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蹦床致截瘫女研究生身体好转 《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4篇】

2023-06-03 11:54:23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4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玩蹦床致截瘫女研究生身体好转的相关知识。

老年患者护理学的论文 篇一

老年患者护理学的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实验研究随机抽取我院12月至12月住院60岁以上的胃溃疡大出血住院保守治疗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1.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胃溃疡病史,病程为3~。入院诊断:检查无肝硬化。临床表现为: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呕血6例,便潜黑便11例,首次出血13例。

1.2研究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两组经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采用同一治疗方案。进行止血,输血,抗休克,补液,抗炎等治疗方法。

1.2.1实验组:实行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以微笑的服务,主动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了解各位患者的是否有其他的老年病史,个人爱好,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子女赡养,亲属及朋友关系等,综合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在护理实施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心理沟通及家属及亲属的引导融合工作。

1.2.2对照组:采用胃溃疡并发胃出血的常规的护理方法。

1.2.3实验评价指标:①并发症(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褥疮为主);②住院时间;③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2结果

2.1实验组:引起并发症1例,住院时间为(13.84±4.45)d,护理满意度14例。对照组:引起并发症2例,住院时间为(16.27±5.12)d,护理满意度10例。

2.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综合多因素致病,要对上述三轴系统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重视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诸多因素,这就要求现代护理工作要注重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整体性,患者个体差异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形成的科学性。研究资料表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思想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丘脑下中枢神经调节减弱,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大脑皮层功能减退,皮下植物神经中枢紧张性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从而引起胃平滑肌收缩痉挛,组织缺血,胃面膜营养障碍,导致胃黏膜抵抗力低下;也是引起的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酸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抑制胃黏膜上溃疡的愈合因素之一。影响住院治疗老年心理变化有诸多因素,个人身体健康状况是导致老年人心里变化的重要因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关节等疾病,老年病多数久治不愈,经常用药,加之随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衰退势必给思想带来压力,思想势必发生变化。

突然发生胃出血老年患者,由于医学科普常识的贫乏,对突然的呕血,便血,产生各种的思想负担。住院期间配偶及子女是老年人精神支柱,子女的探视问候,照顾态度都显示在同时病友医护人员的面前,是老年患者十分重视的问题,是影响老年患者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他们对老人的态度直接影响老人的精神状态。亲友关系是老年人业余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亲友关系是老年人诉说沟通的主要途径,住院期间亲友的探视问候是必会给老年人带来重归活动群体的渴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诸多不利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出现恐惧心理,怀疑心理,焦虑情绪,导致性格急躁、厌烦、自卑等多种表现,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治疗效果。为此,研究老年人心理学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基础,人文关怀是链接沟通的纽带,有针对性的沟通是缓解、解除老年心理压力的最佳途径。综合考虑老年人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全方位做好心理教育及引导工作,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先沿的护理学理论,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树立严肃的科学作风,热情的服务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护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如静脉点滴,外科处置,灌肠导尿等护理技能,都是患者对护理技能评价的常见指标,无菌观念,病房管理,查房投药等常规工作都能显示护理的工作作风。

热情的`服务态度是患者接纳护理服务的第一印象,如在查房、投药、处置等履行护士职责系列过程中,脚步轻盈,语言温和,态度和蔼,使患者感到亲切感,对家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虚心接受耐心解释,构建良好的与患者亲友沟通对话的纽带,切实把心理护理要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医院、家庭、社会的合力,为患者打造和谐的治疗氛围和治疗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正确的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执行医嘱,严格按护理要求的体位卧床,禁食、进食、检查、用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常的生理代谢,发挥自身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溃疡的愈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实验组引起并发症1例,住院时间为(13.84±4.45)d,护理满意度14例:对照组引起并发症2例,住院时间为(16.27±5.12)d,护理满意度10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凸显心理治疗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治疗效果。

4结语

综上,先进的治疗技术水平是为患者服前提,心理护理是实施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辅助条件。在护理工作中,要注重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整体性,患者个体差异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形成的科学性,把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科学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基于课程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二

基于课程教学护理学论文

1灾难护理学“新”而未“兴”

护理人员参与灾难医疗应急救援,必须了解灾难的特征和规律,救援中的管理、应急处置、基本护理技能等系统知识,其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将对灾难救援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在目前的护理本科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临床护理学等基础护理医学,已经掌握了基本护理技术,但如何将基本护理技术与灾难护理管理学及灾后心理援助等相关内容相结合,从而使灾难护理的目标和重点得到强化的教学经验仍旧匮乏,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灾难护理学“新”而未“兴”的特点。

