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 起居用英语怎么说(优秀6篇)

2023-07-20 09:54:41

起居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谓之“起居有常”。也就是说生活作息应有一定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中医学的时空观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消长呈周而复始的节律变化。人的作息习惯应顺应昼夜阴阳变化的规律,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生物钟学说大体吻合。下面是帅气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起居用英语怎么说(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养生要旨 篇一

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还包括:膳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五脏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顺时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静神养生等诸多方法。但其中心思想不外乎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平衡心态,愉悦情志;饮食起居,益气养精;动静适宜,形神共俱等几个方面。如《灵枢•本神》篇说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起居养生方法 篇二

第一,三叩九咽

“三叩”,就是叩齿,是一种口腔保健方法。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叩齿,就是上下牙齿相叩,可以强肾,强骨骼。当然你不要想起来时才做一次,还是多做吧,要常做多做。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叩80次左右,时间长了,你坚持叩齿,就会感觉你的牙齿变得坚固,而且本身还可以通过这样的经络调节,达到强肾的目的。

还有九咽,就是每天早晨用你的舌尖,去舔你的上腭,可以前后左右滑行,或用舌尖来转圈,完成这个动作后你会发现,你的口中产生了口水,这个口水不要吐出去,要把它咽下。因为人体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就是津液气化系统,津液的上升需要气,而津液可以化生为气。气行津行。我们如果早晚做这个动作,尤其是早晨,对于津液系统的激活和调节会很有帮助。我们晚上也需要这样一个调节,然后再入睡,这样就能保证你在晚上的时候,津气系统可以处于一个平稳的循环状态。所以,你晚上就不至于口干了。

第二,冷面、温齿、热足

在每日起居养生中,我们还应注意要长期坚持“冷面、温齿、热足”的保健方法。

冷面,指用冷水洗面。冷面可以提神醒脑,使人头脑更为清醒,特别是早晨用冷水洗脸可以迅速驱除倦意,振奋精神。冷面还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

温齿,指刷牙漱口时最好用温水。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经常骤冷骤热,则会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

热足,指每晚在临睡前用热水(45℃左右)洗脚泡脚。中医认为,双足是人体阳经和阴经的交接地点,有许多穴位,对全身的气血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西医认为,足部为肢体的末端,又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用热水泡脚洗脚,可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有舒筋活络,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西医讲热水泡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增强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和恢复体力的目的。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有浴身保健法。水浴、日光浴、空气浴,都是我们日常起居可常用的养生方法,还有服装方面,也要顺时适体,这也是起居养生的一种内容。另外,还有排便保健法,保持小便、大便通畅。

起居对中医养生的作用 篇三

现今,人们往往忽略了起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正作—忙,就更无暇顾及,等到得了大病,真是后悔莫及。 根掘阴阳五行学说,起居同样与四季变化有关。

《黄帝内经·素问·保命全形》中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同,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秋三月,此谓容 www.shubaoc.com 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三月,此谓闭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同光,使志若伏若匿,这提示我们要顺从四时阴阳,调神养生,做到春季晚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随太阳起。

这里的早,是指早上5~7点,晚指晚上1 1~12点以前,随太阳起指冬季早上7点左右。起居的时间性,是与气有关系的。每日凌晨是大地阳气回升的时间,5~7点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起床,外出散步或做些轻微的运动,就自然而然地补充了阳气;睡觉时间一般在晚上11点以前为好,因为1 1~1点是子时,这个时辰是养肾的时辰,此时睡觉正好补肾。现今许多人早上睡懒觉,晚上不睡觉,使得早上该补阳气时补不上,晚上该养肾气时养不了,造成肾虚证。起居不当不但对先天之本——肾有极大的影响,对肝也同样有影响,中医学有肝肾同源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

不注意保护肝肾是引起很多疾病的主要原因,如糖尿病就是肝肾同时虚弱造成的。许多人工作时没有节律,该休息时不休息,使肝火上亢,轻者造成上火,如口腔溃疡,疲劳作战,这样首先对肾有损害,其次会口舌生疮,鼻脸牙龈肿胀等等,长此下去,就会造成肝虚。就中医学而言,糖尿病是肝肾两虚造成的。

现今,中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笔者认为,这与不懂或不知道中医学的养生方法有很大关系。正当的起居应该按照中医学的起居时间,如在中午再能有20~30min午睡,那是再好也不过了。当然,起居的内容还有如卧具软硬的要求,床的朝向,远离潮湿的居室等等,但起居的时间则是最重要的,不能忽视。

以中医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解释了饮食起居在现代人们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这就要求人们了解最基本的中医理论,合理的安排饮食起居,重视饮食起居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防制疾病的发生。我们就会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这也就达到了天下人共同的愿望——健康长寿!

