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手册【优秀7篇】

2023-11-02 10:18:13

《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编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手册【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

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20xx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极为关注,纷纷建言。历经一年的反复修改,20xx年版《中小学生守则》终于正式发布。

新版《守则》与20xx年版比较,既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又与时俱进,吸纳了党的创新理论,反映了教育理论的新认识和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语言简洁明了,突出对学生言行的基本要求,操作性强。概而言之,新版《守则》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新版《守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要求,如“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热心志愿服务”等,体现了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充分反映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平等、法治、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持久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新版《守则》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是体现问题导向。自20xx年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来,距今已有20xx年之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技术、新问题不断产生。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新版《守则》明确提出“文明绿色上网”“乐观开朗向上”;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版《守则》提出了“低碳环保生活”等时尚概念;面对全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关切,新版《守则》鲜明提出“诚实守信有担当”;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形形色色的诸多诱惑,新版《守则》以问题为导向,以修身为要义,回应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关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行为力。

三是强调行为实践。新版《守则》对学生行为要求具体,注重落小、落细、落实,强调可操作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等学习方法和实用的生活技能,让新版《守则》的内容有生气、接地气。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一贯、稳定的行为习惯。新版《守则》通篇采用行为动词,把说教式内容变为实践性内容,意在强调行为实践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回归了道德教育的本质。

四是表述通俗凝练。相比20xx年版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与之配套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新版《守则》将之合二为一,化繁为简,把丰富的意义和深刻的道理,凝练为9条内容,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做法,如讲诚信方面,20xx年版《守则》只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8个字。新版《守则》则表述为“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学生听得懂、易于记、学得会。

新版《守则》“顶天立地”。从大处着眼,紧紧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基本要求。新版《守则》注重修身涵养,固本强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小学生守则心得体会 篇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正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难免"活泼过头"。为了使中学生们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政府部门制定《中学生守则》。内容不多,一共十条左右。但阅读完以后你会发现,这短短的十条却包含了中学生从进校到上课再到课间,从作业到会风,从衣着打扮到内在思想的各个内容。不仅如此,它还记载了中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许多基本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真可谓是面面俱到啊。

其实认真阅读完每一条守则,你会发现,其中要学生做到的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一些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道理和准则,要遵守起来并不困难。并不像有些同学认为的'把他们框死的"不平等条约"。"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遵守校纪校规,友爱同学,强健身体,孝敬长辈……"这些内容,并非"难于上青天"。他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既然如此,何不收一收少年叛逆的心,证明他们能够遵守这些"条约"呢

而且里面有许多内容都有助于我们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辨别是非,区分善恶的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能力。要知道,在他们这种是非观念比不上成年人而马上又要他上社会的年纪的人,这些可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来约束一下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踏上歧途。

总之,《中学生守则》可以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使他们迈向人生路的一位优秀的导航,让他们从《中学生守则》开始,买好青春的第一步!

中小学生守则版 篇三

中小学生守则最新版

守则全文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变化1 表述更具体:新增操作方法

新修订的守则颁布之前,扬州市各个中小学执行的都是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老版的《守则》中目标要求表述时比较笼统,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做,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新版在形式、语言上有了较大调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韵律。

新版《守则》共9条,282字,比旧版减少了1条。虽然比旧版少了一条,但内容却更为丰富,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增加了许多具体操作方法,更加实际,可行性更大,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变化2 结构更优化:采取总分形式

与旧版相比,新版的内容一目了然,简洁明了,再看内容,新版《守则》仍保留了2004版中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比如,爱国爱党爱人民、好学多问、勤劳笃行、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

虽然内容保留了,但叙述方式有所不同,更生活化。新版《守则》采取总分形式,每一条先有一句总体要求,再分述具体行动。

比如第一条爱党爱国爱人民,紧跟着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求,要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强调了公民素养。而旧版仅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一句话。

变化3 语言更时尚:融入网络新概念

除了操作性更强,新《守则》还紧跟潮流,与时俱进,融入新理念新做法。“低碳环保生活”“文明绿色上网”等这是近两年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新概念,但新《守则》上竟然出现了。