2紧扣核心内容开展灾难护理学教学

同灾难医学类似,灾难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其教学一方面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纳入核心理论内容,包括灾难医学知识、灾难护理管理学及灾后心理援助等内容;另一方面需增加相应的实践操作。

2.1课程核心内容设置

灾难护理学课程核心内容涉及3大体系和8个方面:3大体系指灾难前期准备、灾难发生期应急、灾后重建期保健等;8个方面包括灾难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灾难应对预案、灾难应急救援护理基本要素及流程、各项急救护理的基本技术、现场检伤分类与后送、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灾难心理救援、常见灾难的应急救援(核、化、生、地震、火灾、水灾)等。以江苏大学为例,针对灾难前期准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水灾、地震、矿难和泥石流、重大传染病等伤情特点,涉及灾前防灾准备、急救常备药物和物品的配置和使用等;灾害发生时突出应急,包括救灾技能,如:如何自我防护,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效、快捷;如何与其他急救人员配合对伤员作出正确和快速的检伤分类,防止过度分类或分类不足;如何对危重伤员实施现场急救、快速转运、记录伤情等;灾后重建期,如何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食品、饮水卫生,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以及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进行自我心理康复及针对灾民的心理调控等。

2.2课程以实例结合模拟设计

灾难护理学的理论授课中,可针对课程重点选择性地列举图片和实例,以加深学生对灾难护理学的直观理解,但又避免过度刺激造成心理阴影。例如:江苏大学在涉及地震灾难的教学中,选择的实例以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地震为主,图片以灾难后环境为主,尽量不涉及受灾群众;教学内容包括防震常识、人员生存环境、后续灾难救援及灾后重建等,还特别从管理属性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如涉及脆弱性的技术、社会、管理属性等[3];在常规理论教学中积极模拟现场环境,提出可能存在且会影响灾害救援的问题,例如:区域的药品、物资储备不足、物流不畅通、应急机动力量反应不够迅速等,当以上情况发生时,如何开展有效护理活动,避免加剧灾难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等。

3以教育系统设计指导和优化教学

教育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sdesign,ISD)是教育各领域最常采用的模式,同样适用于灾难医学教育[4]。ISD的基础是传播、学习和教学等三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属于系统论,问题面和需求面是教学分析中的两个方面,通过以上综合设计找出最佳解决方案。ISD的工作流程是分析———设计———发展———实施———评价,通过系统安排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创立学与教的系统,实现教学优化、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5]。

3.1明确学习目的与目标

ISD首先需明确学习结果,即学习目的或目标。作为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教学目的概括性地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目标组成一个说明教学意图的系统,是某一阶段、时期学校教学规范,不可随意变更。江苏大学针对灾难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出“灵活性、实用性、科学性、延展性”的授课理念,以达到培养高级灾难护理人才的目的。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接受教学后应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表述。教师根据需要可加以调整、变更,教学策略具有较大灵活性,教学目的稳定,而教学目标灵活。例如:由于“使护理人员掌握灾难的护理工作的相关技能”的目的太抽象和笼统,可能造成理解的不统一,因而对教学过程、结果的评估与测量起不到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则明确、具体,如“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现场要快速配合医生进行检伤分类”。因此,灾难护理学教师在具体分析教学内容之前,第一步必须弄清楚教学目标是什么,即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什么。

3.2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

课程设计是教师在授课前进行教学目标、学生现状、教学过程、预期结果、是否存疑等诸多方面的预设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和拓展相关能力。例如针对“灾难中大量伤员的急救管理”课程,考虑到学生中可能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在授课的初期阶段引入大量的管理案例,并逐渐与灾难医疗救援管理相结合,在阐述灾难前中后的不同时期内管理的内容与侧重点的同时,围绕灾难中大量伤员的特点展开论述,以凸显管理对灾难救援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灾难管理的认同感与学习力度。确立灾难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就是选择合适的方法给学生讲课,如讲座、技能操作、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的选择需考虑授课时间、学生数量、学生的基础水平、教育资源、教育预算等因素。教师可在正式授课前,给其他讲师或教学组成员试讲,以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明确灾难护理学教学工作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传媒、Internet网络等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灾难护理学的兴趣,使知识范围进一步拓展,但对于如何借助新兴媒体开展灾难知识教育还需不断探讨和摸索[6]。在完成理论课程后,安排2~3学时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某一灾难现场(如地震、火灾等),由学生扮演救援组织者、检伤分类人员、救治与转运人员、心理援助者、灾后防疫人员等,使学生尽可能通过演练灾难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切实体会并对理论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3.3评价教学

