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格式 教学案例分析优秀3篇

2023-11-04 19:52:11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教学案例分析优秀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案例分析模板 篇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三、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中,许多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没有回答“为什么”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本题中即首先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第二,说明理由。

(1)先讲结论(2)联系本案例具体案情(3)写出理论依据。掌握答题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全面。

教学案例分析的格式和 篇二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shubaoc.com〕学会学习的能力);

(2)改革课程结构。(强调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

(3)改革课程内容。(内容要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4)改革课程的实施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改革课程评价方法。(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结果的评价,而新的评价改革则更强调发展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态度和能力,在评价的理念上更注重期望与激励);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课程设置作一评析。”和“教学评价作一评析。”

(1)动物学校的课程的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 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教学案例分析模板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罗丹言行的描写,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个小游戏,叫作“逆向思维”,想不想试试?听清老师的要求:老师说动作,你要做得与老师说的动作相反。明白了吗?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谁的反应快。

2、好,注意力集中,我们开始啦!(起立-坐下-坐下-起立-举左手)

3、游戏结束。

一、引出名言,导入课题: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做好一件事,除了反应快以外,还需要我们把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

2、“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吗?[板:全神贯注]

3、非常好,请同学们伸出手,跟我一起写写这四个字。(注意“贯”的笔顺)

1)一起读准这个词。

2)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4、奥地利著名作家^v^茨威格曾经写下这样一段名言,就与“全神贯注”有关,谁能读准它?[名言]

1)1人读--“茨”正音-- 一齐读准这段话

2)读了茨威格的名言,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罗丹是谁?让我们看看他的介绍。 [罗丹简介]

5、其实同学们的许多问题,在一篇课文中都能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2课。

6、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

7、谁能在课题的前后加些词语,使它成为一句意思完整,又跟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课题加()]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

二、初读课文:

1、过渡:罗丹到底是如何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的呢?

2、请大家打开书9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音、读通句子,找找课文哪一小节重点描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在这一小节前画上一颗五角星。 [第二节] 找对了吗?

三、细读课文:

(一)第二节

1、老师和大家一起配合读读这一段,好吗?

2、发现没有,这一节中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谁找到了?[出示:时间词]

3、随着时间的变化,罗丹从一开始修改雕塑,到一刻钟、半小时后,再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情绪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出示:有色块的第二节]

4、罗丹刚开始修改雕像时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句一]

▲ 这里有几个词语,我们一起读读。[出示词语]

1)当时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你知道罗丹在什么吗?

2)这里的罗丹的动作“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能改成“只见罗丹先上前,再后退…”?说明理由。(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3)瞧,罗丹嘴里还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又似乎在跟谁在激烈地争吵。想象一下:他在跟谁说话呢?说什么、怎么会争吵呢?(有了想法,还在推敲之中。)

4)忽然,他眼睛里闪出异样的光,“异样的光”是怎样的一种眼光?你从他异样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 (有了新的构思)

5)再瞧他的动作,他的脚不停地在走动,怎么样?(把地板踩得吱吱响)

他的手也在不停地舞动,在干什么?(在紧张地修改着,思考着) [板:动作]

6)从这些动作中,我们体会到罗丹当时工作是非常地--(紧张、忙碌)

7)抓住这些关键词,读出这种感觉来。(1生读、齐读)

* 看来你很会读书,能够边读书边思考,很了不起!

* 对,这就是入情入境地读,强调重点词读,用心去读。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又是一副怎样全神贯注的样子呢?[句二]

1)一起读这段话。

2)这时对罗丹来讲,他真的醉了吗?他忘记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包括了许多东西,他当时忘记些什么呢?

是啊,好像整个世界都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什么?(这座雕像)

3)此时罗丹陶醉其中,读时语速应该是快还是慢,是轻还是重呢?(自己试、1生、齐)

* 能让我听出你忘记一切的陶醉感。

* 听着你们的朗读,我能更清晰地领略到一代雕塑大师忘我投入工作的风采了。

▲大约一小时后,罗丹才停下来,这时的他对着女像--,然后--(师引读)

1)“痴”是什么意思?

我查了字典,痴有两种解释,在文中应选哪种?为什么?[“痴”的解释]

2)这里 “痴痴的微笑”是怎样的一种神态?看着前面的雕像学一学。 [板:神态]

(极度地迷恋,简直入了迷)

3)罗丹“痴痴地微笑,轻轻吁了口气,又披上了湿布”说明了什么?

4)他的神态、动作足以说明,此时的罗丹已完全沉醉于艺术创作中了,已如痴如醉,让我们也醉在其中,读好这句话。

(齐读--刚刚修改好的作品,披时应该轻轻的,读出这种感觉来)

6、罗丹这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他就是这样全神贯注地工作,让我们将整个画面连起来,好好感受一下。(分三组读,听听你们有没有入情入境地读,读出罗丹的痴和醉)

7、如果我将这段话中去掉一些词,大家心里读读看,行吗?[示句]

1)这些词能去掉吗?[出示:好像、似乎、像]

2)对,不能去掉,“好像、似乎和像”都是茨威格由罗丹工作时的动作、神态所引发的联想,这些合理的联想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罗丹工作时非常地--全神贯注。

[板:合理的联想]

8、这一段大家能不能不看书,试着背一背。[出示:提示句]

(二)第一节

1、请大家读读,罗丹修改了这么长的时间的雕塑,在茨威格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件作品呢?[示句]

1)哪里看出来?

2)就是这么一件超出一般水平的好作品,罗丹却还是皱着眉说:--[板:语言]

3)他的语言代表了他对这座女像还不满意,所以他还要反复推敲,反复地修改,从这里我们能够感受罗丹对作品的要求是好上加好,还可以用个词来形容,是--(精益求精)

四、拓展延伸:

1、正因为如此,茨威格被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从这件事上他感触很深。他后来回忆说--[出示名言]

2、同学们看啊,这就是罗丹,一个怎样工作的罗丹?(全神贯注)

所以茨威格觉得,他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好要多。

3、不仅仅是罗丹,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全神贯注的经历也很多,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4、(结合板书提示,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描写,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自己,或选择其中一幅图来说说。(四人小组准备--2人)

5、小结:大家回家可以将你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经历写下来,我相信大家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一定会成就你们的一生!

板书: 32、全神贯注

动作、神态、语言

合理的联想

[《全神贯注》教学案例]

最新范文

广告策划案例【精选3篇】11-04

育人案例【优秀8篇】11-04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通用3篇】11-04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最新7篇11-04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优秀4篇)11-04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通用4篇11-04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优秀4篇)11-04

高端服务经典案例(最新8篇)11-03

小学教育案例范文(推荐优秀8篇11-03

法律典型案例【精选4篇】11-03

148 245345