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很大,一旦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肯定影响学习。“文明绿色上网”的出发点很好,电子化学习是未来的趋势。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新中小学生守则

2.2016新中小学生守则解读

3.新中小学生守则解读

4.2016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

5.20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解读

6.2016年护士守则全文

7.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内容

8.专家解读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9.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

10.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有什么亮点

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心得体会 篇四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小学生提出了20项行为规范,要求小学生不仅要爱国、爱集体、爱老师、父母,还要尊老爱幼;在学习上要求进步,在思想道德行为上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爱公物,遵守交通规则,诚实守信。”健康向上的新一代小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心得体会。

现代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特别是在家里动手能力较差,爸妈从吃穿用行各方面包揽,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当“小姐” 、“少爷”,家务活从来不要去做,我就是个例子。三年级才学会用电饭煲蒸饭,就是为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才要求妈妈教我的。平常妈妈叫我去干家务,我还要讨价还价,被妈妈说服了才去做,做的时候还和妈妈斤斤计较,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记得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想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心想:爸爸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想着想着就干了起来。我先把桌子擦干净,还把缝隙也擦干净了。然后开始扫地,我扫得又快又干净。可是,还留下一些扫不了的黑块,我就用拖把拖。但我一看桌子的时候,我傻眼了:桌子怎么还脏呢?哦,原来是我做家务的时候顺序错了,只好又重新擦了一遍桌子。这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要求 “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我经常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能熟能生巧,就不会做无用功了!

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懂得: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必须从点点滴滴中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新中小学生守则心得体会 篇五

新版《守则》共9条、282字,内容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当前中国教育观念向以立德树人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向转变。开学前夕,将新版《守则》录制成视频课程《<守则>伴我成长》,用讲故事、街头采访、ppt演示、动画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开学第一课上深刻领会《守则》精髓。

新版《守则》读起来就像顺口溜一样,易懂好记。珊看了视频课程,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例如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与人和睦共处,乘车排队,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校长谭劲表示,下一步将把新版《守则》里的各项内容进一步细化,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规则、讲诚信的人。

xxxx小学1600余名学生每人得到一张“好习惯养成记录卡”,学生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以自我点评、他人复核、评比表彰等方式,从主动问好、科学玩耍、文明用餐、清洁卫生等八个方面敦促自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例如不高声喧哗,不在过道、楼道间疯跑,不做影响他人的事等。

开展这样的活动,旨在将新版《守则》与学校实际结合,引导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做知行合一的人。

增加“控制上网时间”和“自护懂求救” 篇六

与旧版相比,新版的内容简洁明了。意见稿9大准则分为三“爱”、三“讲”、三“护”,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在部分条款中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护健康”中增加了“控制上网时间”;“护家园”中增加了“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在“爱劳动”中增加了“热心志愿服务”;“护安全”这一条要求孩子们学会“自护懂求救。”

大家怎么看?

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手中拿着从学校带回的《中小学生守则》,感悟颇深。

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条条关于学习的、关于礼仪的和关于品行的规范跃然纸上。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除了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外,更应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第一条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作为一个母亲,从小我就教育女儿要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和会唱国歌,国旗和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在升旗仪式时,要做到不讲话,在唱国歌时,要做到高声歌唱。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同样还应该知道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会和女儿一起来积极查阅中国的古典名著,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民情。

新版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从多个方面要求新一代的中学生们,它不仅在学生的本职工作——学习,这一领域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更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中小学生守则》上的要求——对照,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同时也发现仍有许多方面做得不足,仍待改善的。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我要逐步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不浪费粮食。在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上下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不要走在老师的前面,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在外表上,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最新范文

attribute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精选5篇11-02

游子吟的故事优秀4篇11-02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优秀4篇)11-02

白雪公主复仇记范文(精选7篇)11-02

刘亮程:最大的事情精选3篇11-02

seo优化方案(优秀8篇)11-02

班级文化方案(优秀5篇)11-02

转变学习方式方法【精选8篇】11-02

绑架学生范文3篇11-02

中秋晚会方案优秀10篇11-02

149 2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