评价教学是立足教学目标,按一定规则对学、教的过程和资源进行价值判断,描述和确定教学效果,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学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在教学结束时行总结性评价。在灾难护理教学中,笔者对理论性的问题行书面考试或使用口头回答;对操作技能,如护理流程、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自我保护等使用模型考核,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进行临床操作。笔者对灾难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课程、理论考试等,各取一定的权重,分别为30%、30%、40%。理论考试突出重点的同时,平均分配其他知识点,还安排设计型题,如设计某一灾难场景的救援护理,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的考核以学生对灾难护理整体流程的把握,明确灾难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为主要目标,加深灾难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核中着重考查的内容包括:灾难护理学基本概念、个人防护技能、防护装备的使用、灾难应急护理的基本流程、现场检伤分类、常见灾难的处理原则、心理救援原则和基本方法等[7]。

综上所述,目前江苏大学灾难护理学的教学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施教过程、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尚需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灾难医学等学科教育工作者的先进教学思路与方法,如可借鉴和学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博士PBL整合教学法[8],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力争使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质量更符合国际潮流,在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灾难护理学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教学手段培养灾难护理人才,达到有效应对灾难的目的。

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三

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护理学科正经历着迅速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护理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nursingspecialist,MNS)设置方案[1]。这体现出我国的护理学高等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开始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学术学位所要培养的是临床护理专家、高级实践护士,是“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的护理人才。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实施,顺应了护理专科化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还处在一个起始阶段,在该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临床实践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缺,有的甚至是零起点。但如何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实现护理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稳步发展,是各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我院具体情况,通过查阅文献、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建立了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1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国外文献库PubMed,国内文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查阅,并参考《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自行设计问卷。问卷以封闭型选择题为主,内容包括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专业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我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已毕业学生通过邮件问卷调查,同时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硕士生导师和研究生的意见。对一些个案问题,对导师、研究生进行研讨、小组讨论,共组织1次导师讨论、2次研究生讨论,内容主要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课程设置、临床实践等,并及时提炼主题。针对重要问题,对7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2位为护理教育专家,2位临床护理管理者,3位经验丰富(临床工作>10年)的临床护理工作者。

2结果

共发出问卷62份;其中研究生52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90.4%);导师11份,回收有效问卷11份。多数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表示现行的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上侧重并无较大不同,应突出专业学位的临床应用型特点,培养临床护理专家、高级实践护士。研究生与导师均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应侧重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专科护理等。专家提出应在课程上进行分类与细化,如糖尿病专科护理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接受一定的管理培训,如人力资源管理等。座谈中导师组提出临床实践除各科轮转外,应注重主要方向科室的实践,并培养临床带教能力。研究生组提出应设置“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除本身导师,应安排临床导师指导实践工作。多数认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与评价应包含科研能力(毕业论文)、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个案护理等)、临床带教能力等。在轮转出科时应加设出科考试,包括个案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查房,临床案例分析和专科技能操作等。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3讨论

3.1培养方向

护理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是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而奉献,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的护理人才。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我院设立急危重症护理学、围术期护理、灾害护理、医院护理管理4个方向。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导师和临床科室的导师(高年资护士)结合培养为主,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导师和指导小组结合为主,即“双导师”制度,这与熊琼等[2]提出的建立临床导师和学校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双师制”的带教模式内涵相符。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专科领域的'临床工作水平。

3.2课程设置

罗阳等[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围绕护理研究、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构建。我院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程含专业课、选修课和专科新技术新业务。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高级护理实践、高级健康评估、循证护理。专业选修课包括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其中第一学期学习公共课及少量选修课,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进行专业课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3.3专业实践

导师应根据本培养方案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临床护理实践为主,辅以临床教学实践,入学3个月内与导师共同制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计划。这与陈亚梅等[4]提出的针对每个护理研究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观点相一致。护理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临床轮转的方式为主,包含护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要求参加临床护理实践的时间从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为临床实践时间。所攻读专科实践12个月,密切相关专科共6个月。

3.4评价体系

包括课程考核、临床实践考核、临床教学能力考核、专业综合能力考核、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学分,3年内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不少于20次,读书报告不少于6次。要求临床实践时间为:专科和相关科室必须≥18个月(其中所攻读专科不少于12个月,与其密切科室≥2个,每个科室≥3个月),并制定了所攻读专科实践能力标准和多站式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方法。学位论文须与培养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护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个案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组审核同意才能推荐答辩。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S].2010-03-18.

[2]熊琼,郭巧红,任小红.从培养方式上探讨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J].护理学杂志,2010,25(4):72-74.

[3]罗阳,张静平,喻坚.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设置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9,24(8):17-18.

[4]陈亚梅,黄金.我国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11B):2999-3000.