起居养生8:睡眠宜忌 篇四

寝具适宜是创造良好睡眠环境的重要条件。床宜高低适度,以略高于就寝者膝盖为好。床铺稍宽大,垫褥软硬适中,要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保持脊柱的正常弯曲度,以在木板床上铺垫10公分左右的棉褥为佳。枕头的选择不宜太硬,高低亦要适度,否则太硬会使人的头颈部血流不畅;太高使颈椎处于过度弯曲状态,久之会影响脊柱健康,而且会导致落沈、打鼾、呼吸不畅等;太低使头部充血,醒后易感头胀头痛、面目浮肿。枕头的高度,《老老恒言·枕》曾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药枕作为中医防病健身的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清热明目的菊花枕、荞麦皮枕、蚕沙枕,镇心安神的磁石枕、琥珀枕,还有绿豆皮、决明子、桑叶、小米等作的药枕,可以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来进行选择。盖被宜柔软,其厚薄应根据地区、气候、个人习惯来决定。既不宜过厚过暖,这会使体内热量丧失过多,呼吸加速,使人感到咽喉口鼻干燥;也不宜太薄不暖,使人体肌肉不能充分放松,影响睡眠深度,脑力和体力不易得到恢复。至于睡眠的姿势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学主张最理想的姿势是右侧屈膝而卧,即卧如弓,这种姿势可使心脾之气舒展,四肢肌肉放松,有利于气血的流通和呼吸道的通畅。如《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此外,就寝时还不可言语,不可当风,不可对灯,不可张口,不可蒙头掩面等。

冬季起居养生的方法 篇五

一、起居调养:

冬季在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宜早睡晚起,直到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比较好;衣服要随气候的变化增减,内衣以棉质为好,外衣要宽松,鞋袜不要太紧;注意保护手脚、耳廓的温暖。

二、饮食摄养:

冬季人体处于收敛潜藏阶段,代谢水平降低,消耗减少,吸收能力增强。此时最宜滋阴潜阳,食用一些热能较高的膳食,比如龟、鳖、藕、木耳、核桃、生姜等都是有益食品。要注意摄取含维生素较高的黄、绿色蔬果,并经常吃一些温凉顺气的食物,如白萝卜,以化掉体内富余的热气,发挥行气导滞的功效。早晨适宜喝热粥、晚餐宜适当节食、食后按摩腹部、缓行百步。

三、精神养生:

严冬腊月,寒风凛冽,雨雪纷飞,江河冰封,草木枯瘦,如此万物凋零之象,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情绪低落。因此,精神调摄十分重要。主要在于安定心志,不要情志过激,以免骚扰潜伏的阳气。

四、膳食进补:

冬季日常膳食要注意滋阴补肾,多吃些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多食用牛肉、羊肉、狗肉、葡萄酒、桂圆肉等温热食品,食用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防皮肤粗糙、皲裂。还要注意多喝水,以滋润脏腑,增进食欲,驱寒保暖。

五、药物进补:

冬季适宜药补。冬季药补必须以适合自己的体质和病情为宜,最好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冬季常用的补药有人参和阿胶。冬天服用人参可食其蒸液,每日服用2克人参,切成薄片,放在小瓷碗内,加2—3匙清水,隔水蒸,水开后文火蒸20—30分钟即可。每周连服4—5天,停服2—3天。服用阿胶的方法很多,一般可用阿胶250克,敲碎放入陶瓷瓶中,加黄酒350克,浸泡2天,然后放入冰糖250克,加清水250克放在锅内隔水蒸炖,常用筷子搅和,待全部溶化后,冷却备用,每天1—2次,每次1汤匙,开水送服。

六、运动调摄:

在冬季严寒的环境中,人体功能易发生紊乱,在冷空气刺激下,人体免疫功能降低,防御疾病能力减弱,一旦遭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可引起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因此,要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进行锻炼。锻炼场所应以室内为主,风和日丽的天气,可进行适度的户外锻炼。这样既可舒服筋骨、流通血脉,又是增热保暖防寒的积极措施。

起居养生2:改造环境 篇六

能够选择适宜的居处环境自然很好,但是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改造居处,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城市卫,随着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空气、水源、噪音等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更应重视改造和保护环境。如城市住宅虽无自然山水可依托,但可植树绿化,种花修池,建造街心花园、喷泉、假山等,既可美化环境,又能调节气温,降低噪音,减少污染,保持空气的新鲜。同时保证楼群间适当的空旷地带,从而营造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如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就“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老老恒言·老老恒言序》)还提倡“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浮沉旋绕于中”(《老老恒言·消遣》)等。唐代养生家孙思邈也在庭院内种上甘菊、百合、竹、莲等多种药用植物,把住宅周围装点成一所美丽的药花园。改造环境,还应讲究卫

最新范文

论文脚注的标准格式(精选2篇)07-20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优秀6篇07-20

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优秀4篇】07-20

100种花的寓意与花语【2篇】07-20

思想品德的评语【最新10篇】07-20

日本留学语言学校需要多少费用(优秀3篇)07-20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精选9篇】07-20

五一劳动节日手抄报素材优秀7篇07-20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 (菁选8篇07-20

元宵节的习俗知识(最新5篇)07-20

149 17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