发展,肩负起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保定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定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这些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保定人文历史的内涵

保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文化相互交融,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笔者将保定的人文历史归纳为“悠”、“义”、“教”、“善”、“趣”这五个特点,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保定的人文历史内涵。

(一)“悠”

“悠”取悠久长远之意,又有闲适自得之感,而保定的历史文化便给人这样的感觉。保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选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涞源阁院寺、易县燕下都遗址、清西陵、曲阳北岳庙等众多文物古迹,年代久远,造型精美,气势磅礴,见证了古城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彰显着保定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义”

“义”是古往今来君子所追求的高尚品格,即正义、义气。保定人文历史悠久,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秦王报国家的荆轲,桃园结义的刘备等,都体现着保定人文历史中的侠义之气。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更是“红色之都”,作为革命的主要阵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红二师“七六”学潮等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体现着保定人民的勇敢无畏,正义凛然。而狼牙山精神、白求恩精神、双拥精神等红色精神更是新时期保定人追求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教”

“教”指因材施教,指导教导的含义。保定拥有丰富的学府文化,更是著名的体育冠军之城。莲池书院、保定陆军学校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而现今的保定更是堪称“大学之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保定还培育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涌现出多位世界冠军,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

(四)“善”

“善”有善良、美好之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定人民热情好客,道德诚信,涌现了无数的全国道德楷模。“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为商家做出了榜样;“河北农大9301班”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将真情传递,这些事例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精神风貌。保定人民积极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以迎接四方游客,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觉悟,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以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五)“趣”

“趣”取其美学艺术上的概念,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志趣、情趣和意趣等。保定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河北梆子、北昆、老调、评剧、京剧等多种曲艺剧种深受人们的喜爱;曲阳石雕、白沟泥塑、徐水狮子舞等民俗文化在全国享誉盛名,“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更是让人民津津乐道,体现着保定人民生活的志趣。

二、保定人文历史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各地区思想精华的总结与凝练,来源于地方而又高于地方。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是保定人民长期奋斗所凝结的思想动力。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同时又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政治、群众、地域文化等基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政治保障,优先发展

保定自古以来便是政治军事要地,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政治基础。一方面,保定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悠久古老的保定城池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爆发了黄土岭战役、平原游击战、地道战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工业城市,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保定地区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保定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与觉悟,形成了忠义的品格,这与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等内涵相得益彰,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另一方面,保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战略中的组成部分,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政策支撑。“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保定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发展。

(二)群众支持,加快推进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杰地灵的保定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提供了人的因素。一方面,保定是著名的“名人之乡”,赵国将相廉颇和蔺相如,精密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等,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够更好地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保定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保定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与素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不断争先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保定人民的心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为其发展提供广大的人民支持。依托保定的人文精神,保定人民将会更加热情,更加积极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文化支撑,提供借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构建软实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培育,近年来注重打造“红色文化之城”、“旅游文化名城”等品牌优势,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保定又位于京畿地带,有着地域优势,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地域文化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大众化,有利于为核心价值观在其他区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借鉴。

(四)增强认同,便于理解

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它来源于地方又高于地方,因此只有将区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结合才能促进更好的发展。保定人文历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对保定的人文历史有着“悠”、“义”、“教”、“善”、“趣”等特点,这些都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相契合,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保定人文历史中,有利于保定人民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更好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功能。

(五)实践平台,开拓空间

保定地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借鉴,搭建了实践平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人民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优良品格。

新中国建设时期,保定成为首批工业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保定人民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走在了国家的前列;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打造“中国电谷”;巩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新时期的保定紧抓历史机遇,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拉回到实践的层面,而积极的实践又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引领作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依托保定的人文历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保定的人文历史中去,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认同感,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最新范文

淘宝软文(优秀5篇)12-01

生日快乐英语简短祝福短信(优秀4篇)12-01

兔年新春贺岁祝福语简短祝词(3篇)12-01

名人哲理名言(精彩8篇)12-01

招工启事简单(通用9篇)12-01

成语故事简短精选6篇12-01

抗疫核酸检测事迹材料【5篇】12-01

学雷锋标兵事迹材料(优秀7篇)12-01

大学生拔河比赛策划书(精选9篇)12-01

模范班主任事迹材料(通用5篇)12-01

149 26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