基础护理学:老年鼻衄患者的护理 篇四

1 护士应沉着冷静,稳定患者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老年鼻衄患者本身体质较弱,就诊时大多已反复出血数次,加之老年人在入院前多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当其发病而住院时,各种免疫机能大大降低,他们对自己的病情估计多较悲观,对痊愈信心不大。故接诊护士应小心轻柔地安置患者半卧位,安静休息;并利用首因效应, 缩短护患距离,沟通护患感情,打消患者的疑虑,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使其情绪稳定,有利于止血,且及时、连续、系统地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在为其对症治疗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对原发慢性病的诊治与监护,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嘱其积极预防老年便秘,必要时给予缓泄剂。

2 主动增进了解,加强角色置换,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随着护患关系的深入发展,和蔼可亲、淳朴可信、精诚可托的护士形象就深植患者心中。我们利用语言暗示的效应,运用自身角色的威信,使患者放弃对疾病的胡乱猜测,缓解患者不适及病重的感觉。对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鼻衄患者应严格查房制度,经常巡视,并严密监测血压的波动,避免使患者情绪波动,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如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口干脉快、血压降低等情况,提示患者进入休克前期,应立即协助医生做好急救措施。对后鼻孔出血已行后鼻孔栓塞的患者更应加强护理。对伴有脑栓塞的鼻衄患者,在行后鼻孔栓塞后,应观察患者情况,加强巡视,避免患者因咽反射不敏感导致误咽、误吸。长时间鼻腔填塞敷料压迫止血的患者,常常因缺氧导致头痛,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以持续低流量口腔吸氧 shubaoc.com 书包范文…,减轻细胞缺氧,以免加重鼻出血及心脑并发症的发生;并嘱患者未经医生许可切不可自拔纱条。止血后,偶尔有血性眼泪属正常现象,患者不必惊慌。对流入口腔内的血液尽量吐出,切勿咽下,以免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利用护患之间的年龄悬殊,充分运用角色互换,加深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同感,更进一步加深了护患感情。

3 注意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护理氛围。多数老年人住院后加重了孤独感和疏离感。由于常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极需适应新环境,常引起焦虑和烦恼。因此,要尽量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使患者感到温馨舒畅。重病患者应与一般鼻衄患者隔离救护,以免影响病情较轻或已趋康复的患者诱发高血压而再次发生鼻衄。除常规消炎、凡士林纱条填塞、硝酸银烧灼止血外,每晚睡前加服云南白药0.5g、鲁米那0.06g,加强夜间巡视病房,监测血压,日间氯麻液喷鼻1次/h(氯麻液为氯霉素与麻黄素合剂,具有消炎、收缩粘膜血管的作用)。入睡前鼻腔滴复方薄荷油,保持鼻粘膜湿润。并给患者温水泡脚,室内保持适宜的湿度、亮度,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将患者安排到小房间,并给以精神上的安慰,帮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夜间患者突然发生鼻衄,护士应迅速、镇静,采用简便的止血措施,用手指轻压两侧鼻翼10min,额部、颈部置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并稳定患者情绪,迅速通知医生处理。我们曾接诊过这样一例典型患者,每日0~3时双侧鼻腔出血,量大,并伴有严重失眠、头晕,达数十日。我们在连续凡士林纱条填塞3次无效后,给患者行后鼻孔栓塞。

48h后,患者体温升高,在37~38℃之间,且面部肿胀,患者主诉咽痛、耳鸣。考虑为后鼻孔栓塞时间较长,栓子膨胀,压迫局部引起。需重新制作栓子,行后鼻孔栓塞。提示护士在患者行后鼻孔栓塞后,注意观察患者病情,是否有耳鸣、咽痛及体温升高现象,以便及时作出处理。此外,我们注意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到患者患有严重的老年性抑郁症,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确定其抑郁程度,还随时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 给予适量镇静剂、抗焦虑药物;并给患者提供报刊、音乐、电视,转移其注意力,排除老人的忧虑。入睡前遵医嘱给予催眠药等。一段时间后,患者心理负担减轻,精神放松,睡眠明显好转,鼻出血次数也明显减少。

最新范文

五五普法心得体会【优秀8篇】06-03

BEC中级考试真题精选篇【3篇】06-03

休假条范文 休假假条最新3篇06-03

精美短文简短 精致美文简短优秀10篇06-03

心理情景剧剧本 心理情景剧剧本5分钟【06-03

人生是一辈子的马拉松 谁说人生是一场06-03

家长指导与心得体会 家长指导与心得体06-03

美食分享汇总 美食分享美篇最新10篇06-03

建设美丽中国如何写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06-03

开国大典梗概通用 开国大典内容梗概(优06-03

149 1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